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论股权众筹:不是闹剧,是蓄势待发的风投未来
这篇文章的引子是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西少爷肉夹馍”事件。这场闹剧当事人火了几天,而随后朋友圈里面出现了一个话题——股权众筹到底靠不靠谱。一些人认为这就是未来的风险投资的商业模式,甚至自己跳出来开始创业;还有一些人,包括一线投资机构的大佬,认为股权众筹就是一场闹剧,表示非常不看好。
首先想说的是,如果一件新鲜事物,大家都看好。那大抵这个事情已经到达最高峰了。而如果大家如果都不看好,这件事也未必不能成功。很简单,回顾三四年前,在“苹果三星+中华酷联”在智能手机市场群狼环侍的年代,如果说你想砸很多钱去做手机,大家几乎会有一致的反应:这个人疯了。而今天,小米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三的手机厂商。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只是你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多数还是少数。
可以先研究一下公开的股票市场(二级市场)的商业模式。众所周知,在二级市场上,人们买到的股票,也是一份一份的股权,购买者之众,远多于现在股权众筹的人数。与股权众筹不同的是,今天刚买的股票,可以立即(最迟第二天)卖给其它想买的人,市场上充满了想买和想卖的人——我们称之为流动性。流动性可以降低投资人的风险,一旦有风吹草动,投资人就可以马上离开。还有一点重要的不同,就是二级市场的公司信息向公众开放,每年还有审计公司进行核查。而至于对投资人的保护更多是权利上的保护而非行为的保护,只要来源合法,法规政策不管你用什么钱来投资,真拿奶粉钱或者救命的钱去投入到股市,大抵也没有人拦着。而且企业也没有义务去分辨你是否拿奶粉钱来投资。
对于流动性,在私募股权市场(一级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流动性是极差的。但是,现在的一级市场,对于天使轮、A、B、C、D轮各轮投资分得非常清楚,并且每一阶段都有很多的投资人,这个投资人不仅愿意投资新股,也愿意收购原有股东的股权。有一些早期投资机构就制定了B轮退出的策略,在B轮就会把股权卖掉。因此,早期的投资并不一定需要IPO或者并购才能退出,只要愿意付出一些流动性折让,想出让并不难。
而对于信息的披露程度,第一,我始终认为如果只凭一个别人很容易学习到的想法去创业,那失败的可能性是极大的。创业的成功并不仅仅依靠一个简单的创意,还需要有优秀的人才和数倍于常人的努力。第二,创业者向传统的投资机构披露的数据,大多数机构是会向LP们汇报的。而很多机构LP的数量,据我所知也不少,甚至不乏行业内知名的大企业和企业的大股东。而股权众筹平台,大多数也是向具备资格的投资人披露有限的信息,也并非是臆想中的公司秘密众人皆知。
回过头来再看看现在的投资机构们。现在大多数据机构还是采取了先分析后决策的投资模式,为了保证分析的逻辑性(很难讲准确性),投资机构雇佣的人大多是名校海归的优秀人才。而这些优秀人才需要很广阔的成长空间,如果说让他们当一辈子的分析员,大抵没什么人会来,机构内的投资经理们,大多是为了当上合伙人的目标去奋斗的。那么问题来了,科斯在《企业的本质》中提到,企业的存在就是秩序与混乱的平衡。当企业外部的交易成本大于内部管理成本时,企业的存在才有意义。反之,企业就超出了其本来的边界。
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投资机构的老一代的合伙人没有退休,新一代的合伙人不断被提拨起来。机构的合伙人数量数量不断增长,内部沟通决策的管理成本越来越高,投资决策的速度也越来越慢,但其分析预测的准确性并没有提升。一些机构和机构内的投资团队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试图通过拆分决策单元以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同时,市场上还可以看到一些机构的人员不断地跳出来创业,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内部交易成本很低的决策单元。总体来讲,内部管理成本的问题,在大多数投资机构里面均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部分机构已经开始着手改良。
机构目前仍然相对集中的原因之一在于募资能力的稀缺性。一方面目前市场上具备投资知识(Qualified)的投资人很少,风险投资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还是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另一方面,投资人(LP)与投资机构(GP)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因此传统的LP们更愿意投资给原来熟悉的GP。这样也导致传统的GP内部交易成本在不断地膨胀,而投资机构们依然活得很好。但诺基亚曾经也活得很好,但最后CEO约玛·奥利说了一句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对于互联网,滴滴打车的故事让人们领会到两点:一是传统产业的信息不对称是可以通过互联网改变的。二是人们的认知与行为是可以很快改变的。那么这个故事会不会在投资领域重现呢?我认为是可以的,但是,人们做出打车的决策很快,而做出投资的决策却很慢,因此股权众筹对投资行业的改变并不会太快。但股权众筹可能会快速地改变两点:一是会快速地教育一批具备投资知识(Qualified)的投资人(LP),二是会快速地成就一批明星领投人(相当于GP)。同时,股权众筹也可能加剧风险投资行业的竞争。
目前在市场可以看到的各类股权众筹机构,面临着两个很大的问题。一是高净值的人群不足,因此融资能力并不强;二是优秀的项目数量及领投人不足。这二者是鸡与蛋的关系,你总要去解决一方,而另一方也会很快跟着变多变强。股权众筹仍然像襁褓内的娃娃,未来很可能会长成强壮的巨人。
柳传志在办室内放了一个铜像,取名为“蓄势”。我认为所有创业企业同当年的联想一样,也需要“蓄势”。但是,野蛮人之所以叫野蛮人,是因为大家平时都不了解这帮人。而改变这个行业的,并不一定是大家所熟悉的名字。
与同行共勉
君联资本投资经理纪海泉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加入文集
本文由 纪海泉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 虎嗅网 )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www.huxiu.com/article/103111 /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