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成功率这么低,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想试?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1



冯叔,我是一个上班族,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生活十分平淡。有几个朋友在创业,都挺成功,也赚了钱,人生丰富多彩。我很羡慕,也想辞职去创业。跟他们交流,他们却都劝我别放弃安稳的生活去找苦吃,还说创业成功率太低了。我说,“我看你们几个创业都挺成功的啊”。他们却说, “这是幸存者偏差”。 我有些疑惑。创业真的很难吗?


冯仑


曾经有这样一个统计数据,平均下来, 民营企业存活5年以上的不到7%,能活到10年以上的不到3%,这是生死规律。


换句话说,平均算下来,100家公司,10年以后,就只剩下3家了。所以,可以这么说,创业在大概率上等于失败。


今天我们知道的这些能活10年、20年、30年的企业,都是大家的标杆,所以会有很多人关注。但要仔细算这笔账,就知道存活率实在是太低了。


如果你只是因为羡慕身边的人创业成功了而去创业,未来大概率会后悔。


2



既然创业很难,成功率这么低,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想创业?


冯仑


因为总会有人想过一种与众不同的人生。


概括起来说,人生其实只有两种。


一种人生叫作过日子、讨生活。这是大多数人的人生。 日子要熬着过,生活要讨,你不张嘴讨,生活就不存在。尤其是苦难的时候,你不讨,就得饿死。前些年有一部电影,叫《一九四二》,就是讲讨饭的。当然,现在我们不用讨饭了,但至少要上班吧。


还有一种人生,就是挑战命运,改变生活,创造自己的未来,这是少数人的人生。 这种人生,往往都是不按常规来的。


也许95%的人过的都是第一种人生,只有5%的人过第二种人生。大多数人都是过着第一种人生,在电视剧、电影里看第二种人生。


但是,当你进入这5%的人里时,你会发现,是非开始改变了。


比如,对于95%的人来说,下班不回家做饭、看孩子,就不是好丈夫、好妻子。但对于5%的人来说,这叫作“为事业献身”,词都变了。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常人,那你做极端的事就会受到很多人的批评,但如果你坚持做那5%的人,是非就倒过来了,就有人说你好了,就有人羡慕你了,这是人生的转换。


比较尴尬的是从95%到5%的这个阶段,这个阶段相当于虫子的蛹,还没有变成飞蛾,95%的人在骂你,5%的人还没有接受你。


所以,这个阶段是最痛苦、最让人纠结的。有时候想,“咱还是踏踏实实地回去过日子吧”。有时候又觉得不服气,想继续豁出去往前折腾。


一旦进入5%,就相当于卫星进入了另一个轨道,跟普通人的距离就远了。


说来道去,创业就是一种人生选择,是要变成那5%的人,变成跟大家不同的人。


我认识的企业家里,很多人都喜欢登山。为什么这些企业家喜欢登山?因为登山与创业的过程很像:知道起点,知道目标,知道过程会很艰难,但不知道这个过程会发生什么;知道山上缺氧,但是缺到什么程度、自己的身体会如何反应,没法完全知道。爬到一半的时候,才可以稍稍松口气:“过去的路,我算是知道了”。但未来的路仍不可知。


我记得在一个饭局上,一位学者问一位企业家:“你的商业怎么规划得这么好?一开始是怎么计划的,怎么做的周密预测?”学者把企业家问得愣住了,他想了想,回了一句:“活着。我没想那么多,我就是为了活着。”


也就是说,创业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要应对这些不确定,时刻都面临风险。 创业者愿意付出、愿意冒险,甚至喜欢这种风险,所以创业的过程也是一个倒逼的过程。


总体来说,在一个公司做员工,是在“确定”中把任务完成;而创业就是要在各种“不确定”中博弈,寻找成功的确定方向。


爱一个人都是要冒风险的,但如果你愿意承担这个风险,就不会觉得有什么痛苦。做愿意做的事,痛苦就小多了。


创业也是一样,因为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登山路的高、寒、风,都不是问题,人生最重要的是做自己愿意的事。企业家都习惯了压力,登山者都习惯了山上的大风,甚至很享受。


3



那么,您觉得应该有什么样的素质,才可以去创业,或者说什么样的人创业比较容易取得成功?


冯仑


一般来说,创业者中,这三类人往往都做得不错。


第一种是极端喜欢一件事,而外部条件有所欠缺,于是自己去做。 比如琉璃工房的杨惠姗,她本来是一名演员,她先生是导演。可是她特别喜欢琉璃,甚至别人做的都没她做得好,于是她就干脆自己做。


类似的创业者很多,有人喜欢写软件,有人喜欢炒菜,等等,因为极端的爱好,然后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第二种是因为有一个使命和愿景,为了实现这个使命与愿景,然后去创业的。 就像是宗教情怀一样,佛教也好,基督教也好,创始人都是为了普度众生,改变人类命运,于是自己去受苦,去探索,最终改变了很多人。


很多创业者也有自己的使命感,比如马斯克,非要把人弄到火星上去,让我们人类去火星变得不困难,这是他的使命。马云说,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是他创业之初就有的使命感。


当然,相比马斯克与马云的这种宏大使命感,也会有一些小使命,比如我认识一个医药公司的老板,他就是想攻克一种疾病,想让治疗这种疾病变得容易且便宜。


那么,什么叫使命?使命就是做这件事的发心和理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有了发心之后,它就会推送着自己去为之行动。要想“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那就得去专门做一个商业模式,来改变商业的基础设施。要攻克一种疾病,就得不停地研究药物。


第三类创业者,是把创业当成技术活。 也就是所谓的创业“老司机”,他们很可能长期在大公司里做管理或者做投资,收入很好,也看过了很多的创业,生活没什么太大压力,然后拿点钱出来做一件事情,比如做一个很有特色的餐馆。我认识一个牛排店的老板,他曾经在国外待了很多年,很喜欢吃牛排,回到北京以后,就开了家牛排店。当然,他自己有别的工作,收入也很高。他很懂得怎么去架构团队,怎么找到好的大厨,怎么去找到合适的店面,怎么去装修,等等,他是熟手。对他来说,创业是个手艺活。


一般来说,创业难的是找钱,找合伙人,找到好的商业模式。这些都齐备了,创业才能比较好地走上轨道。对“老司机”而言,这些都相对容易一些。因为把创业当作手艺活,他们就不害怕创业,而且多数时候都能做得好。


我认识不少这样的连续创业者,有一些每一个生意都做得很不错,就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这中间的很多规律。


当然,不管是这三类里的哪一类,其实都是少数人。也就是说,可能大部分人都不适合创业。 创业首先是在做一个人生的冒险,要承担很多责任和风险。而多数人其实更适合安稳的工作,按照自己的能力、兴趣、居住地,去做一份自己胜任的工作,等挣到一定的钱了,再做点投资,这样也挺好。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