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造访底特律给了美国一个“百万就业梦”
【环球网科技 记者 张之颖】 马云本周造访美国著名汽车之城底特律,不过他不是为了买车,而是为了实现阿里巴巴在美国创造百万就业机会的计划。外媒热议,马云给美国人民带来了一个“中国梦”。
美国时间6月20日下午,马云现身底特律科博中心,和参加美国中小企业论坛的商家代表密切交谈。马云在会议中的讨论主题围绕在“让美国中小企业进入中国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市场"。他说:“这是我多年来一直想做的,一个专门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的贸易展会”。
马云参加这场为期两天的盛会是Gateway 17,底特律市长、密西根副州长都会到场参与此活动,外媒称,马云卯足全力企图让美国印象深刻。
马云今年一月时曾表示,中国市场为美国中小企业、农民提供巨大商机, 并承诺为美国带来100万个就业岗位。虽然马云赢得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大力支持,但是外媒Bloomberg、Quartz等都点出了一些隐忧,认为白宫发言人Spicer对阿里巴巴的热情可能过于乐观。
“五年内创造一百万个就业机会,令人难以置信。”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Christopher Balding说,这将意味如果让每个员工有媲美沃尔玛员工的收入,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需要有150%的惊人增长,目前的数字是在1690亿美元。
目前,沃尔玛在美国拥有150万名员工,在一月结束的财政年度,来自美国的收入约为3680亿美元。而阿里巴巴,在截至3月份财政年度,总收入约达230亿美元,它在中国的雇员都没有达到一百万人,阿里巴巴目前约有5万名员工。
另一方面,有鉴于美国电子商务长期存在,多了淘宝或者天猫,尽管对美国零售商的生意有附加价值,净利也会有所成长,但并不会像在中国那样创造如此庞大的就业机会。因为在中国,阿里巴巴创造的是一个全新的产业。
天猫在苏州的物流中心
美国媒体的另一个担忧是,线上商务恐怕不会减少在中国的贸易障碍。一方面,阿里巴巴提供将提供在线平台、管理店铺、与用户沟通的工具是中文界面。品牌营销和广告也需要中文,最好有熟悉微信、微博、或其他相关渠道的人来执行。
Quartz采访了一家美国精品鞋零售店Stadium Goods,该商家表示,他们聘请了一些会说中文的员工在纽约总部,负责天猫的电商运营。该店创立人Jed Stiller在阿里巴巴的运营体验相当正面,收入在中国增长了20%。但是他也说,不可能不雇用专门的人员来管理中国业务。
“如果我们没有懂中文的团队和我们的团队在一起,那肯定很难操作。我认为会说普通话的工作人员是必须的。”他说。
阿里巴巴表示,商家必需面对跨境贸易会出现的文化和语言差异,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商店都一样。另外开店本身就需要花费精力来运营。但该平台会努力尽可能让它越简单越好。
马云在底特律赢得美国中小企业和媒体深刻的印象,并获得特朗普在政策上大力支持,算是成功的一小步。通过外媒反应的隐忧,不难看出,阿里巴巴如何让平台本地化,帮助美国中小企业顺利跨境,克服商家实际运营的困难、心理与文化的障碍,与中国市场顺利接轨,是发展海外市场接下来的目标。
这场大会对阿里巴巴而言应该只是一场序幕,接下来还能继续组织并运用拥有成功案例的商家,形成紧密的生态圈,共享中国电商运营的经验与资源。届时,最后一个挑战就是,能否完成对特朗普的承诺:创造百万就业机会。目前可以确定的是,阿里巴巴电商至少嘉惠了来自中国的移民者,出现需要中文的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