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时代的计算,正在改变下一个时代的商业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1943 年,IBM 时任掌门人托马斯. 沃森自信地认为,「未来,5 台主机足以满足整个世界市场。」那个年代,一台计算机的占地面积几个房间大小,通常只有军工、政府、科研机构等部门才能用得起。

从 80 年代起,个人计算机开始崛起,电脑体积已经变为笔记本大小,走进千家万户。然而,回过头看,托马斯. 沃森的判断似乎也没错,曾经的主机,就像是今天的「云」。

「一个以云为核心的新型计算体系结构正在形成,随着云、网、端技术进一步融合,未来无论企业或个人,计算将进一步向云上迁移。」在 10 月 19-22 日的 2021 云栖大会期间,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首次向外界阐释了一个全新的「云上世界」。

下一个时代的计算,正在改变下一个时代的商业
阿里云智能总裁、达摩院院长

在他看来,未来我们使用的电脑就像阿里巴巴发布的「无影」一样,仅有名片大小,适配所有屏幕,连上云就能随时随地使用无限算力,无需担心电脑硬件配置不够。而开发应用这件事也变得并不需要真的写代码,它也将从程序员转移到业务人员手里,比如 HR 等角色,开发成本也大幅降低。

张建锋觉得,这个全新的体系正在三个层次演进:

1. 在基础设施层,云向下定义硬件,自研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建设云为核心的硬件体系;

2. 核心软件基于云来重构,开源社区成为创新中心,并催生低代码等新的开发方式,让云更易用;

3. 在应用层,未来随着 5G 网络发展,计算和数据加速向云上迁移,催生云电脑、元宇宙、自动驾驶等新物种。

云服务更大想象力是在 5G 时代。要知道,根据 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数据,截止 2021 年第三季度,中国 5G 用户渗透率接近 27%。预计到 2025 年,全球 5G 渗透率才会达到 24%,中国预计将达到 48%。在当今的网络条件下,谈论云服务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依旧算得上是一个前卫的话题。

但各行各业对于数字化转型带来的降本增效的追求,并不会因为网速的普及而停滞。据悉,在政府部门里,阿里云已在服务 26 个部委、31 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数万政府客户,累计形成了 500 多个创新应用场景;生产制造上,阿里云正在支持近两万家制造企业,国内 70% 的汽车主机厂和出行车企、30% 头部车企已接入了「云钉一体」,两大电网中 50% 的省级公司都在使用阿里服务;阿里云还在服务六家航空公司、5 个大型港口,以及 80% 的物流快递企业,支撑了每年 100 亿件快递的递送服务。云作为基础设施已经进入渗透到了各行各业。

反过来,也正是因为各个行业对基于云的数字化转型,推动着云计算的发展,才有了张建锋所说的新型计算体系结构的形成。这属于底层逻辑上的变革。

透过阿里云的变化,我们或许可以管中窥豹:计算体系结构的演进趋势是怎样的?我们当下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正处在一个怎样的行业环境中?我们又将面临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云上应用越来越多, IT 的底层逻辑也变了

云栖大会的展览馆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恐怕就是「数字化转型」。它出现在各个展位的背景板的宣传文案里,覆盖城市大脑、数字交通,在消费、电力、芯片、航空航天、未来科技、机器人、元宇宙等多个领域。

依托于云服务,各种前沿技术落地到了更多数字化场景里。「云原来是 IT 的一个部分,但我觉得发展到今天,IT 已经变成了云的一部分。因为过去五年、十年诞生了许多新的技术,它跟云进行了密切的融合,尤其是我们今天讲的大数据、人工智能、IoT 等等一系列的技术,所以云计算本身也是一个兼容并蓄在成长的一个新型的产业生态。」

在这个过程当中,技术对于算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 AI 等技术的出现,对终端侧的算力、计算架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云、网、端的协同发展,这个时候端的处理能力逐渐不足,而端侧的算力提升又逐渐接近天护板。

比如,垃圾焚烧状态识别、无人机输电巡检、搭载了摄像机、基站等多个物联网设备的智慧交通方案等场景。

下一个时代的计算,正在改变下一个时代的商业
基于云原生的数字化方案越来越多

于是,为了供给大数据、人工智能、IoT 等新技术所代表的越来越丰富的数字化应用场景的需求,必须将计算向云上迁移,对于云的算力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新发布的处理器芯片倚天 710,张建锋表示,阿里云做芯片,是聚焦在云计算,而不是半导体。传统 IT 时代围绕芯片建立生态,而云计算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模式。

