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创业潮去芬兰
圣诞老人、蒸桑拿和「千湖之国」……这些东西能让你想起哪个国家?答案就是芬兰。这个离我们很遥远的北欧国家为全世界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和物质的输出,上面所举的几个只是其中重要的几个例子,事实上,如果大家熟悉科技行业,那你一定知道曾经大名鼎鼎的诺基亚就是芬兰的产物,它曾经统治了全球的手机行业。而如今,即使是在诺基亚风光不再的今天,大家智能手机里喜欢玩的几款热门游戏——比如《愤怒的小鸟》和《皇室战争》——也都出自芬兰。可以说,相比它相对不大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芬兰在科技界的地位也许才是它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体现。
作为芬兰的首都和最大城市,赫尔辛基自然也是全芬兰乃至北欧地区最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赫尔辛基经济发展局就是这样一个帮助外国企业(包括中国公司)在芬兰开设公司和进行并购的区域性非盈利性组织。
近日,极客公园在北京对赫尔辛基经济发展局副 CEO Micah Gland 先生进行了专访,面对来自遥远中国的发问,这位帮助了不少中国企业在芬兰开展业务的中年人对芬兰和中国的科技创新情况都阐述了自己的见解,让我们来看看一个芬兰人眼中的科技创新世界吧。
芬兰很小,中国很大
众所周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政府这两年推出的一项重要政策,它旨在鼓励中国的企业和个人在创新创业领域有所突破,其中,科技创新自然是重中之重。由此,我们会发现这两年中国的科技创新企业越来越多。
与中国类似,芬兰也是一个非常重视科技创新的国家,只不过在 Gland 先生看来,双方「最大的不同是在于体量和范围」。
相比芬兰,中国当然是非常大的一个国家,尤其是市场十分广大,在这方面芬兰办法与我们相比。因此,芬兰人在其他方面想了很多办法来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芬兰是一个比较小的国家,因此可以非常高效的一起运作,包括政府企业、创业的公司还有大公司以及学界,可以在一起很快地把这个事情做好,效率比较高。因为芬兰小,可以很快的进行创业测试。」
在具体的领域方面,芬兰由于体量的原因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他们将很多精力放在了有优势的地方。在芬兰,他们目前主要有三个主要关注的焦点。一个是互联网与通信行业,这一点很好理解,作为诺基亚的故乡,芬兰很早就开始使用通信的技术,这在当地很有群众基础,你能在当地看到很多的编程软件这方面的人才,这一点在手游方面也可以体现;另外两个是是健康产业与清洁能源和环保产业。这三个是全球性的话题,也是芬兰和中国可以更多合作的领域,尤其在后者上,芬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世界闻名,而中国因为工业发展的原因,自然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因此 Gland 先生觉得这会是双方未来合作的重点。
创业圣地自有优势
在传统的科技创新领域,硅谷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世界中心,但近几年,欧洲也逐渐吸引了全世界创新者的目光,其中以柏林为代表的西欧大都会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相比柏林这样的大城市,赫尔辛基没那么大,它大概只有 60 万人左右,但作为一座名闻世界的创新之都,赫尔辛基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吸引着全世界的创新者们。
在 Gland 先生看来,赫尔辛基的优势大概有以下三点:
- 第一,相比柏林这样的大都会,赫尔辛基更强调合作的意识。Gland 先生为我们讲了一个关于芬兰的创业圈的有趣的特点,那就是大家是互相认识的,人们都开玩笑说芬兰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俱乐部。大家只有互相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大,人们也意识到要把事情做的更高效需要更多的合作。
- 第二,相比其他地区,芬兰政府对创业的支持更大。「芬兰政府会直接参与到创业过程中,进行很大力度的支持。」Gland 先生如此说道。其中芬兰在欧洲最低的企业所得税就是一个很大的吸引点。
- 第三,在芬兰找到人才更容易。由于柏林这样的地区会吸引全球的目光,所以在人才方面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尤其是在现在人才如此昂贵的情况下,想要找到合适的并不容易。比如你要寻找一个顶级的编程人员,这个人员要求能够使用所有新的软件和工具,同时能在比较开源的环境中工作,在赫尔辛基只需要面试 30 到 35 个人就能找到一个,在柏林可能要面试 80 个人。
通过 Slush 大会连接中国和芬兰
可是,大家都知道芬兰也许是北欧一个非常适合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地区,但由于双方在地理空间和信息交换上的距离,中国的企业想要进入芬兰并不容易。但从去年开始,由一群年轻的大学生创建的科技大会开到了中国,它或许能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欧洲。
Slush 是什么?在英文中,Slush 的意思是半融的雪、雪泥。11 月份的芬兰,寒冷、阴暗,地上泥泞和雪混杂在一起。而熬过了这段时期,定将迎来万物复苏的春季。
2008 年的时候,芬兰阿尔托大学的一些学生们和开发出《愤怒的小鸟》的 Rovio 公司的首席市场官魏皮特(Peter Vesterbacka)想要创立一个科技创新企业与投资人、媒体之间交流的平台,于是他们一起举办了 Slush 大会,选了这个词作为初创企业大会的名字,并一直持续至今。
皮特说:「Slush 代表着用独特的方式思考,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做得更好。」的确,谁也没想到,这个草根活动如今已经发展为全球最吸引高科技初创企业和投资人眼球的活动。而 Slush,也已成为梦想、理想、奋进、创业、创新的代名词。
而从去年开始,这个全球性的活动也开到了中国。在去年 10 月的时候,Slush China 在北京市中关村软件园举办了第一届的 Slush China 大会,其中汇聚了来自国内外共 1300 位参会者、250 家初创企业、340 位投资人以及超过 80 家媒体机构。
当我们询问 Gland 先生有和独特的魅力能吸引全球的创新者们时,Gland 先生表示 Slush 的目的就是把这些初创公司放在中心,让风投或者企业接触到这些初创公司,建立起很好的关系和连接。
(Slush 大会的现场就像是一场 party)
与其他类型的创新大会相比,他觉得 Slush 更加特别,这是因为 Slush 从一开始在赫尔辛基、到现在来到全球不同的地方都是由学生们组织安排的,而且学生都是志愿者,「当然你可以把这个活动交给一个专门做会展的企业做,让它成为一个商业化的活动,但是我们没有这么做,是让学生组织,这是他的魅力所在」,Gland 先生如此说道,「每年的 Slush 都会有 15000 人过来,一半是为了做生意,另一半是为了开 Party,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 Party,到处是灯光、酒和很嗨的音乐,像一个很大的俱乐部在开 Party。」
当然,刚刚起步中的 Slush China 因为许多客观因素还无法做到像赫尔辛基一样采用大学生组织的方式进行,但它同样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科技创新界的精英们参与。在 Gland 先生看来,全球的 Slush 其实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们都是为了能够更好为初创公司服务,不管是赫尔辛基还是全球其他地方的 Slush 都是这样。而通过这种科技领域的活动,也许来自我们中国的企业能够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全球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