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往之来:笑了微信,坑了易信
在易信上线一个月后,来往也热热闹闹的重新上线,相比易信是网易与电信的合作产物,具备电信在运营商资源上的支持,来往是更纯粹OTT产品,与微信完全一致,只是功能上略微丰富一些。整体来讲,来往是一款结合众多移动社交功能且自身缺少特色的高质量移动IM产品。看到新版来往,微信会心的笑了,易信感到坑爹了。
功能大合集的高质量IM,惜无特色
业内人士都知道,来往并不是阿里的新产品,已经在阿里内部默默耕耘已久。新版来往有很多特点,但这些特点基本上都非原创,都是从不同的应用上复制过来的。
阅后即焚,这个功能近来比较热,是从国外比较火的照片分享应用Snapchat复制过来的;500人大群,移动IM群人数上限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微信也可以做到,手Q的群功能在那摆着呢;有声图片,这是国内移动社交应用啪啪主打的功能;涂鸦,也并非什么新鲜功能了,很多拍照软件、图片处理软件以及其他移动IM也有类似的功能;咻一咻加好友,其实就是摇一摇的变种体,然后改了个名字;扎堆,与此前新浪推出的微米功能类似;其他的免费贴图、免费网络电话、禁止转发评论也并非具有明显特色的功能。
说白了,来往现在是一款移动功能大合集且无自身特色的高质量IM产品,产品功能大部分是东拉西凑的模仿改进,并没有属于自己的调调,UI交互与用户体验上来看产品质量还算高。但以来往现在的特点来看,想与微信抗衡还任重道远,功能是可以相互模仿的,用户体验是可以积极改进的,就算来往定位在纯好友互动上也无济于事,这只是概念,社交关系没有所谓的纯好友,很多人开始玩微信的时候也准备只加熟人,但加着加着就什么人都有了。
1000万用来打水漂,10个亿也砸不出一个微信
阿里此轮提供1000万的的奖品推广来往,但要想在移动IM市场与微信抗衡,砸10个亿都不可能再做出一个微信来。若没有微信之前,或者在微信上线之初,阿里有做移动IM的决心,10个亿的投入也许还能做出些规模出来,但现在晚了,用户已经在微信上形成关系,让用户放弃微信转移到来往上来几乎不可能,唯一可以做的是如何吸引用户,让其再用微信的同时也使用来往。陌陌是从定位上做到这一点的,所以在微信淫威之下,陌陌还可以不断向前;而易信是由中国电信提供免费短信与电话留言这两大特色功能来吸引用户使用。现在的来往虽然功能全面,但缺少一个明确的切入点。
阿里在社交产品上的不断努力值得称赞,微淘、爱淘、旺信,这又有了来往,阿里想多点开花,但是代价就是内部产品之间的博弈、竞争与内耗,就算阿里在庞大,可用户推广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毫无以为,微淘是淘宝无线主打的产品,爱淘肩负PC淘宝的SNS转型重任,旺信是一款有千万用户的失败移动IM,现在来往又被阿里推上前线,是给足够支持与微淘抢资源,还是放任自流最终落个旺信的下场?微淘是淘宝难得在SNS领域找对方向的产品,现在主推微淘是明智正确的决定。来往已错过最佳发展时期,暂时给些资金支持让其自娱自乐的折腾更合适些,折腾出些名堂是来往团队的本事,钱花了又没什么太大效果那才是正常。
分散用户、媒体注意力,拖住易信的后腿
阿里让来往使劲折腾,最高兴的莫过于是微信了。此前易信一出,媒体一窝蜂的拿易信与微信比较,易信的市场地位瞬间被舆论捧起来,成为微信的对比应用,这是易信非常乐于看到的结果,对易信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不幸的是,今天来往高调亮相,以后将极大的分散了媒体对易信的注意力,这如同来往一不小心抓住了易信的后腿,让易信很难受。
易信目前的市场成绩暂时无力摆脱来往亮相带来的竞争影响,虽然易信已取得千万级用户量,但来往同为巨头背景出身,使得二者的媒体印象与用户认知停留在同一层次。易信现在迫切需要摆脱这一处境,来证明自己是与微信在同一层次,而不是来往这类巨头们新推出的移动IM产品。如果做不到,当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百度、新浪、搜狐等也推出同类产品之后,易信的市场地位将会加速下降,最后沦为众多巨头不成功的移动IM产品产品之一,将与飞信、飞聊、沃友、翼聊同列。
来往的出现不仅分散了媒体舆论对易信的关注,同样分散了易信的潜在用户,同类且同规模的产品越多,易信获取用户的成本就越高,也越难聚集用户。原因很简单,从产品功能来讲来往不比易信差,那用户为什么要选择易信呢?这个道理是相互的,反过来对来往也成立,对其他巨头的IM产品也同样适用,所以越多巨头推出移动IM,微信越有利。
微信很高兴看到阿里高调推出来往,这可让其摆脱易信的纠缠,巨头们越多的推出同类应用微信越开心,每个行业都有千年老二,移动IM市场也需要一个。进入移动IM领域的巨头越多,千年老二市场地位厮杀的越激烈,微信市场第一的宝座坐的越稳,就可以有足够的精力去开展更多的业务。
作者微信公号:科技不吐不快(tucaokeji)
本文由
王利阳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
虎嗅网
)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www.huxiu.com/article/20708/1.html
向作者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