他表示,倚天 710 是阿里云推进「一云多芯」策略的重要一步,这是基于云的新型计算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基于云的特点来构建整套硬件的技术体系。用户并不需关心服务器运维以及芯片。倚天 710、含光 800 等自研芯片将通过阿里云输出给全社会,以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赋能更多的企业。

除此之外,这个时代创新的驱动力也在发生改变。行业里,把应用迁到云上,叫作上云,把应用全部基于云来重新开发,叫云原生。

在传统 IT 时代,开源软件只是大型商业软件的补充,但云计算出现之后,开源变得标准化。「在今天,所有的计算机核心系统、架构,基本上都是开源软件来推动的。这是软件产业跟其他产业显著的不同。开源不仅是一个补充,它是一个创新,是一个引领。今天全球 95% 以上的软件企业用了开源的软件,开源也让云计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让计算更加标准化,推动技术的普惠。」

下一个时代的计算,正在改变下一个时代的商业
2021云栖大会钉钉开放平台展台

比如,阿里巴巴既是开源的受益者,也是贡献者,开源项目数超过 2700 个,是中国开源项目最多的企业。

在此之上,基于云的软件开发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张建锋认为,软件最本质的东西,是时刻准备重构的。「很多工程师希望一个系统用好几十年,我认为是极其错误的。软件开发成本越来越低,越来越灵活,未来软件废弃会越来越频繁。」比如低代码应用,任何业务人员、哪怕不懂代码,也可以搭建自己的应用。

「过去很多老板会做设备的选择,是花 1000 万还是 100 万;数字化时代不一样,老板们们不是一次买下,而是天天想怎么数字化。这是非常有挑战的。能不能成功,就是有没有足够的决心,好的理念。」

这便是今天 IT 行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发生的底层逻辑的重构。

大众的云上生活: 新物种 将爆发

这一波儿「计算体系结构」的演进,影响的不仅仅是程序员,还有业务线的员工甚至职能部门的员工,比如组织结构与分工上的变化。

比如,基于云原生的低代码应用,允许任何业务人员、哪怕不懂代码,也可以搭建自己的应用。据悉,在阿里巴巴内部数字化转型的历程中,很多人不懂算法,但目前在业务、财务、人力等系统都实现了数字化,核心就是基于钉钉平台的低代码开发。

在「云钉一体」战略下,钉钉上承客户的各种应用,下连阿里云基础设施。基于钉钉的低代码开发是一种新的开源模式。钉钉上的低代码开发应用已经超过百万。如此「大爆发」正是因为打破了应用开发的封闭环境,让开发者从企业专业的 IT 人员逐步走向个人。而由业务部门自定义的应用,也将更贴合业务逻辑。

张建锋举了个例子,或许今后在面试新员工的时候,不会再问会不会 office、会不会 excel,而是问会不会低代码开发,「因为他很容易去构建一个新的软件,这是未来很大概率会发生的。」

此外,在个人消费领域,他觉得随着云、网、端的深度融合,未来将出现无数的云上新物种,比如,在今年的展会现场,红星美凯龙独占了云上消费展区,用户可以戴上 VR 眼镜,进入虚拟房间,来随意布置、操控房间的家具;比如现在已经诞生的云电脑、元宇宙、自动驾驶等。

云电脑「无影」展台,玩游戏并不需要考虑硬件配置

就像最早有了电和电网这样的基础设施之后,出现了丰富的电器;就像手机与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出现了大量的 APP。张建锋觉得「云」已经经历了电和电网的阶段,接下来即将迎来「电器」应用的爆发。「未来无影将与云、钉钉一起构成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

有业内人士认为,过去五年,AI 之所以未能实现能够让人感知到的根本性改变,或许就是缺了「云」这项基础设施的支撑。AI 就相当于本应该长在「云」上的那些「应用」。

张建锋认为,「未来所有数据都将在云上,不管你用什么样的设备、有多少设备,每个人、每个企业在云上有一个专属空间,所有的计算负载可能都在云上发生。未来,端的形态将变得更轻薄、更友好,以满足随时随地的创新。」



图片来源:云栖大会

本文由极客公园 GeekPark 原创发布,转载请添加极客君(ID: geekparker)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