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爱人》:情感探索还是情感消费?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在娱乐化的时代,婚姻不再仅仅是私密关系的专属,它逐渐被搬上荧幕,成为观众争相讨论的公共话题。2024年,芒果TV推出的情感观察类真人秀节目《再见爱人》第四季便是这一现象的代表作。节目通过3组不同背景和身份的夫妻嘉宾,试图探索婚姻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呈现那些平日里少为人知的婚姻困境与情感裂痕。


然而, 这种“聚焦婚姻真实”的设定背后是否能够充分揭示婚姻关系的深层次问题,还是仅仅为了博取眼球而进行情感的消费和戏剧化演绎,这值得我们深思。


《再见爱人》第四季节目无疑通过精心设计的选角、流程、互动和社交平台的结合,成功吸引了大量观众,并激发了关于婚姻的广泛讨论。当呈现婚姻真实面貌的意图与娱乐化倾向之间产生博弈,能否达到对婚姻更深刻的理解?


一、选角的多样性是否等于代表性?


《再见爱人》通过选取明星夫妻、网红夫妻和素人夫妻,展现了婚姻关系的多样性。然而,这种多样性是否能代表婚姻的真实面貌,值得深思。节目中杨子与黄圣依作为公众人物,他们的婚姻生活充满了媒体关注和社会期待。杨子不仅有家族产业背景,还在娱乐圈具有强大影响力;黄圣依作为演员,则承载着更多的公众形象压力。虽然这对明星夫妻展现了婚姻中的特殊性, 明星婚姻因为常常受到媒体的放大与解读, 因此 展示出来的更多是“娱乐化”的冲突。


刘爽与葛夕作为网红夫妻,主要依赖社交媒体平台展示自己,情感生活也被高度社交化。网红夫妻的婚姻常常带有商业化色彩,情感冲突被过度表演以吸引关注。 虽然他们的故事能激发观众的共鸣, 但这种情感的表达和冲突往往更多是为商业效益服务的 ,节目这一维度呈现的婚姻问题,可能更多是社交平台上“话题化”的婚姻。


与明星和网红夫妻相比,李行亮与麦琳的婚姻生活或许更加贴近普通观众的情感需求,更易引发大众共鸣。尽管如此,节目对这对素人夫妻情感冲突的呈现,仍然通过剪辑和情节设计放大了矛盾,这也让他们的婚姻故事变得更具戏剧性。


尽管节目通过多样化的选角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关注,但这种“多样性”往往未必能够展现出婚姻的全貌, 容易忽略婚姻关系中更为复杂和细腻的维度。 要想真实反映婚姻的多样性,节目或许需要更多关注婚姻中的长久与责任,而非单纯依靠戏剧化的冲突来吸引眼球。


二、相处空间的设置是否代表合理性?


《再见爱人》作出了大胆尝试,除夫妻单独相处外,采用了男女嘉宾分别出行、分开居住的设定。这一设计意图表面上看似合理——通过物理空间的分隔促使嘉宾从日常情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探索婚姻关系中的个人需求与情感差异。然而,从婚姻的现实逻辑和对真实观察的要求来看,这一设定存在明显的问题。


一方面,婚姻是基于长期共同生活而建立的关系,它不仅仅是感情的结合,更是共同生活的合作与责任。这种长期的共同生活包括了无数的日常琐事、互动交流、情感支持以及共同应对生活挑战的过程。夫妻同居本身是对这种长期生活模式的一种体现,是婚姻关系的基础之一。


而《再见爱人》的设定,事实上剥夺了这种最基础的同居生活体验,导致情感交流的断裂。节目中的“独立思考”更多依赖于个体的自我反省,而非两个人在同一屋檐下共同面对婚姻困境的真实情境。 这种设计可能会使嘉宾仅能反思个人情感,而忽略了婚姻中相互依赖与共同成长的深层次意义。


另一方面,从节目组的观察和呈现角度来看,分开居住的设计也影响了对婚姻关系的有效审视。夫妻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情感波动常常通过长时间的同居和互动积累而产生,这种积累和互动正是了解婚姻真实面的关键。


在共同生活的环境中,夫妻间的微妙互动、言语表达、甚至是沉默之间的交流,都会影响他们对婚姻的认知和感受。节目中的分隔生活,大幅限制或减少了这种日常互动的观察,使得对婚姻问题的理解和处理变得片面和不完整,嘉宾的情感互动被简化为一幕幕情感戏剧。 这样的空间安排, 虽然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但却让婚姻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被简化, 失去了其应有的深度。


三、提问方式是情感探索还是情感消费?


