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可饭圈:中文互联网“饭圈扩大化”现象研究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所谓“饭圈”,本来是对娱乐圈狂热粉丝的一种戏谑性称呼。娱乐圈是一个很大的概念,“饭圈”主要发源于其中的偶像团体这一细分领域,此领域具备如下特点:


  1. 竞争高度激烈,每时每刻都有数以万计的年轻人想当偶像,已经出道的偶像也要与大量同行争夺资源,容不得丝毫喘息。


  2. 资源分配极度不匀,少数头部偶像拿走了几乎全部收益,“赢家”与“输家”的状况天差地别,后者过得还不如普通人。


  3. 粉丝的直接参与,对偶像具备重大意义;前者的活跃度,决定了后者能否出道、能否成名、能否成为金字塔顶端的一小撮人。


狭义的“饭圈”就是建立在以上三条特质之上的核心粉丝群体,他们与自己的偶像心心相印,视对方为自己的家人,愿意倾尽自身全力去帮助对方出道成名。而且, 在帮助自家偶像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对其他偶像的打击——资源就这么多,给你了就没有别人的份了, 所以“一拉一踩”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一位饭圈人士竟然能对别家偶像予以客观评价、与别家粉丝和平相处,那他就算不上真正的饭圈人士。


我们都还记得,在2017—2021年的饭圈极盛时期,饭圈人士的战斗力如何打穿了整个互联网,乃至深刻改变了现实世界。就说一个我在现实中的亲身经历:2018年,我还在券商研究所工作时,曾经写了一份关于华语偶像产业的研究报告,其中以蔡徐坤为重点案例。在该报告发布的第二天,一位四十多岁、自称蔡徐坤粉丝的女性基金经理找到我,严肃指出了报告中对蔡徐坤代言合约的几处“不当描述” (例如把“独家代言”简写为“代言”、把“特邀嘉宾”简写为“嘉宾”等) ,并希望我进行修改。我只得表示,如果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可以撤回那篇报告并从此不再讨论有关话题。


那位女性基金经理的回答让我至今记忆犹新:“这不是认错的问题,这是你们都误解了蔡徐坤,我的目的只是澄清事实,并杜绝类似误解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她希望我在方便的时候腾出一个小时的时间,与她共同探讨对自己偶像的“正确认识”;我从来没有赴约, 但是这件事情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饭圈的战斗力以及死磕到底的精神。


严格地说,自从2021年打击饭圈乱象的“清朗”行动发起以来 (注:“清朗”行动有过很多次,面向饭圈的只是其中一次) ,狭义的饭圈人士活跃度已经大幅下降。在微博、B站、豆瓣、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已经很难再看到饭圈人士大举串联、互相拉踩、制造全网话题的火热景象了。然而,这决不意味着饭圈的衰亡。恰恰相反, 狭义的饭圈倒下去了,广义的“饭圈”却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了中文互联网的几乎一切话题; 就像癌症的病灶被切除了,可是癌细胞的扩散却远远没有结束:


  • 在数码话题上,苹果、华为、小米等数码厂商早已形成了鲜明的粉丝阵营,每一次新品发布、新技术推出都会伴随着粉丝圈层的加固,往往还伴随着狂热粉丝的互相攻击。相比之下,缺乏狂热粉丝的厂商则十分落寞 (其中一家前几天还自我调侃为“手机界的汪峰”)


  • 在汽车话题上,特斯拉与国产电动汽车厂商构成了两大泾渭分明的粉丝阵营,后者内部又进一步细分为多个粉丝阵营。狂热粉丝的讨论话题远不止于汽车本身,往往将对汽车的选择上升到人生观、价值观层面,将汽车品牌视为指导自己人生的“工业偶像”。


  • 在体育界,巨星粉丝之间的斗争甚至超过了当年的饭圈,例如勒布朗与科比 (以及库里) 粉丝互撕的话题占领了整个篮球圈,梅西与C罗粉丝互撕的话题则占领了整个足球圈。要寻找认真分析比赛、客观评判球员的内容已经相当困难了,因为饭圈斗争吞没了一切。


  • 在电影界,每个热门档期的主力电影都会形成粉丝阵营,最典型的就是2023年春节档《流浪地球2》与《满江红》之间的竞争。由于双方粉丝拉踩过于激进、部分言论过于有碍观瞻,主管部门甚至为此发出过文件,要求社交媒体平台制止这种毫无意义的拉踩行为。


  • 就连历史人物都拥有自己的粉丝阵营。 在百度贴吧、知乎、B站等人文社科氛围讨论比较浓厚的平台,四处可以看到“关公战秦琼”式的历史人物对比,以及“哪个朝代才是中国历史巅峰”的讨论。请注意,许多讨论早已超出了学术范围,进入明显的饭圈层面。


2023年高考录取期间,有考生在孙权墓前放了一张中国科技大 学(本部位于合肥) 录取通知书,意在讽刺孙权“一辈子都没去过合肥”。尽管这一行为本身很有趣、无伤大雅,但它仍然是“历史话题饭圈化”这一现象的产物——在中文互联网上,三国题材是最热门的历史话题,而“吴粉”是三家粉丝当中人数最少、话语权最弱的一方。近年来的总体趋势是“蜀粉” (更正式的说法是“季汉粉”) 占据优势,“魏粉”尚且可以一战,而“吴粉”只有被前两者同时重锤的份儿;在绝大部分场合,吴大帝孙权都被加上了“孙十万”“合肥战神”“大魏吴王”等贬低性称号。


