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视科技:「AI+X」实现人工智能生活化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人类对人工智能一直非常着迷,好莱坞给大众塑造了众多未来世界的场景,却也使人工智能被过度神化而给人一种可望不可及的距离感,事实上,人工智能已经悄然走进了我们的生活。4 月 22 日,旷视科技 (Face++) 在北京举办了一场「AI+X」极客沙龙,对人工智能产业化现状以及可应用方向进行了实例分析和解读。

 拐点将至 未来已来

dd.jpg

人们对人工智能是苛刻的:不是抱有过高的要求——认为只有达到科幻电影和小说中的可以超越人类的强人工智能才算真正的智能;就是吹毛求疵——对扫地机器人自杀式的碰撞和语音机器人那风马牛不相及的对话总是不吝嘲讽。但令人欣慰的是,如今在街上、地铁甚至表弟的朋友圈中你总能发现可穿戴设备、无人机、VR 等等产品的身影,这表明,智能设备和硬件已经开始趋于平民化,而 AlphaGo 的胜利更是将人工智能推向了风口,然而正如一切技术一样人工智能存在的更本质的意义还是解放生产力。

经过了将近 60 年的发展,互联网和大数据推动人工智能迎来了春天,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机器人、无人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虽然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能够做到让机器完全拥有人类的心智,但随着算法、深度学习技术的迭代和数据集的剧增,机器已经变得越来越聪明并足以成为人的生活助手。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就像十年以来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的冲击一样,人工智能与场景的结合将成为下一个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拉动行业升级变革的核心引擎。

从广义来讲人工智能分为三个层级:感知、理解、决策。其中感知能力是决定人工智能强弱的前提和关键。就像刚出生的婴儿,只有在看见、认识世界之后才能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独立的思想并据此作出决策。所以在人工智能商业化的过程中也要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本末倒置。在「AI+X」沙龙上,旷视科技 (Face++) 的负责人向嘉宾表示,旷视正在通过开发训练机器的视觉能力,逐渐将人工智能投入商业化应用。然而商业化对于人工智能的影响关键在于可以将其在一个合适的领域不断锻炼,与人类智能近似通过大量实际锻炼后的人工智能利用神经网络以及大数据,进行不断的自我进化并越来越聪明。如 AlphaGo 一样,人工智能可能不会做出非常聪明的决策,但是会做出最全局化的决策,并最终使得自己获得胜利。目前旷视已经将机器视觉技术渗透到交通、金融、安防、地产等多个重要领域,让人工智能走入了生活,也让人工智能在帮人们实际解决一点点问题后获得更大进化成为可能。

AI+移动出行 Uber 司机刷脸上岗

2.pic.jpg

中国优步产品安全方面负责人杨毓杰(Jack)做现场刷脸 Demo 演示

近年自从移动出行平台兴起之后,人们对于平台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如何为乘客提高用户体验,通过技术的升级从而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服务一直是 Uber 所不断追求的。而在用户为中心的体验和共享经济时代中,这种技术升级有着广泛的需求。Uber 采用旷视 (Face++) 提供的互联网身份验证服务 FaceID 产品对注册司机身份进行审验,除了准确识别对比真人和证件之外,目前 Uber 还在测试每次上线前根据账户安全性在司机端添加人脸识别步骤以保证本人驾驶,增加用户乘车安全性。Uber 中国产品负责人表示人脸识别技术是「中国首发」,未来其他国家产品技术团队都会借鉴中国团队的测试结果和应用经验。

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也是机器视觉领域中一个重要且最早成熟的技术之一,成为人工智能技术产业结合的排头兵,由于其本质上属于「风险控制」,主要被应用于风控要求很高的金融和支付行业,而 Uber 成为互联网出行行业中首家引入该技术的平台。在注册过程中,司机用户仅需几个简单的动作便可在半分钟之内完成认证,能够防范司机账号被盗用滥用,有效提升用户的驾乘体验。

从另一角度来看,除了提高安全保障,人脸识别技术的运用能够使 Uber 获得所有注册司机的真实有效信息,来构建用户大数据中心并为平台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必要的帮助。因此,不仅对用户还是对平台来说,AI 都在无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面对每天成百上千万次的行程,『安全为先』一直是 Uber 坚持和维护的基本原则。Uber 致力于通过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出行的安全体验。」Uber 中国战略负责人柳甄表示,司机「刷脸上岗」将会进一步提高 Uber 的风险控制能力。

