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校园社交App撞上学校管理层:在Yik Yak上展示自我的大学生是否该受到惩罚?
来源: Newrepublic
《纽约时报》发现一款App在大学校园刮起了一场社交风暴:Yik Yak,用户可以借助这款社交软件发布匿名消息(yaks),只对方圆 1.5 英里的其他用户可见。“把它看做是一个虚拟的公告板或者虚拟的浴室墙(在上面写写画画)”《纽约时报》周日报道说,学生和教师指控这款 App 是骚扰的媒介,该报道突出了这一点。
“从这个层面看,Yik Yak存在的问题似曾相识,任何人只要浏览过网上的一些言论和评论,对这种不堪忍受,攻击性的言论都会比较熟悉,这是匿名带来的结果。但是 Yik Yak特殊的运行机制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Yik Yak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炸弹袭击威胁、种族歧视以及女性攻击确实让人担忧,但这些不足以成为Yik Yak被禁止的理由。然而,有些学校确实考虑这样做了,不止一个学校向App开发方施压,要求他们揪出那些发表令人反感内容的用户。其中还有一个教授,向教职工工会上诉,要求惩罚那些向教授发表不雅言论的学生。
科技的发展可以盖过学校管理者的权利,迫使他们采取一些严厉的措施,把学生看成准罪犯,需要一些强制性规则的约束;其实,我们应该把这种现象看成是学生在Yik Yak上展示自我:焦虑,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小心翼翼探索前方的世界,但是有能力为自己和他人代言。
八个月前,我下载了Yik Yak,时常查看我的学校以及周边学校用户发的消息(基本上,波士顿所有的学校我都去过)。Yik Yak 允许用户“偷窥(Peek)”其他学校用户发的消息,只看不能发,事实上,由于地理距离的限制,我经常这么做。
首先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Yik Yak 能够基本反应发文者所处的文化氛围,所以距离不同的个体发文之间的差别很大。尽管有地域的差别,但也有值得注意的同质性:一个发的最多的“消息(Yaks)”——70% 左右——基本都表达了这个意思“我一个人在寝室,空虚寂寞,希望有人能跟我说说话,可能的话来点身体接触(小编邪恶了)。”发文者(Yakkers)表达了他们的离家之苦,想要融入一个社交圈子,最终形成一段罗曼蒂克或者性关系,还有他们是否应放弃运动社团以集中精力在学习上。下面的评论有给出意见,鼓励他们,但更多的是,自愿去满足发文者的原始欲望。
说实话,Yik Yak上并不都是一些温和的内容。发文者(Yakkers)发表一些反对学校的不当言论、抱怨高昂的费用以及室友,开一些无品的笑话,当然,还有永久的话题:性。有些意见会受到其他Yakkers的反对,然后一场投票大战就开始了。
至于对教学活动的影响,我经常可以看到在特定的课堂上玩Yik Yak,对教授的讲课发表实时看法(弹幕的即视感),开个玩笑,谈论教师的特殊习惯等、虽然这会影响他们在这门课上的专注度,但是这些言论顶多是善意的玩笑,而非恶意中伤。
如果这些事实还不能让你相信Yik Yak并没有对其他学生和教授造成什么影响,那么我在告诉你一个残酷的事实:国家法律都没有禁止在校园使用Yik Yak,这款 App 的存在天经地义。所以,除非国家立法,目前为止,那些教授禁止这款 App 的所做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因为蜂窝网络的智能手机超越学校的网络监管范围。至少现在,学校的管理人员和教授别无选择,只能跟上科技的步伐,以更多的言论去反击那些他们认为不当的言论。
这就是现实,现实不应该因学校的委屈而受到阻碍,因为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表明 Yik Yak比那些早已使得社会和教育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复杂的科技发明更具有威胁性,也没有任何征兆表明现在在校园使用Yik Yak的方式加剧了骚扰行为。管理者已经设法采用强硬措施,但是不触及其他的社交媒体平台,在这些平台上,各种威胁、恃强凛弱同样发生。
正如一所学校的学生报明智地指出:"网上欺凌在Yik Yak 出现之前早已出现,在App之外,这种情况仍然会发生。"教育学生合理地使用科技仅仅依靠反对特定的工具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在网上的行为。
同样地,Yik Yak给课堂带来的问题在此之前早已存在。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是对教授的不尊重,是不合适的——并不仅仅是因为学生理论上可能会发表一些对教授不好的评论。通过强制执行无电子产品课堂的政策来反击Yik Yak,也比惩罚那些偶尔过线的学生来得强。绝大多数我认识的教授和老师已经能够很好地与科技共存了,而不会禁止或者惩罚那些在课堂上玩手机的同学,甚至以教育手段扭转他们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有些观念先进的老师已经开始在Yik Yak上发言,作为对那些不当消息的回应。
大学生并不是天生凶残或者软弱,管理人员应对科技的挑战不应该是猜忌、恐惧和惩罚。对待Yik Yak的态度应该和对待其他产品的态度一样,你很难指望学生去尊重同学,尊重教授,当他们受了委屈的时候,你也很难指望他们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