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想不到 体验智能“黑科技”如何颠覆生活
装有物联网芯片的儿童定位鞋可以实时定位孩子的位置。
本报赴广州特派记者 刘 扬
十年前可能没人会想到,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同时实现电话、笔记本电脑、高清相机、钱包、游戏机等几乎所有能想到的功能。而未来如果将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移植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物联网与车联网的连接,可能产生的颠覆效果恐怕更让人“细思极恐”:智能汽车、智能灯杆、智能垃圾桶、智能井盖——无论你喜不喜欢,一个泛智能时代正在扑面而来。近日,《环球时报》记者就在中国电信和美国高通公司联合于广州举办的“2017年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以下简称“天翼博览会”)上感受了“智能创造未来”的“黑科技”。
5G让自动驾驶越来越近
智能时代并不是给每个终端都加上传感器就能实现,它的最大技术核心是高速的移动互联网。据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介绍,2017年上半年,中国电信完成了800MHz重耕,建成优质的4G全覆盖网络,4G基站达105万个,人口有效覆盖率98%。而在不断完善4G网络的同时,中国正在不断推进超高速、低时延的5G网络。在天翼博览会中的智能生态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随着5G标准的临近,中国有信心支撑国内在2020年正式商用5G。
《环球时报》记者在博览会上的中国电信展台看到,一个模拟5G条件下的自动驾驶体验机受到观展者的热捧。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是5G时代自动驾驶的场景,上行和下行的速度可以实现10G的超大带宽、时延可以低于1毫秒、容量达到百万级别。借助5G网络,模拟的自动驾驶汽车可以自动超车、规避路障,由于超低的时延,汽车可以在距离障碍物25米甚至更近距离时进行自动躲避。汽车还可以实时接收交通数据,并同时与周边车辆共享相关数据,也可以将路面上的突发情况及时回传。
5G技术真可以实现10G带宽吗?工作人员表示,在实验室条件下,用户平均体验速度可以达到1G以上,已经可以实现0.47毫秒的时延。据介绍,目前5G处于实验室研究与外场测试阶段,包括中国电信在内的中国运营商都在积极参与5G技术标准的制定。虽然5G的实际商用要到2020年,但目前中国正在持续推进4G向5G的演进,目前通过多载波、多天线、高阶调制等技术已可以实现准5G速率的体验。
“只有想不到,没有连不到”
在本次博览会中的高端论坛上,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透露,中国电信正在领跑全球4G物联网,建成了全球首张基于4G网络的具备商用能力的全覆盖新一代物联网(NB-IoT),该网络基于800MHz低频覆盖优势,实现城市、农村全覆盖,穿透力强。
《环球时报》记者在天翼物联等多个展台看到,智能井盖、智能消防栓、智能垃圾桶、儿童定位鞋、智能POS机、智能空调、智能门锁、智能路灯、智能水表、智能燃气表、智能农业等一系列物联网产品。而且这些产品并非停留在厂家自我吆喝阶段,而是有着大量成功应用案例。一家物联网公司在武汉落地1000个基于商用NB技术的消防栓监控产品,在南昌落地了2700个智能井盖产品。内置物联网芯片的智能井盖用处非常大,它既可以防盗,也能实时监控井盖的异常开闭。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市政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监控智能井盖的状态来有效防范路人掉进下水井的危险。
一台整合了大量功能的智能路灯也引起《环球时报》记者的兴趣。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智能路灯灯杆可以作为视频监控摄像头、广告显示屏、电动车充电桩、WiFi信号发射基站的载体,当然它主要的功能还是智能控制路灯开闭以及亮度,未来还可以尝试在灯杆顶部为小型无人机无线充电。
农业、畜牧业也是物联网的巨大应用场景。记者在一个展台看到大量智慧农业的物联网产品,比如无线叶面温度传感器、农业环境监测仪、无线光照强度传感器等设备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回传,人们就可以根据数据及时进行处置。
无线技术:包打天下
目前,手机充电需要有线充电器,电动汽车充电需要有线电缆,就连观看高清的VR、AR视频节目也往往需要佩戴有线的VR头盔。有没有可能让我们剪掉这些“辫子”呢?美国高通公司给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高通公司执行董事长保罗·雅各布介绍说,搭载骁龙835移动VR平台的智能眼镜将具有强大续航能力,借助计算机视觉、图形处理、机器智能以及所搭载的诸多传感器,将所有这些数据进行融合,可以不需要任何一根线缆,也不需要借助任何外部设备进行定位,就能满足使用者随意走动的使用需求,带来完全自主、真正自由移动的沉浸式体验。
《环球时报》记者还在高通展台看到一款基于磁共振技术的手机无线充电设备。该设备非常简单,只有一个供电线圈和一个感应线圈。只要将手机放置在距离充电线圈上方5厘米之内的范围,手机就可以开始充电。据工作人员介绍,该无线充电设备的充电时间可能会比有线充电时间略长,但相比其带来的便利性完全可以容忍。例如手机在充电过程中,要接听电话或者使用微信时可能需要多次拔插手机充电线,但无线充电中的手机只需要拿起来使用,用完再放回去就能继续充电。
记者在高通展台还看到一个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演示,充电线圈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固定在车位上的扫地机器人,而感应线圈可以加装在汽车底盘上。当汽车开到车位上,两者相互感应就开始充电,一般的家用轿车都可以使用。据介绍,由于甩掉充电电缆,理论上完全可以在公路表面连续安装可供充电的磁线圈,使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停地充电。对于这种设备是否会产生严重电磁辐射,该工作人员表示,充电设备加装有异物检测装置,有小孩或小猫等生命站在上面是不会开始工作的,上面如果有硬币等异物也不会工作。在充电时,只要距充电装置的距离大于10厘米,辐射强度将会大大减低,测试结果显示,它的辐射强度低于手机。
语音识别:人机交互重要接口
试想一下,你回到家里不用找电视、空调等多个遥控器,只要对着音箱说出需求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指令。这种“黑科技”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已在我们身边。
《环球时报》记者在科大讯飞的展台上就体验了一把语音控制的快感。记者走进一辆安装讯飞语音识别系统的汽车,只要呼叫该系统的名字,然后说出自己的需求,它就可以迅速完成相应指令。既可以让它开通导航,也可以通过语音发送短信,整个过程中不用触碰任何按键,而且对人声的识别准确率非常高。记者亲自体验多款产品后发现,基本上在说话后几秒就可以形成准确的文字,录入准确率在95%以上。据介绍,相关的技术目前还被应用在法院庭审等特殊场景。
据工作人员介绍,除语音识别技术,科大讯飞在语音合成方面的技术也居于世界前列。高德等导航软件中出现的郭德纲、林志玲的语音就是通过采集他们本人几小时的高质量语音,然后让机器模拟出他们的语调、语音、语速。这么逼真的语音合成是否会被犯罪分子利用呢?工作人员表示,让机器像人一样说话仍是他们努力的方向,目前对于这方面还不必太过担忧。但随着技术的提升,未来这种极端情况并非不可能发生,任何技术发展都是双刃剑,但不能因为它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就停止发展,而应该从法律、伦理、社会规范等方面进行规范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