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硬刚”特朗普:没资金也不会放弃独立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返朴 (ID:fanpu2019) ,作者:木木,原文标题:《不再妥协!哈佛大学“硬刚”特朗普政府,捍卫大学尊严》,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4月14日,哈佛大学在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一系列过分要求时,作出了坚决回应,声明不会在学校管理和政策上作出任何妥协。校方强调, 大学的根本原则在于保障学术自由和独立研究环境,不允许任何外部政治力量干预内部决策, 无论面对多大的政治压力,哈佛都将按照自身既定的政策和高标准的学术伦理行事,拒绝利用教育机构为个人或政治集团背书。如此“硬刚”,即使最终没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哈佛大学也捍卫了大学的尊严。
2025年4月14日,哈佛大学校长艾伦·M·加伯 (Alan M.Garber) 在致全校师生的邮件中宣布,学校将拒绝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多项要求,包括:解散多元、公平与包容 (DEI) 项目,限制学生抗议活动以及接受联邦政府对学校的全面审查等。
艾伦·加伯在信中写道: “任何政府——无论哪个政党执政——都不应规定私立大学可以教授什么内容、可以招收和聘用哪些学生,以及可以从事哪些研究和探究领域。”
哈佛大学在面对特朗普政府提出的一系列要求时,作出了如此坚决的回应,声明不会在学校管理和政策上作出任何政治妥协。这也是哈佛大学校方迄今为止,对特朗普政府针对该大学长达数月的干预行动发出的最强烈的谴责。
同日晚间,美国教育部针锋相对, 宣布冻结向哈佛大学提供22亿美元的多年期拨款和6000万美元的多年期合同。
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更是亲自下场。在其社交媒体发帖威胁,要取消哈佛大学的免税地位。
据The Harvard Crimson报道,此次事件引发了校园内外关于学术独立和政治干预的热议,并为高等学府如何应对外部压力提供了最新的“试金石”。
哈佛大学与特朗普政府互相摊牌
特朗普政府此番整肃美国大学的行动, 很大程度上缘起于2024年遍布全美的声援巴勒斯坦活动。
当时,很多美国大学的校园都爆发了声援巴勒斯坦,反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搞种族灭绝的大规模示威。哈佛大学也有部分学生参与其中,这使得校内外对校园政治活动和言论表达产生了较大关注。
特朗普自今年1月上任以来,便将这一情况作为介入高等教育管理的契机,声称对数十所高校展开调查,以消除校园内“猖獗的反犹太主义运动”。实际上,“反犹太主义”并非学生们的诉求,而是被强行打上的“标签”,很多参加示威的学生本身就是犹太人。
3月31日,美国教育部、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以及美国总务管理局表示,正在审查哈佛大学及其附属机构与联邦政府之间价值2.556亿美元的合同,以及87亿美元的多年期拨款承诺。特朗普政府警告称,如果哈佛大学不做出改革治理结构,终止多元、公平和包容项目等改变,将撤销对哈佛大学近90亿美元的拨款。
3天后,上述三个联邦政府机构在致哈佛大学校长艾伦·加伯的一封信中,要求哈佛大学“审查并修改其被指控助长反犹太主义的项目”,并呼吁哈佛大学“进行有意义的治理改革”,以及任命能够帮助落实信中要求的领导人,来换取恢复联邦资助。但白宫并未给哈佛大学一个接受要求的时间表,只是要求该大学“立即合作”实施这些改革。哈佛大学的发言人也证实学校收到这封信。
一开始,哈佛大学做出了妥协,包括取消多元化项目、禁止戴口罩 (戴口罩是示威学生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 以及承诺与国土安全部“全面合作”;此外,还解雇了中东研究中心的人员,暂停了哈佛神学院关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项目,并终止了与约旦河西岸最古老的大学的合作关系。
但是很快,哈佛大学的广大教职工不干了,他们批评校方屈服于特朗普政府的施压。 超过600名哈佛大学教职员工呼吁哈佛大学管理委员会公开谴责特朗普政府对大学的攻击,并抵制其要求。
在哈佛大学前期做出让步后,特朗普政府更是得寸进尺。4月11日,联邦政府提出了比此前更严格、更有针对性的一系列要求,包括要求哈佛大学减少学生和教职员工参与校务的权力,并引入外部机构,确保各院系“观点多元化”;立即向联邦当局举报违规的外国学生,不再承认亲巴勒斯坦学生团体,审计其学术项目以确保观点多元化,开除参与2023年哈佛商学院校园里亲巴勒斯坦抗议活动的学生。此外,还要求哈佛大学从2025年6月开始,每季度提交更新报告,以证明其合规性。
