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的一点人生经验:如果资本浪潮退却,下一步会是什么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韩国电影的一点人生经验:如果资本浪潮退却,下一步会是什么

韩国电影的一点人生经验:如果资本浪潮退却,下一步会是什么

文/温沐夏


“现在各路资本,包括房地产,包括煤炭、餐饮,特别是互联网,我有两个形容词,就是他们以百米赛跑的速度,以不计成本的方式疯狂的进入电影界,特别是金融资本的进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电影游戏规则,改变了电影原有的逻辑,《叶问3》事件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 这是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在今年六月的一次国际影视论坛上,对当下中国影业投资市场所做出的预警。


近日, 壹娱观察(微信ID:yiyuguancha) 采访到了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Korean Film Council) 高级研究员朴希晟,在谈到韩国电影市场的发展轨迹时她提到——


“2000年左右, 大企业开始参与电影行业, 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开始出资建立电影专门投资组合(注:一种基金), 进入电影行业的资本开始增加了。到了2001年, 韩国投资制作部门的收益率有了明显提高。2004-2006年,电影行业的资本更多了, 电影行业里有这种说法‘这个时代不能初次登台的导演是傻瓜(彼时韩国的导演大部分自己写剧本)’。结果2006年电影产量激增, 但其中很多电影都失败了, 其中也有不少的烂片。以后2006-2008年韩国电影的收益率猛落,很多投资公司、发行公司就此撤出。”


韩国电影也曾经历过热钱追逐、资本疯狂,中国电影市场如今亦有相似困扰。在疯狂过后,会是什么呢?是一地鸡毛,还是重获新生?壹娱观察查阅了相关资料,整理出2000年到2006年前后韩国电影在投资、制作方面的变化情况,以及他们之后的发展——在他们的故事里,或许能找到中国的答案。


速进快出的外部资本是助力是阻力?


1998年,金大中总统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提出了“文化立国”战略,并颁布了相应的扶持政策,这使政府力量成为了韩国电影行业蓄力待发时的重要助力。据美国《综艺》杂志统计,1998~2005年,由韩国政府出资设立的中小企业厅为各种电影产业基金注资了121亿美元,并承诺对亏损的电影基金进行补偿。同期,韩国本土有48只基金募资了535亿美元直接投资电影项目的制作和宣传。


随着经济回暖及政策的推力,2000年,本土制作影片数量达到了59部,基本恢复到了金融危机前的规模。特别要指出,这年的现象级大片——《共同戒备区》,这部朝韩题材的影片高达27亿韩元(约1300万元)的制作费用创造了空前的纪录,超过了同期影片平均制作费的2倍以上,也是从这开始,媒体报道正式启用了“韩国型大片”的叫法。


该片取得的巨大商业成功,不仅刺激了嗅觉灵敏的风险投资商们的加入,也增强了电影人在制作水准和投入上看齐好莱坞的信心。也说明,韩国观众已经比较能接受好莱坞式影片的审美了。


韩国电影的一点人生经验:如果资本浪潮退却,下一步会是什么


毫不意外,千禧年的现象级商业大片的成功造势,推动了想从电影业“掘金”的风险投资的数量在2001年达到了顶峰。大量资金追捧下,制作公司们全面进入高成本、大制作阶段,一味追求高投资影片,尽快花完风投的钱,募集新资金。


电影评论家金素英(Kim so-yeong)对于当时电影界史无前例的投资盛况这样描述:“对于´韩国型大片´这只恐龙,如果说它逐渐变大的身体是由于金融和风险投资进入的话,那驱使恐龙前进的大脑和意识形态一定是民族主义”。


据统计,2001年,韩国前三大发行商发行的28部电影平均制作成本高达33亿韩元(约1552万元),其中有6部的制作成本超过了50亿韩元(约2359万元),其中还包括以往未曾涉足过的科幻影片,大量的资本涌入使行业产生了空前的热潮。与此同时,2001年也可以算作是韩国本土电影崛起的一年,全年每个重要档期,本土片几乎都在票房上超越了进口片。这年值得一提的影片是由张东健主演的《朋友》,该片被称为韩国版《美国往事》,怀旧并反映社会现实的题材充分地引发了大众的共鸣,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2002年,韩国本土电影的观影人次首次突破了5000万,考虑到当年夏天的韩日世界杯,这个成绩已是不错,只是这一年并没有出现现象级的影片。此外,尤为明显的一个变化是:电影项目的投资“热钱”急速降温。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仅2002年,风险投资商在电影项目上的投资损失高达4000万美元。即是说,之前制作的大批仿好莱坞大题材高成本影片上映后,几乎血本无归。


随着2002年大制作影片的接连票房失利,外部资本开始大面积地撤离电影行业,投资风气逐渐趋于理性,之后韩国当时国内主要的四大发行商希杰(CJ)、秀宝(Showbox),乐天(Lotte)和Cinema Service(06年被希杰收购)代替风投们成了主要投资方。


