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了解中国有关移动支付的5件事情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 据外媒报道,除了信用卡和现金之外,移动支付方式正在迅速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种方式。
虽然中国可能是最早开始使用硬币作为货币形式的文化之一,但是它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快发展无现金的社会之一。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年,但在中国,人们已经逐渐习惯了选择移动支付的方式来消费。
来自中国支付清算协会(Payment&Clearing Association ofChina,缩写为“PCAC”)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6年,非银行移动应用的货币交易数量从3777亿增加到970亿,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95%。这个日益无现金的社会现实促使腾讯研究院对此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以下是我们的五个主要结论:
1、一个电话来统治他们
在大多数西方国家,信用卡和借记卡是现金交易的主要平台,而移动支付供应商,比如苹果支付和安卓支付,都很难取得进展。然而,在中国,移动支付却遥遥领先。腾讯财报显示,微信月活跃账户达8.89亿,同比增长28%。于2016年12月,腾讯移动支付的月活跃账户及日均支付交易笔数均超过6亿。
移动支付已融入吃喝玩乐、旅游出行、缴费就医、政务办事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微信支付作为移动支付代表,其大数据成为报告的主要样本。
报告显示,在用户日常消费习惯调查中,有40%的人出门带现金少于100元;52%人月均消费里仅20%用现金;超70%的人表示,只能用现金支付时才会使用现金,100元现金可以使用超过一星期;84%的人表示“不带钱、只带手机出门”可以很“淡定”。
2、90后更喜欢移动支付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下成长的领域里最受欢迎的是移动支付,这或许不足为奇。有趣的是,每天随身携带的现金的平均数量随着被调查者的年龄而减少。
在所有被调查者中,60后、70后、80后、90后日常携带现金的总额逐代降低,60后每人每日平均557元,90后172元,后者不到前者的三分之一。调查同时显示,女性日常携带现金的数额低于男性(女性平均为320元,男性平均为257元)。这些数据都显示出中国的青少年(18-25岁)群体正在快速适应无现金生活方式。
3、现金不再为“王”
研究还显示,74%的受访者认为,他们一周可以赚不到100元人民币。他们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完全放松,而且手头没有现金,大多数人都将移动支付作为选择的支付方式。调查结果还显示,73%的人只在必要时使用现金进行交易,即当现金是唯一可接受的付款方式时。
4、移动支付方式在品牌零售店中是首选
2014年,作为其智能生活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腾讯为其用户整合线上和线下市场,从餐饮到购物,微信为所有东西提供了移动支付。如今,在全国数百万的商店里,都可以接受微信支付。
虽然移动支付在便利店很受欢迎,但应该指出的是,对于品牌零售商来说,现金是最不受欢迎的支付方式(假设这种购买的价值要大得多),移动支付是首选。
5、中国东部人群最容易接受无现金生活
调查显示,中国东部城市包括上海、杭州和北京等繁华都市人群最能接受无现金支付的生活方式。在接受调查的东部地区,有超过87%的受访者对数字货币生活感到满意。
DLG中国客户服务总监张爱丽表示:“除了明确表示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之外,这也给那些提供移动支付方式的品牌传达了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即移动支付方式是瞄准中国消费者的关键。”她曾经在数字和营销策略的定义以及电子商务方面帮助了一些奢侈品牌。
“品牌,甚至是奢侈品牌,都应该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以吸引个人。他们还应注意到,海外旅游的中国消费者将会享受到他们在国内享受的便利,并相应地开发他们的移动支付基础设施。”张爱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