此举点燃了火药桶。4月12日下午,超过500名哈佛大学附属机构成员和剑桥居民冒雨聚集在剑桥公园,敦促哈佛大学抵制特朗普总统的要求。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步步紧逼,哈佛大学也决定不再妥协。4月14日,哈佛大学校长正式拒绝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调整要求。艾伦·加伯表示:“政府的意图并非与我们合作解决反犹主义问题,而是试图直接干预哈佛的‘思想环境’。”
由此,哈佛大学也成为第一所直接拒绝遵守政府要求的大学。同日,代表哈佛大学的律师也致信美国教育部等联邦机构,表明“无论是哈佛,还是其他任何私立大学,都不能允许自己被联邦政府接管。因此,哈佛不会接受政府提出的协议。”
显然,哈佛大学的表态激怒了特朗普。同日晚间,美国教育部下属“打击反犹太主义联合工作组”发表声明,宣布冻结向哈佛大学提供22亿美元的多年期拨款和6000万美元的多年期合同。
15日,特朗普更是亲自下场。在其社交媒体发帖威胁,要取消哈佛大学的免税地位。哈佛大学属于非营利组织,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一旦这一地位被取消,哈佛大学向联邦政府纳税的数额将大大增加。这标志着特朗普政府针对哈佛大学的行动又一次升级。
很显然,哈佛大学与特朗普互相摊牌,掀桌子了。
虽然此前其他美国大学也曾反击特朗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干预, 但哈佛大学站出来与特朗普政府“硬刚”,标志着这所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学在态度上的重大转变。
曾经服软的哥大,似乎也没好果子吃
在哈佛大学之前,哥伦比亚大学 (以下简称哥大) 做了一个坏榜样。
哥大在2024年春季爆发的声援巴勒斯坦抗议活动中成为焦点,抗议者在校园内搭建帐篷,占据建筑物,导致多名学生被捕。
2025年3月7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将取消哥大4亿美元的联邦拨款和合同,理由是该校未能有效应对校园内针对犹太学生的反犹主义行为。尽管当时哥大设立了新的纪律委员会,并加强了对学生行为的调查,但联邦政府认为这些措施不够,决定冻结资金。3月12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终止了对哥大的约400项拨款,并命令其研究人员停止相关工作。
资金冻结对哥大的科研项目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其医学院。据报道,NIH已终止该校232项科研资助,占其研究项目的四分之一。哥大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被迫冻结招聘和其他开支,以应对资金短缺。
在联邦资金被冻结后,哥大服软了,于3月21日宣布接受特朗普政府提出的一系列改革要求,以恢复资金支持。这些措施包括禁止校园内戴口罩、赋予安保人员逮捕权,以及将中东研究系的管理权从教师手中转交给高级副教务长,审查相关课程和人员任命。
与哈佛大学类似,哥大的这些让步也引发了学术界和民权组织的强烈反对。哥大法学院前教授凯瑟琳·弗兰克 (Katherine Franke) 批评学校“向联邦政府屈服”,认为这将损害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纽约民权联盟也表示,联邦政府此举是“强迫大学审查不符合政府立场的学生言论”。
然而,“跪了”的哥大非但没有换回联邦资金的支持,反而迎来了特朗普政府的进一步施压。
据《科学》杂志4月9日报道,NIH再次加码,提出应其上级机构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 (HHS) 的要求,其不仅将停止向哥大提供新的资金,还将停止向全部现有NIH资助项目研究人员支付报酬。
《科学》杂志获得的内部文件显示,在特朗普政府命令NIH撤回向哥大提供的2.5亿美元生物医学研究资助数周后,该机构将冻结拖欠该大学的所有剩余资助资金,直至另行通知。
在一封电子邮件中,NIH院外研究管理政策办公室主任米歇尔·布尔斯 (Michelle Bulls) 告诉拨款管理人员,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最初命令NIH终止对哥大的首批“拨款”,并在哥大与政府谈判期间暂停其他拨款。并表示,在限制解除之前,NIH不会向哥大支付任何资金。
哥大的屈服,却换来了特朗普政府的变本加厉。哥大数学教授、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副主席迈克尔·萨迪厄斯 (Michael Thaddeus) 表示,“如果你面对的是勒索者的威胁,那么屈服于勒索者的威胁并不是明智之举。”
更多大学团体试图团结起来
