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F&M节】乐视影业张昭:B2B模式已难应对2017产业大变局#同时宣布与虎嗅的战略合作#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虎嗅F&M节】乐视影业张昭:B2B模式已难应对2017产业大变局#同时宣布与虎嗅的战略合作#

虎嗅注: 虎嗅君今年特别邀请了中国电影界能够搅动风云的“四张”齐聚我们的F&M创新节——乐视影业CEO张昭、阿里影业CEO张强、《匆匆那年》导演张一白以及伯乐营销CEO张文伯。在“互联网电影视频热”的环节,由张昭开场做了题为《中国电影产业升级三个阶段》的主旨演讲,并宣布了与虎嗅网即将展开的“网生代1024”的合作计划。


其实我是来给接下来我的老朋友包括张强和张一白导演还有张文伯的对话开一个头。我今天是想跟大家分享下我平时脑子里胡思乱想的一些事,也是四年以前(担任乐视影业CEO)开始的胡思乱想。


我在这个行业很多年,对于所谓做电影的人来说,这个行业一直是B2B的行业,真正B2C的只有影院。整个产业70%、75%都是做B2B的事。


几年以前,我们就开始说有没有机会把产业变成一个B2C的产业。于是我们就从头到底的把产业的结构拆开看,看每一个环节有没有直面消费者的可能性。那现在看,这些B2C的改变都已经开始了。


大家都知道,特别是阿里,进入电影产业以后整个的可能性就打开了。从我个人来讲,三年以前想做的乐视也是这样一个目的,看有没有可能把研发、投资、制作、宣传、发行、放映都转向B2C。因为放映端本来就是2C的,那前面五个B有没有可能变成2C。这个就是今天互联网电影产业的一个基本的诉求,就是把B2B变成B2C。其实问题讲清楚特别简单,就这么几个字概括了。


国产大片模式难敌好莱坞,B2B模式已难应对2017大变局


我个人认为我们的焦虑主要来自于在B2B的模式下,我们可能抵御不了2017年好莱坞的全面冲击。大家都知道2017年整个中国的产业会向好莱坞开放,包含电影产业。当时(2001年加入WTO时)我们还没觉得,但是到07年的时候,韩国700多个电影行业的从业者上街游行,抗议韩国政府对好莱坞电影进口指标开放的时候,突然我们觉得压力来了。


所以我们就开始琢磨说,我们是不是也要想办法(来应对好莱坞)。一年生产30部、40部、50部这样的好莱坞大片,这是一条路;还有一条路是我们要把我们的产业模式改过来。


很多有志之士踏上了前一种大片的竞争道路,投入(大片模式)的产业竞争当中来。后一种是扎根于本土市场,做本土化的产业,通过开发出不同于好莱坞的商业模式与好莱坞拉开距离。


两条路大家都在走。但我们做产业的人都在底下交流,大片的道路,其实还是风险很大的。


不是说这条路就是死胡同,实际上两个东西决定了大片模式仍然是困难重重。


第一个大的问题是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片意味着你离大家很远,其实这个是中国电影大片模式,碰到的很大的问题,你能不能够“大”到说让所有的人都抬头看你?


如果我们做很大的大片,(对观众来说)抬头会觉得累,这就对你(作品的)要求就高。其实我们电影行业的一些创造者们,已经不堪重负了,很累。很多公司都面临这个问题。


第二,因为我们的市场只有华语市场,而好莱坞是用全球市场这样的规模来承受,所以可以把成本做得很大,让你抬起头(仰视)还觉得可以基本得到满足。


所以我们来看后一条路。


传统B2B的方式是一环一环地传播,内容通过五个环节向下实际上是没法跟观众(C)沟通的,(观众)跑到电影院看,一大堆的不满。如果有几年时间我们努力努力,有可能在2018年之前我们就能初步形成B2C的产品,像强总、像一白、像我,都在努力变成B2C的产品。其实变成B2C产品,C2B就来了。消费者永远是这样,一旦你给他尝到了B2C的甜头,也就是说你和他直接沟通,他就和你沟通,要求就来了,所以从满足用户的角度来讲,你会不自觉地带动这个产业逐步走向C2B。


B2C和C2B双向产业结构,最终走向C2C:千万人共举的电影产业


我们要应消费者的要求来研发、投资、制作、宣传、发行,这个意味着什么?用互联网的语言来说,就是说你要了解他想看什么,他会告诉你他想看什么,所以这是一个C2B,我们就会调整我们的研发。然后你要了解有多少人愿意做“投资”,也就是众筹,所以你来决定你这个戏的规模拍多大,其实要从C端来的,你要了解说他们认为谁最适合,是张艺谋还是郭敬明适合拍这个东西,也是根据他们的要求。