到2003年,风险资本已经砍掉了近一半投资额。由于投资公司损失惨重,他们纷纷撤回先前对后续影片投资的承诺,直接导致一部分制作公司破产。


业内人士开始反思,投资商惨败而归的原因除了资金利用效率低之外,人们因审美疲劳而对大量重复的自制好莱坞式影片不再买账,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一批有才的电影人开始尝试创作更符合国情和国民特性的具有独特视角的影片。


大浪淘沙:资本退潮后,走心的优质影片浮出水面


从2003年上旬起到2005年,别具一格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奉俊昊的《杀人者回忆》,郭在容的《假如爱有天意》,朴赞郁的《老男孩》,康佑硕的《实尾岛》,姜帝圭的《太极旗飘扬》,金基德的《撒玛利亚女孩》《空房间》,李俊益的《王的男人》等。尤其是2004年,影界甚至出现了“千万观众时代”的口号,根据韩国I’m pictures电影发行公司年末推出的《2004年电影市场分析》中的数据显示,这年的总观众量约为1亿3千万人。时年,电影评论家金英振(Kim Young-jin)发文表达观点:“韩国电影或许已经脱离好莱坞情节,观众对于好莱坞式的幻想已经可以通过消费国产电影得以实现。”


韩国电影的一点人生经验:如果资本浪潮退却,下一步会是什么


戏剧性的是,姜帝圭在拍摄《太极旗飘扬》时因制作成本偏高,受2002年风险投资商大面积退出的影响,所以影片初期在筹资上遇到了极大困难,姜帝圭因此抵押房产,并倾尽公司所能支撑拍摄进程,但在影片大约完成30%时,资金就开始捉襟见肘。恰巧,当时成立不久急需确立市场地位的秀宝(Showbox)看中了该片并注入投资,才使影片最终完整拍摄。当然,上映后的事实证明,不论是姜帝圭导演还是秀宝公司,都押对了宝。


2006年是一个阶段性的巅峰,奉俊浩的《汉江怪物》成为全球范围内票房最成功的韩国本土电影,韩国本土电影制作和上映部数首次超100部。但同时,这年的单片平均制作成本达到了历史最高值,但资本回报率仅为负24.5%,外部资本几乎毫不犹豫全部退出,加之剧场饱和状态、录像市场低迷、DVD市场的低增长、大投资发行公司垄断化等的不利因素交织在一起,都为之后韩国电影产业进入阶段性低谷埋下了伏笔。


把握尺度:不只是投资,还有自我实力


如果把韩国影史这一阶段的发展做个比喻的话,外部政策提供的支持可以说是先天成长的沃土,而外来资本更像是促进后天发育的化肥:一方面为催生新的题材种类保障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为电影界有才华的人提供了充分的机会。但化肥施多了,反而会“烧苗”。超过市场容量的外部资金涌入并不全是助力,热钱使业界变得浮躁而膨胀,多数影片丧失审美趣味,艺术与商业价值全都落空。所以,如果用施肥的概念来形容电影投资的话,“适量投放”是最重要的,既不浪费又恰到好处。


回看当下中国影业投资热潮的情况,2015年,A股与影视相关的并购超过70起,涉及资本高达2000亿元,不少公司一再亏损却仍被估值几亿或几十亿。易凯资本CEO王冉此前在微博调侃说:“中国养猪的、做乳制品的、开餐馆的、做金属管材的、卖五金的、放烟花的企业有什么共同点?答案:都变成了影视公司。”


正如本文开篇饶曙光所言,这些大小公司“百米赛跑、不计成本”涌向所谓影视风口,有的甚至都不知道一部电影从投资、制作、发行到上映该做些什么,也不知道如何识别电影是否符合观众审美趣味,只是想当然的来捞快钱。抱这种心态进入影业的外行企业们,不难料想他们会遭遇什么。


今年三月以来,电影票房降温的趋势非常明显,各业内人士对此的原因分析不一而足。但大都指出了观众的口味与各种“速食”影片不相符的突出矛盾。人们不愿意为烂片买单,自然票房下滑。在这一点上,韩国电影曾走过的路是颇具参考价值的,遭遇了票房滑铁卢之后,仔细反思制作环节的问题,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讲自己的故事,了解观众的心理创造共鸣。韩国电影产业的实践证明,这是他们真正在本土能够赢得与好莱坞对抗的重要落脚点。


中国电影产业的这一轮资本狂潮退却后,会不会有大批的优秀电影开始赶来呢?


参考资料:


王丛:《韩娱经济学》,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

한국영화 (《세계문화사전》,2005.8.20,인물과사상사)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本文由 壹娱观察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 虎嗅网 )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56173/1.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虎嗅网(huxiu_com),定时推送,福利互动精彩多

随意打赏

浪潮集团资本浪潮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