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线问诊商业模式大比拼,靠谱的互联网医疗到底是怎样?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中美在线问诊商业模式大比拼,靠谱的互联网医疗到底是怎样?

虎嗅注: 本文介绍了美国出现的一种新的医疗模式,指出互连网思维一把抓的流量经济并不符合医疗的特性。


表面上看Zipnosis的异步问诊模式相比中国式轻问诊有着诸多的局限性,如只能处理小毛病,严重依赖线下资源等,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中国包治百病、全国覆盖的在线问诊模式,真的一骑绝尘、独步全球了吗?读者可以在文中找到答案。


原文来自:村夫日记,标题: 异步远程医疗揭示互联网医疗三大特征 ,虎嗅进行了编辑。


美国的远程医疗出现了一个新的分类:Asynchronous Telemedicine,字面意思是“异步远程医疗”,也就是非同步进行的远程服务,比如Email形式。代表案例是一家叫Zipnosis的移动在线诊疗公司,最近获得了一家医院集团Fairview Health的战略投资。


Zipnosis的商业模式


Zipnosis 成立于2010年,主要针对普通疾病提供低成本的在线诊疗和开药服务,其服务主要基于在线软件,而不是视频或电话。Zipnosis曾获得130万美元的种子投资。Zipnosis CEO Jon Pearce表示,大约有35%的用户和90%的医生是通过手机端来完成服务的。因为医生完成一次诊疗只要2.5分钟,医院不需要额外增加人手,他们只要在空余时间为Zipnosis用户服务。Zipnosis的系统帮助Fairview Health提高了2000%的效率,为每个病人节省了92美元。


Zipnosis的模式是,用户先选择自己的症状,然后在网上回答一系列问题,系统收到之后,会在1小时之内给出本地医生的诊断和处方,这项服务的费用是25美金,服务时间是早上7点到晚上11点。


这个模式的运行前提有两个。第一,只针对特定小病,目前开放的只有24个病种,比如感冒、过敏、结膜炎等,非常明确病种的类型;第二,目前服务只针对公司所在地明尼苏达州的用户开放。这是因为异步远程医疗服务依赖后端医生线下的配合,Fairview Health在成为Zipnosis的战略投资者之前,已经和其合作了一段时间,医生不仅是提供临床意见的主体,同时也是质量和风险管控点,和线下对接保证在病人需要线下就医的时候可以马上获得服务。


按照互联网的标准,这个商业模式发展可能会太慢。首先病种有局限,只能处理小毛病,不可能大面积铺开。其次,这个模式依赖线下资源很厉害,因此如果要铺开,需要在不同地域寻找合作的医院。


用互联网的思维来说,不是流量经济的很好选择,可是这恰恰是医疗的特性。


Fairview Health为何看中Zipnosis


Fairview Health是明尼苏达最大的医院集团,拥有7家医院,2500多张病床,40多个全科诊所,30多家药房,为什么会看中Zipnosis,一个考虑是入口,一个考虑则是效率。


先看病人端。这种非同步的远程医疗的好处是:使用方便程度高于实时远程医疗,对后端医生资源的压力也没有那么大,价格更加便宜,对于小病患者,增加了一条就医通道,方便低价,还可以把病人导流到自己的下属药房购药。对于医院来讲是获得病人的一个新入口,同样可以获得大量病人数据。


再看医院端。奥巴马的医改给医院最大的压力是控费,医院为了保证自己的成本控制,想尽办法提高就医效率。其中一个关键就是让小病患者在最快的速度下看好病,而把真正需要的资源让给重症急症。Zipnosis恰恰满足了这个需求,其选择的24个病种都是可以通过简单处理解决的问题,大部分病人并不需要来医院。


Zipnosis与中国式轻问诊谁优谁劣?


这个模式乍一看是不是有点像中国的春雨医生或好大夫?实则不然。虽然中国轻问诊也是异步的,也希望医生用碎片化时间解决问题,但和Zipnosis有本质的区别。


首先,中国的轻问诊不考虑病种,有的病人是来问小病的,有的是比较严重的情况但找不到好医生来寻资源的,也有的是不放心医生的意见想进行二次问诊的。本身需求和定位都不明确,用的还是互联网一把抓的流量思维。事实上医疗是细分的,要想满足那么多类型的需求很难。


第二,Zipnosis的异步远程医疗和线下医生互动配合,且以医院整体为单位合作,可以有助于风险控制。这一点在中国做不到,因为医院的动机不一样,没有把提高效率和成本控制作为主要目标,小医院可能出于揽客的目的,大医院的某些医生可能是想做品牌,但都没有一个实体把他们捏起来,医生都是分散的,很难管理并和线下结合。


最后,Zipnosis有很强的地域性,这种模式需要地区线下服务的配合,而中国的轻问诊是不分地区的,一个远在天边的医生给出的诊断并没有太大意义,也不能转化到线下去。


异步问诊的规模虽然还很小,但这种模式背后透露出医疗互联网化的三个特殊性,第一是需求细分导致大面积冲流量有难度,第三是逃不开线下去支持风险控制和服务配合,第三是区域性的局限才能真正为用户提供有效的服务。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向作者提问 加入文集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