你要了解他们说你应该怎么对我们的小伙伴们,怎么宣传推广这个电影?如他们是众筹的一部分,那你必须响应要求,他们有这个权益,你宣传方式就要做调整,了解他们什么时候想看。最近《暴走神探》做档期征集,我们就会征集用户什么时候想看,在哪看,这样整个的环节就开始做C2B的响应。要做到这些,B2C是关键,一旦打开B2C的门,C2B就自然会来,这是整个产业发展的自然的趋势。


所以,一旦是以互联网经营为主的电影公司,成为整个互联网电影产业基石的时候,这些想法自然而然就会被接受。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以这些公司作为平台,去把前面各个环节给纳入进来。


任何一个制造业向互联网产业的转型,都会面临一个规律,就是会逐渐向C2C转型。这就跟阿里一样,阿里作为一个平台,其实他自己不生产任何东西,他是一个平台,运作平台。他是C2C之间的桥梁,如果我们想象,未来这些电影公司,刚才我还和强总说,他是以电商作为基因,乐视可能以视频生活做基因,每个公司基因不一样,基因不一样意味着不同的方式做C2C的事,有人把电商作为日常的消费行为,有人把视频生活作为一个消费行为,基本的消费基因塑造了不同的平台,还可能有搜索,还可能是即时通讯,每一个平台模式不一样。


也就是说,其实你要做的是列出一百个选题来,然后让一千万人一起来,我们讲的千万人研发,然后让大家一起来做。


最近看一个案例挺好玩的,拿古龙先生去世之前未完成的一个剧本,后面一段故事让大家写,看多少人对这个感兴趣,他(用户)会怎么写,这样最后的编剧就成了。那其实这些用户未来都是我们这个平台可以雇佣的替大家服务的写手,包括最后由用户确定谁来做导演,谁来做演员,这些导演演员也是我们可以雇佣的。项目投的时候一千万人投(众筹),一千万人都是股东,他们和导演、演员、制作公司以及所有产业的这些服务者都有选择的权利,大家共投。这样每个人、每个参与者包括制作公司、宣传公司、发行公司自己就都成了一个传播者,他们会自己找很多人做传播,社会化的传播就有了。他们会自己拥有这个电影的发行权,点对点的传送,就是整个的开始起作用。那这个时候平台收什么钱?平台就收服务费,他们说今天给张三在哪看,明天李四在哪看,他们成了发行者,他们可以一群人找发行代理商,发行变成了随时随地的,90分钟的电影可以切成十段,9分钟一段,怎么发行,各种各样的方式,这个其实就是我们讲的,零边际成本。


C2C方式驱动的产业模式,以后浪费的成本就会大大减少,现在浪费的成本太多了,未来资本消失了,不需要投资人了,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众筹。所以这就不再是资本驱动,而是彻底的变成消费者驱动。


乐视影业+虎嗅:网生代1024计划


张昭:我们一直对于商业模式、产业模式有很大的兴趣,所以我跟李岷总——虎嗅网的创始人有一个提议,希望能用虎嗅做平台,跟虎嗅的作者们合作,逐渐来推广一个叫1024的计划。下面有请李总。给我们讲讲为什么你要起名叫1024。


李岷:熟悉互联网与电影的各位,对1024这个名称不会陌生,24代表电影的一秒24帧,10代表二进制,1024合起来就是互联网与电影相融,当然它在网上还有特别的含义。然后加上乐视影业提倡的“网生代”概念,就是这个“网生代1024计划”。

张总来给大家讲一下合作的三个层次吧。


张昭:第一个就是说洞察,其实各个公司,包括我们自己,都在用不同的产品来做市场运营,在尝试各种模式。那每一种模式是怎么拿出来的,在项目结束以后我们可以一起来复盘进行这样的模式洞察。以我们公司为例,我们公司做《熊出没》的模式,和做《归来》、《小时代》的模式都值得拿出来来检讨。


李岷:特别希望虎嗅的作者能参与项目的复盘当中去,对虎嗅作者也是特别难得的机会。


张昭:还有训练营,可以跟虎嗅的一些更年轻的作者大家坐在一起,让一些电影产业的人来给大家做培训,促进大家对产业有更多的了解。


最后一个,就是创新,其实我们接下来还会去尝试很多不同的项目模式,那这个模式我刚才讲了B2C到C2B,乃至未来的C2C,大家都可能是项目的主管,这些我也非常欢迎大家,我们一起来做产品的、市场的、模式的创新。


李岷:在产品上最大的野心就是,希望虎嗅能够通过跟乐视合作,推动中国也能产生《社交网络》这样——特别牛逼的、科技商业题材的电影。


张昭:希望通过我们的合作,还有行业的其他公司一起做探索以后,以后中国会雨后春笋地出现几百个新的模式,你们都是CEO。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加入文集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