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与投资者去以色列“海淘”高科技公司
【本报赴 以色列 特派记者 赵觉珵】近两三年, 中国 科技企业和投资者掀起了一股去以色列“海淘”初创企业的热潮。目前,光明、复兴、百度、小米、奇虎360等中国公司都已在以色列收购或投资公司。《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对以色列初创公司采访后发现,和 美国 等国家相比,中国资本进入以色列并不多,未来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以色列外贸部官员尤尼·哈达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仅2015年,中国就在以色列投资逾5亿美元,几乎一半的以色列风投基金都引入至少一位中国投资者。尽管如此,根据以色列知名研究机构IVC与国际律师事务所Meitar联合发布的《以色列高科技退出报告》,2015年,收购以色列收购高科技公司的资本53%来自美国,来自亚洲的资本仅占比5%,其中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贡献为3%。对于以色列这样一个拥有6000多个初创公司的国家,中国资本可以发挥的空间还很大。
“中国就像是一台大型计算机,以色列就像计算机里的一个芯片”,谈到中以经贸关系,以色列外交部经济司以中经贸关系小组组长希拉·英格哈德是这么形容的。对于资源短缺、市场狭小且地缘政治环境动荡的以色列而言,中国这样一个市场广阔的国家是再好不过的互补型合作伙伴,因此以色列公司正频频向中国公司伸出橄榄枝。
专注于心血管疾病医疗器械产品、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以色列Medinol公司创始人科比·里克特就告诉《环球时报》记者,Medinol在9月刚刚与一家中国医院进行合作可能性的探讨,“我们想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也有可能建设生产线”。
《环球时报》记者在以色列采访期间,几乎对每一位以色列官员、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提出了同一个问题:以色列会因为中国资本的大量涌入而感到担忧吗?而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尤尼·哈达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只要不涉及一些敏感行业,以色列不会歧视任何国家。一位以色列媒体人告诉《环球时报》,截至目前,除光明收购以色列最大食品公司特努瓦时,曾引起以色列社会的一些讨论外,还没出现反对中国资本进入以色列的声音。
希拉·英格哈德表示,目前,中国企业投资以色列公司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与当地风投基金合作。例如,阿里巴巴投资JVP(Jerusalem Venture Partners,以色列耶路撒冷风投合伙人基金),成为其合伙人并与以色列网络安全领域的初创公司开展合作;另一种是直接投资以色列的科技公司。据一位以色列经济部官员介绍,对于中国投资者,以色列不仅会提供常规的税收和减免税优惠政策,还在2015年出台新政,以分担15%亏损作为承诺来吸引中国企业投资。
以色列最大的风险投资公司之一Gemini VC合伙人埃兰·瓦格纳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较于以色列本土的风投,中国投资者更偏爱更为成熟的技术公司,而非早期的初创公司,但参与初创公司的早期融资将成为新的趋势。
尽管以色列的整体投资环境相对开放,但也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首先,以色列初创企业的失败率并没有显著降低。在《环球时报》记者采访过程中,遇到很多有过多次失败经历的创业者。另一方面,中国公司往往看重的是以色列公司的高科技,但以色列公司有时也会以此“坐地加价”。一位熟悉以色列投资领域的人士告诉记者,曾有以色列公司要求中方必须先收购其所有子公司后,才能收购拥有全部专利的母公司,这样一来就需要中方多花不少冤枉钱。
此外,以色列更看重欧美国家的资本市场,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关注才刚刚兴起。彼此之间的不了解,使以色列企业与中国投资者在磨合中出现一些问题。因此,百度、复星等都选择了聘请有经验的以色列人来打理投资事宜,并选择最合适的本土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