UC 发布订阅号,千人千面是内容平台的未来形态吗?
5 月 10 日,UC 正式发布订阅号。
UC 订阅号是在千人千面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内容创作者建立自己的「内容店铺」,形成阵地。使内容创作者的价值不再局限于一次性的信息售卖,利用内容店铺沉淀价值。
2015 年 8 月,UC 发布基于浏览器的个性化信息流产品——UC 头条。UC 头条可以根据用户移动场景和浏览习惯,将精选后的信息和服务传递给用户,初步实现千人千面。
UC 创始人何小鹏认为: 「目前,整个信息服务可以分为 2 大流派。一是基于社交提供读者喜欢的信息,核心因子是「你跟谁成为朋友」。社交方式最大的缺陷是难以为中长尾内容创作者带来流量。另一个流派是基于数据挖掘提供个性化信息,手机淘宝是这种模式的典范。」
UC 采用的是第二种方式建设未来的信息平台。
订阅号有哪些特性?
阿里移动事业群 UC 总经理陈超提到:「UC 订阅号希望让每一次推荐有价值,内容创作者获得有价值的用户,用户获得有价值的内容。背后涉及到地理位置、兴趣标签、消费水平、人群属性。单纯一次大数据推荐还远远不够,需要在用户每一次阅读和推荐时,引导用户关注订阅号,实现内容推送。」
订阅号还强调「用户运营」,欢迎优质内容投放。目前,UC 头条有几十个专栏,内容创作者可以向栏目投放内容。如果和当天智能分析出的热点关键词匹配,会优先向读者推荐。
订阅号还注重流量保护与激励机制,原创内容优先享有推荐。在 UC 订阅号体系内,「原创号」将被赋予「」全网分发、优先大流量曝光」、「多场景推荐」、「原创率与流量激励正相关」等权利。优质的订阅号还被赋予算法权重的倾斜、人工流量干预、专题专栏定向投放的权利。一旦发现原创文章被抄袭,会机器捕捉出,自动跳转。
除了发布文章外,内容创作者还可以在 UC 平台上发布视频、音频和直播内容。用户可以自定义订阅号版面,内容创作者可以自己设计页面,引导用户关注订阅号。
当订阅号运营到一定阶段,内容创作者还可以管理自己的社群。UC 提供一定封闭性的空间,发起相对封闭性的活动,用户可以发起群聊。并提供全公开的问答社区。
UC 为什么要转型
UC 已经创业 12 年。此次为 UC 转型的第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04 年前后,用速度满足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
第二个阶段,2010 年前后,UC 用丰富和简单帮助用户,网址导航、内容聚合、频道推荐。
第三个阶段,14 年底到 15 年初,UC 认为用户今天获取信息的难点,如何准确、简单获取信息变得更重要。核心关键词是「精准」。
2014 年,在 UC 整合到阿里巴巴的前三个月,创始人高管曾焦虑于「浏览器的下一代是什么」这个问题。UC 创始人何小鹏解释:「我们尝试过 H5 这一技术,但并没有真正能让浏览器的时长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也尝试了其他方面,比如应用商店,前几年非常火,但从去年开始走下坡路。」
浏览器靠近搜索引擎、 H5、应用商店似乎都难走通。
UC 真正的转型始于发现用户行为开始发生变化:从人获取信息变成信息找人。
转型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新媒体和新渠道不断展现。网红、直播、VR 推动 UC 转型。
「流量、数据、变现和内容」,是生态的四个核心要素。何小鹏认为:真正的生态是能撬动中间供应链上共赢,变现并打通关联,未来 UC 想做到 1 个亿的信息流用户。」
UC 的目标是让小微内容创业者可以进入平台,降低平台门槛。内容和平台之间的分层越来越清晰,平台为自己的上下游创造价值。
从淘宝和天猫视角转型
在此前 GMIC 大会上,俞永福已经正式宣布,UC 将从从淘宝和天猫视角转型媒体平台。
俞永福认为:「以前的平台是人找内容,而现在是内容找人。在中国第一个实现信息找人的互联网产品就是手机淘宝。」
UC 的转型隐藏着阿里电商业务的逻辑注入。手机淘宝用数据驱动做到千人千面。UC 也试图借鉴这样的变化。
俞永福多次提到自己在过去两年最大的收获是「触类旁通」,当接触到手机淘宝、阿里妈妈等更多业务时,能够将心得自然延伸到 UC 的战略布局。
此次,UC 订阅号已经有业务基础。去年,UC 基于大数据信息流,推出 2 个多季度的时间,每天日评论总量 650 万。日阅读次数 5.7 亿。日曝光量 60 亿。日活用户超过 1 个亿。
俞永福认为,UC 的转型是基于媒体的三大变化以及阿里的业务优势:
1、内容上游供给侧发生变化。
原来的内容提供商,如何转型为内容服务商。
UC 订阅号需要为内容提供商提供一个积累「私产」的店铺。UC 在这个过程中,明确自身的角色是平台,做内容服务商。俞永福认为未来竞争能否取胜取决于:谁能够成为有价值的内容服务商。
2、消费侧发生变化。
信息爆炸的出现,导致用户需要在庞杂的信息里面找到有用的信息。反过来说,如何让更精确的信息找到人。
这就需要拥有了解消费者的大量数据,其次是精准匹配能力。阿里巴巴内部的数据维度和厚度可以让 UC 接力,特别是大数据技术。
3、商业循环环节。
过去内容的主要变现方式是广告,而现在内容通过三种方式变现:一部分通过广告、一部分通过电商,最后一部分则是通过用户付费转化。
这三种变现方式中,同是俞永福管理下的阿里妈妈可以提供广告变现平台支持。在电商变现中,阿里电商可以直接助力。此外,阿里非电商广告平台汇川也能借力。
用户付费的方式基础是支付体系,阿里支付宝可以提供价值。也就是所谓「赋能」内容创作者。
俞永福认为「平台治理」是阿里遇到最难的问题,也是解决最好的问题。
「平台上有 1 千万和合作伙伴,和 5 万个合作伙伴是不一样的。在平台治理上,内容平台也有想死想。阿里在电商领域的经验可以在信息服务平台上复用。」
UC 的转型,最终是形成闭环,打通天猫淘宝和支付宝,用户可以在阅读文章上,将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你的粉丝中有多少下单,内容创作者可以更了解自己的用户基因。这是 UC 未来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