《再见爱人》中的提问环节被精心设计,旨在促使嘉宾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和自我反思。从个体行为和内心状态的角度来看,这些提问设计可以对嘉宾的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如果没有了TA/TA消失了,你的生活会变得怎么样?会变得更好还是更差?”


通过引导嘉宾深度思考他们对伴侣的依赖和情感连结,能够促使嘉宾对自己在婚姻中的角色和情感依赖进行反思。然而,这种提问设计也存在潜在的心理负担。 频繁地被要求审视伴侣的角色与关系,可能导致嘉宾过度反思甚至自我怀疑, 尤其是当这种讨论没有得到适当的心理辅导支持时,更易引发情感上的焦虑或不安。这种压力可能在节目的呈现中被强化,导致其无法真实反映他们的情感,出现迎合节目组提问方向、怀疑自己“有病”或一味逃避、指东打西等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反应。


情感探索需要一个安全、长期的环境,而《再见爱人》中的设定却更多是为了“制造戏剧性”,以满足观众的情感消费需求。在指出最符合心仪伴侣的环节,观众或许会因某些嘉宾的选择产生认同感,尤其是当李行亮对葛夕表现出明显的指向时,这种倾向会立即引发社交平台上的广泛讨论。


这种情感的“消费”从表面看似乎为观众提供了窥探他人婚姻生活的机会,但实际上却通过极化的选择方式加剧了情感的戏剧化处理 ,也简化和娱乐化了婚姻关系中的长期相处、相互扶持的重要性,最终同样扭曲了对婚姻真实面貌的展现。


四、故事之外的“共在空间”是观众共鸣还是网络暴力?


《再见爱人》第四季延续了前几季的设定,即在其核心情感故事之外,创设出由嘉宾即时点评、情感观察室讨论总结、社交平台观众互动以及视频的实时弹幕构成的“共在空间”,平衡节目的娱乐与启示功能


这是一个双向影响的过程: 嘉宾通过节目向大众展示自我,同时观众的评价和反馈也成为嘉宾自我认知和成长的重要来源 。这种互动满足了嘉宾的曝光需求、观众的窥探欲望,也为双方提供了一个自我反思和改进的平台,进而获得更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感悟。


然而,观众参与感的增强,也会引发一些负面效应。例如,当李行亮在节目中表现出脆弱或所谓“自洽”时,观众除了产生强烈的同情或支持,也会开始对嘉宾的人格和行为做出指摘,这种反应在社交平台上往往被迅速放大,甚至演化为对其商演的抵制。而这恰恰暴露了节目组在打造“共在空间”时的潜在风险——即情感的过度暴露与公众的消费欲望之间的矛盾。在这种“公共化”的情感探索过程中, 嘉宾的私人情感往往被简化为娱乐内容,使得观众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从情感共鸣转变为情感消费。


随着麦琳在《再见爱人》第四季中的表现,“麦学”现象迅速兴起。通过集体分析和讨论,网友们对麦琳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句话、每一个情感表达作出了详细的解读和揣测,甚至从她的表现中总结出一种网络流行词汇和文化现象“麦学”,即对麦琳行为的高度解读和“学科化”的分析。


麦琳的每一个细节都被当做情感解读的线索,从她“低自尊”的表现到她“低社会认知”的倾向,甚至包括她“通过自我矮化来获取外界反驳的策略”,都被系统地总结为一种“学问”。“我配拥有一杯咖啡吗?”和“熏鸡事变”等,迅速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热议话题,并不断被模仿和传递。这在表面上增强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联结,实际上却背离了节目的初衷,将嘉宾的真实情感和困惑变成了一种消费品。


五、结语


不可否认,《再见爱人》在照亮婚姻某些角落的同时,或许也投下了扭曲的阴影。节目引发的热议,映照出社会对于婚姻既好奇又焦虑的矛盾心态。它让我们看到,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更是社会、文化、经济等多重因素交织下的产物,而这也成为了大众深刻反思婚姻的契机。至此,那些被剥开的婚姻故事,无论真假参半还是戏剧化加工,都触及了人们心中最柔软也最敏感的部分—— 对承诺与责任的思考,对爱与被爱的渴望


节目嘉宾或许可以“表演剧本”、制造矛盾,但现实中的婚姻却充满了无法预演的无奈。那些深夜的泪水、重复的争吵和良久的沉默,那些为家庭默默付出的瞬间,皆是节目难以完全捕捉的。因此,我们或许应该保持一份理性和客观, 既不过度沉浸于他人的情感纠葛中,也不轻易地将自己的婚姻观强加于他人,而是回归到现实的土壤中去寻找婚姻的真谛。 最终,我们会发现,婚姻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它是否完美无瑕,而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彼此陪伴、共同成长,携手面对生活的风雨。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