在美国,联邦政府并不能直接管理高校。 公立大学是由各个州政府管理,私立大学则没有政府部门来管理。
联邦政府对教育就是起到支持作用,主要表现在为学生提供财政资助和为大学提供科研经费。既然要给钱,联邦政府就可以要求接受资助的一方需要满足某些条件,从而施加间接影响。
基于此,特朗普政府多次通过冻结联邦资助、发布指令和行政命令,对大学进行干预,使得美国高等教育界普遍感到威胁,担心单个机构无法独自抵抗政府的“强硬”要求。包括布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和西北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也面临类似的资金冻结和政府审查。
一些大学内部的教师代表团体,也正试图联合起来,通过“互助防御协定”来保护学术自由和学校自治权。
3月底,罗格斯大学发起一项针对特朗普政府打压的决议,旨在与罗格斯大学等组成十大联盟的其他学校达成“共同防御协议”。决议参照类似北约的集体防御原则,认为“一个学校受到侵害就是对所有学校的侵害”,并建议各成员院校设立联合防御基金,提供法律、财务、政策及公关等多方面的支援。
根据该协议,各学校将“向共享或分布式防御基金投入大量资金”,该基金将“为任何受到直接政治或法律侵犯的成员机构提供即时和战略性支持”。这一构想近来在Bluesky等社交平台上也广泛流传,受到更多学界同仁的关注和讨论。
此外,美国大学教授协会 (AAUP) 已对特朗普政府提起诉讼,指控其违反《民权法案》第六章,认为特朗普政府的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定程序,还侵害了宪法赋予学术机构和师生的权利。在哈佛大学校长“硬刚”特朗普的同时,哈佛教授团体也正在起诉特朗普政府,以阻止其“审查”授予该校约90亿美元的拨款。罗格斯大学教师工会也已经对特朗普政府提起了联邦诉讼,试图阻止其绑架、拘留和驱逐国际学生。
当前, 特朗普政府与美国高校之间的冲突已演变为一场关于学术自由、言论权利和政府权力边界的广泛争论。 随着法律诉讼的推进和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这场冲突可能对美国高等教育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如果特朗普赢了,美国大学的教育和科研都会深受打击,科研资助的大幅削减必然让教育和科研受损。 更深层的后果,是美国名牌大学引以为傲的言论自由、学术自由、教育自由可能都要蒙尘,甚至丧失。
根据哥大的前车之鉴,以及特朗普的行事风格,那些屈服的大学,只会让联邦政府觉得软弱可欺,可以得寸进尺。而哈佛大学态度强硬,拿起法律武器进行反击,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即使哈佛大学最终没能得到想要的结果,但它毕竟保住了大学的尊严,虽败犹荣。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就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力挺哈佛大学。“哈佛大学为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树立了榜样——拒绝非法和粗暴地扼杀学术自由的企图,同时采取具体措施确保哈佛大学的所有学生都能从智力探索、严谨辩论和相互尊重的环境中受益。”
他最后写到:“希望其他机构也能效仿。”
信息来源
[1]https://www.thecrimson.com/article/2025/4/15/harvard-denies-trump-demands/
[2]https://www.thecrimson.com/article/2025/4/13/aaup-city-council-anti-trump-rally/
[3]https://www.chronicle.com/article/all-of-columbias-nih-funding-is-apparently-frozen-heres-what-that-looks-like-for-one-researcher
[4]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nih-freezes-all-research-grants-columbia-university
[5]https://www.chronicle.com/article/these-faculty-senates-are-trying-to-band-together-to-stand-up-to-trump
[6]https://www.commondreams.org/news/rutgers-protests
[7]https://www.thecrimson.com/thread/2025/4/15/harvard-will-fight-demands-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