AI+商业银行 中信银行拥抱智能化

在当前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经济新常态三大因素形成共振的历史转折点上,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式发展,传统的商业银行也开始开发更贴近用户的应用和服务模式,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大数据」资源。

可无论如何演变,身份识别对银行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一切交易行为的前提,我国从 1997 年启动银行存款实名认证发展到到现在,银行业务流里面有着太多需要在柜台办理的业务,而最终这些必须在柜台的业务限制了在线远程业务的开展。虽然近些年银行服务升级让很多业务可以简化流程并远程办理,但是最大的服务升级是让用户可以无时无刻在身边有一个网点。

在 AI+X 沙龙中,旷视科技 (Face++) 以中信银行为例,为嘉宾解读人脸识别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前景和对金融行业智能化变革带来的巨大价值。

中信银行将把旷视科技 (Face++) 的 FaceID 互联网身份验证服务应用于柜面辅助身份验证,VTM 业务和移动客户端的远程业务当中,通过照相或摄像采集用户面部特征值进行质量检测、活体检测,实时完成与证件的比对做到从端到云的在线核身。人脸识别低于万分之一的误识率和单次毫秒级业务处理效率,可以满足风险防控和业务推动双方面的刚性需求。据悉,应用于柜面的辅助身份验证目前已经大规模落地,而这次技术的升级也将给去年 315 中金融系统被爆出的认证不认人的尴尬状况带来显著改观。

2015 年央行发布《加强账户管理通知》鼓励探索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来加强银行对客户身份认证的管理,可见上层和技术投身商用的积极态度,随着政策开始一步步向创新所倾斜,通过智能终端办理相关业务进行预设的人脸数据身份鉴权验证,可替代线下网点或后台人工验证身份,极大地提升远程业务办理的安全性、时效性,使银行服务更加精细化、专业化,且也简化人工认证的程序,不但降低人眼识别失误率,同时也可以大幅度节约人力成本,让银行运作管理更加有效和便捷。

AI+支付终端 改变你的消费习惯

呵呵.jpg 「呵呵付」系统

智能手机不仅改变了人与人的沟通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而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不带钱包和银行卡也不会有什么障碍,因为现在甚至连路边的煎饼摊都能接受移动支付。英国零售商 The Co-Op 调研报告预测,2025 年将会有 65% 的超市、便利店内的交易事务都将通过手机终端来完成。然而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也相应而生,验证码、数字证书、短信校验、或者介质盾牌都有被盗取、丢失的风险,而人脸是用户独特且无时无刻可取的人体密码,面部的特征值相比指纹更复杂也更难以破解,因此人脸识别在移动支付安全和授权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 

2015 年,支付宝与旷视科技 (Face++) 达成合作,陆续在实名认证、重置密码、换绑手机、风险支付校验等功能中引入人脸识别,用户不必再上传身份证照片或记住复杂的密码,刷下脸即可完成操作。马云在德国汉诺威博览会上更是将刷脸支付的魅力展现给了全世界,时隔一年,「Smile to pay」于杭州再次露面,而嘉宾们也在「AI+X」现场体验了一把传说中的人脸识别支付。同样基于旷视 FaceID 的远程身份验证系统,刷脸支付的认证过程仅需几秒,比对速度可达每秒 1500 万次。相关人士透露,这项吊足人们胃口的超现实功能有望全面开放,那时候,购物会变得更简单。据悉,人脸识别登录已经在今年年初全面登录支付宝客户端。

回首二十年前,人们还不敢想象计算机会走进每个家庭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物件,可随后就被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洪流卷上一个又一个高峰,我们不断感叹于时代不留情面的变化却又享受其中。同样,我们可能还没意识到就在身边的人工智能,可这才是现代人工智能的本来面目——以任务为中心,拥有广泛多样的智能系统,成为人们隐形而忠诚的朋友、员工、助手、智能管家、安全卫士…而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依赖智能带给我们的便利和效率。

AI+X,X 仍是未知数。旷视科技负责人在沙龙中表示旷视的全线产品即将在 4 月 28 日召开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亮相,届时会把更多的智能应用场景带到现场,让观众们近距离体验人工智能的魅力,未来,敬请期待。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