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互联网公益应该怎么做?
注:本文系友成基金会王平理事长在第六届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年会上的开幕演讲。内容有删节。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
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已经如潮水般涌入人们工作和生活缝隙的信息技术革命,如何颠覆性地逐个改造每一个行业,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进入了一个由互联网带来的社会变革时代。
分享和创造是人类的天性。互联网提供了低成本、高便捷的信息交互和价值交换平台,以往被浪费掉的认知盈余和价值盈余迅速得到分享,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这是一个新公益时代,人人可以做公益,一切人都有可能帮助到一切人。这种开放、对等、参与、共享的公共精神,甚至让我想到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设想的“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的理想社会。
然而,所有工具、技术的发明都是双刃剑,互联网也不例外。互联网时代最伟大的意义在于它是推进社会、公共价值的加速器和放大器,同样,它的最大风险也是社会价值的缺失甚至是破坏性的加速器和放大器。
对个体而言,我们面临的挑战在于,网络社交让人际关系变得既亲近又疏离,个人自由的扩大伴随着个体隐私受到威胁;真假难辨的信息和纷至沓来的诱惑让人无所适从;当我们无意识地被这些碎片裹挟的时候,我们就丧失了全局的思考,被表象所蒙蔽,甚至被瞬间的欲望和恐惧所淹没从而失去了方向感和价值感。
对社会而言,互联网技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让人们能够非常直接地理解和感受他人的境遇。围绕某一个具体的动机,瞬间可以凝聚强大的共识、形成强大的社会动员力量。而挑战在于,面对群体性、规模化的社会势能,如何焕发善良的情感和理性的行动,使得社会力量成为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建设性而不是破坏性力量?
对于我们公益组织来说,挑战还在于,面对社会问题的碎片化表达,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诉求,如何使得我们不落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陷阱,而找到系统性、可持续的社会问题解决方案?
互联网公益需要全新的视角
今天,我们公益的从业者其实拥有了一种全新的改变世界的机会。互联网公益,不应该简单的仅仅用来募款、展示项目、宣传机构。如何顺势而为,超越自我,达成共识,跨界合作,需要一种全新的视角和开放的心态。
面对机会和挑战并存的互联网时代,我们能否达成这样的共识?这就是 “方向的选择”和“价值观引领”以及“系统性创新”和“持续的行动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首先,我们认为,在万花筒般缤纷绚烂的机遇与诱惑面前,公益组织要牢记自己的使命,“我们为什么要出发?”这就是,在所有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地方,捍卫公共利益,捍卫公平正义。所谓“超越”就是说公益组织不仅仅追求组织自身和行业的利益,更要以社会价值和公共利益为目标,否则就会失去自己的立足之地。
其次,“超越”还意味着公益不能停留在见物不见人的传统的、低层次满足社会需要上,要做有效公益、可持续公益就需要创新,需要转型升级。我们追求所谓的“Impact”,不是指公益组织或社会投资者自身的“影响力”,而是如何使我们的行动带来根本而可持续的“改变”,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非公募基金会尤其要用自己的独特优势和宝贵资源去研究如何创造性解决那些靠政府福利、行政命令以及市场经济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第三,所谓“超越“还意味着要善于“发现结合部”。颠覆性创新往往发端于边缘地带的结合部。为了更系统、更有效和可持续地解决社会问题,非公募基金会还可以采取更主动、更跨界的战略性资助。不但要发现和培育社会创新型公益组织,而且还要善于发现和支持社会创新型企业家的种子,用公益性支持填补他们在最早期缺乏资金支持的空白,以便让商业领域的社会价值投资者承接他们未来在创业期、成长期和成熟期更大的资金需求。如果说硅谷早期投资有3F(3F是指Family, Friends和Fool)之说,那么非公募基金会完全可以成为第四个F——使Foundation变成社会创新的天使。
呼唤“社会创新型企业”
在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前,跨界合作和社会创新的必要性尤为凸显。“谁是我们的新伙伴?”我们以往支持过的社会企业,大多是我们称之为“福利型社会企业”,这些发源于NGO端口的社会组织,其总体规模小,可复制能力弱,所针对的社会议题也相对传统、窄化。毫无疑问,继续支持这一类社会企业是我们非公募基金会的本分。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在当前的主流市场发展中,还存在另外一种类型的社会企业,我们称之为“社会创新型企业”。我们用“三A三力“来概括这一类企业的特征:它们具有(1)Aim(目标驱动力)——以更公平、更有效、更可持续地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导向。(2)Approach(模式创新力)——为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而进行的模式、机制、工具和方法的创新。(3)Action(组织行动力)——通过组织和团队实施创新解决方案、达成社会目标。
与福利型社会企业相比,这类企业具有良好的创新文化和有效的创新机制。它不仅关注使用商业的手段和市场运作方式改善弱势群体的福利状况,而且关注更具公共性的重大社会议题,特别是力图用最具创造性的商业模式、系统而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类福祉。
我们关于“社会创新型企业”的理念,也得到了来自美国的前世界妇女银行行长南茜·贝瑞女士的认同。她结合自己数十年的经验,提出要拓展社会企业的定义,这与我们“社会创新型企业”的理念不谋而合。从这个角度看,阿里巴巴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宜信通过P2P模式使普通人获得财富管理、融资的服务,AirBnB使世界上很多的空置房间得以为世界范围内的旅客服务,更不用说腾讯微信这样的互联网时代社会创新,它们为世界带来的积极改变怎样估计都不过分。
如果说“共识“在哪里?我认为,社会价值就是我们的共识。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一定要关注社会价值,一定要促进政府、企业和社会三大部门跨界的对话与合作,而这一定会带来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演进发展。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加入文集
本文由 友成基金会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 虎嗅网 )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www.huxiu.com/article/103864 /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