围绕历史人物组建饭圈,乍一看有点不可思议:历史人物早就死了,他们参与的竞争早就结束了,结局是不可更改的。无论我们多么希望诸葛丞相长命百岁、北伐成功、三造大汉,都不能改变他在54岁病逝、大汉终于未能复兴的命运。在探讨历史话题时,我们本应像《三国演义》开篇词所说的那样:“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现实却是,围绕着历史人物形成了一个个饭圈,饭圈的拉踩文化和各种“玩梗”套路已经将中文互联网历史话题彻底淹没了。


当然,历史话题并不重要,对现实的影响力很小。问题在于,它是整个中文互联网“饭圈扩大化”的一个缩影: 如果这么不重要、不现实的话题都已饭圈化,那么在其他话题上,饭圈化的程度只会更胜一筹。 短短十年之内,饭圈已经从一种圈地自萌的“亚文化”蜕变为影响力巨大的“主流文化”,深刻地影响了每个互联网用户的心智。尤其是身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00后用户,其中许多人早已习惯了互相拉踩、将观点之争上升到人身攻击的“饭圈基本文化”,甚至认为这才应是人类文化的常态。


还是以三国话题为例:由于“吴粉”完全被另外两方的粉丝压着打,孙权在中文互联网的形象彻底崩坏,由此产生了一个悖论——既然孙权是一个能力和道德水平都十分低下的人,那么为何曹操还要赞叹“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陆游等爱国志士也从不吝惜称赞孙权?饭圈思维无法解决上述悖论,只能草草归结为“上面这些人都说错了”或者“他们只是随口说说”。


其实,人类历史从不存在绝对的英雄和反派, 不完美的英雄之间的碰撞才是最好看的。 梅西与C罗之争之所以好看,不是因为其中一方明显比另一方优越,而是因为双方都做出过伟大的成就、取得过伟大的胜利;勒布朗与库里之争也是同样。对于饭圈人士而言,要理解这一点实在太难了!


对于互联网平台、互联网创作者,以及商家、品牌方而言,“饭圈扩大化”是一个正在发生的、不可逆的潮流。大家只能适应潮流,在“人人皆饭圈”的新时代谋求生存之道。首先,饭圈化的内容确实能够吸引流量,而且容易制造爆炸性的话题;唯一的副作用是容易让创作者乃至平台卷入粉丝争斗,但是只要能获得巨大的流量,谁会在乎这种小小的麻烦呢?无论是图文内容还是视频内容, 主动带上“饭圈色彩”是制造爆款最高效的方式,只有想不开、不想红的人才会坚持所谓“理性中立客观”。


其次,创作者和商家都看清楚了, 围绕自己形成牢固的“饭圈”,是最好、最长久的商业变现之道。 我们都知道,互联网上的粉丝有“高质量”和“低质量”的区别,有些天然适合变现,有些则不具备变现价值。


对于什么样的粉丝算“高质量”,有很多分析维度,但是现在有一个维度是必须加上的——是否对自己关注的KOL或品牌形成了“饭圈认同”。只要“饭圈化”潮流在持续,一切KOL或品牌终究要主动成为“偶像”,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粉丝阵营”。如果你拒绝这样做,而你的竞争对手这样做了,那么你就会面临非常不利的局面,商业化资源就会流向对面。


再次,饭圈的战斗力虽强,但是非常难以控制,否则就不会有“私生饭”“暴走饭”之类的概念了。在娱乐圈,对狂热粉丝的控制往往是通过专业化、有预算的权力体系实现的,例如很多粉丝都做过“粉头”。


然而,并非所有创作者或品牌方都能建立这样的权力体系,而且他们基本上也不擅长这样做。狂热粉丝的战斗力过强、招惹了无穷无尽的麻烦,甚至因为自己关注对象的不配合而“粉转黑”,这样的场景并不罕见。通俗地说, 建立并控制自己的饭圈就像玩火,偶尔被火烧伤很正常, 葬身火海的事情也是经常有的。


无论如何,上述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是中文社交媒体近十年发展的必然结晶。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听到“饭圈”这个概念,是2013年从一位同为券商分析师的朋友那里。当时他强烈看好乐视网,原因是“乐视有粉丝”,其中既包括产品粉丝也包括资本市场的粉丝。他同时指出, 互联网商业化的本质是粉丝经济, 所以谁能组建一支庞大、狂热、唯自己马首是瞻的粉丝队伍,谁就能赢得商业竞争。当时,他认为市面上最符合这个条件的是“乐视饭圈”。


十年过去,我很神奇地发现:虽然乐视垮台了,但那位朋友的基本观点没有错。饭圈正在吞没整个中文互联网,从流量端到商业化端,每个人都要屈从于其淫威之下。无论是狭义娱乐饭圈的退潮,还是乐视饭圈的消亡,都没有影响饭圈文化成为一种主流文化,甚至可能是唯一主流文化。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我不知道。现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发生的很多事情都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之外,今后这样的事情可能更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怪盗团 (ID:TMTphantom) ,作者:怪盗团团长裴培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