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live与在行·分答:两个方向,殊途同归
知乎与在行,从不同方向出发,向不同方向前进。他们兼具了咨询与直播的特点,放弃了药到病除的险峰,而走了薄利多销的正道。
关于共享知识的争论早已有了许多。人们关心不关心、看好不看好最近的「知乎 live」「分答」,总要揪扯到「共享经济」上去。
一些作者对「共享经济」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有人认为像 Uber、Airbnb 一样「顺便」而非「刻意」出售闲置资源才叫共享经济,有人则认为把二手物品挂在闲鱼上为了卖而卖也叫共享,并以「开 Uber 的多数早就全职 Uber 赚钱,玩儿 Airbnb 的多数也早就是全职房东了」为理由——当然,对于压根儿就不看好共享经济的人而言,上述理由完全可以用来否定「共享经济」本身的意义。
诚如人言,在多数调查和统计中,我们都能发觉,不仅闲鱼之类二手货交易市场离「共享」越来越远、离「经济」越来越近, Uber 和 Airbnb 的「共享」也早就变了味儿。 在一个市场中——不管一手市场还是二手市场,能获利最多的人必定要有用来获利的资本。 共享经济不强调质量,不强调逼格,门槛较低,那么卖家之间能够比拼的资本主要就是投入的时间与精力。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想象中美好的「共享」变成了处心积虑的专业买卖——全情投入的卖家自然能比真的相信「共享」的临时卖家获益更多,平台对他们的吸引力自然比对临时卖家的吸引力更高。再加上他们全职、常驻的特性,最后共享平台变成专门的「二级市场」,也实属不奇怪了。
「知乎 live」与「分答」想必也会在将来遇到类似问题。
结合与妥协
知乎 live 与分答的出现,是传统的文字咨询、线下咨询与如今流行的网络直播结合、妥协诞生的一种新模式。
说「结合」,是因为他们兼具了咨询与直播的特点,有互动,有反馈,而且互动很快、反馈很快,对用户的正向激励很强。网络技术的发展让网速越来越快、网费越来越低,多媒体的形式更易为人接受,传统咨询有了在移动互联网腾挪的空间。
说「妥协」,则是因为视频降格成了语音,这当然是为了降低提问者、回答者以及平台三方的成本。话是这么说,其实 视频到语音的妥协,更多只是为了照顾「回答者」的成本。 因为在整个交易流程中,回答者所付出的本来就是最多的,从成本上照顾他们实在再正常不过。
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将「从视频到语音」理解为「对内容的妥协」。在解释内容的妥协之前,我们不妨看看原先的「知乎」和「在行」面临了怎样的问题。
钱我有,流量我有
知乎主要的问题绝非最近才出现。 早在 3、4 年前,从知乎用户数达到一定级别开始,由于整体水平的下降,知乎就不再能留住他们最盼望的「专家」了。
这也不奇怪。高质量内容的生产者,有动力去生产高质量内容,当然需要动力。这个动力可以是直接的经济收益 (在知乎初期不太现实) ,可以是名声与喝彩,也可以是快乐。
既然知乎本体到现在都还没太解决直接收益的问题,也就只有图名和图一乐儿可言了。 然则,在名声方面,无论微博还是微信显然都比知乎更易积累 (何况更易变现) ,知乎能比这些非垂直问答社区更吸引人的,主要是分享与交流的快乐。
然而日渐涌入的平凡的用户终归毁了这份快乐 —— 回答评论化、评论点赞化、点赞娱乐化,种种反智与跟风之行使渴求平等互助、有来有回的真·大 V 们丧失了使用知乎的乐趣。 而在他们离开后,为钱、为名而来的作家和写手们自然充斥在时间线上 ,而问题也从「声乐有几种唱法」逐渐变成「怎样看待声乐的几种唱法」。
为了挽救飘零的内容,知乎加强了编辑的力量,而知乎日报在此情况下应运而生。不要误会,知乎是很火的,是蒸蒸日上的,他所需要的绝不是流量,而偏偏知乎日报结果只能带来流量——事实告诉我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整合的力量有限, 再多的空无一物也捏不出无中生有来。
眼看着知乎就要贴吧化了,知乎终于在今年春天祭出了「值乎」,并随后发布了「知乎 live」。 暂且不表。
规模粉丝不经济
相比知乎,果壳网倒是始终不忘初心、爱惜羽毛,只可惜这样做在互联网时代行不通—— 眼看着知乎这样不爱惜羽毛的都飞起来了,果壳不得不急,于是「在行」应运而生。
在行倒是不会有失水准,行家们都是大拿,粉丝们也都是忠实拥趸,然而这样规模的粉丝,却不能撑起这样规模的经济——在行的约见,价格不低,价格外的成本也颇为高昂。相约见面,总要谈上个把小时。交通上花费的时间,见面前对形象的打理,以及对日常工作、生活的打乱,总体来看见一次毁一天。
一天倒是没什么,问题在于这样的一天多了就遭不住了。用户每个月抽出一两天来玩儿线下见面尚属可能,然而一人一月一天的频率能满足在行的胃口吗? 在行两年的试探以分答的隆重登场而终结:快饿死了,吃相实在保持不住了。
在行的问题与知乎几乎相反,后者规模巨大、却难以捞钱,前者随便捞钱、却难成规模。 而这两种状态对于一家企业而言都不够成熟,对于股东也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在行调整价格、拓展领域、举办线下活动,都没能抓住错误。
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错误,在行本身的模式决定,就算做到最好,这生意只能是小打小闹。 专业性不及传统咨询,不能真的用来「药到病除」地解决问题 (虽然传统咨询也不包治好,但人家起码能瞧病) ;成本又远高于线上玩闹,没法儿薄利多销。
分答的出现,预示着在行放弃了药到病除的险峰,而走了薄利多销的正道。
知识的提纯
根据自己的宣传,知乎 live 和分答无疑都是知识分享平台。他们都将自己曾经的内容做了转化,既是一种妥协,又是一种提纯。
于知乎而言, live 的模式比起知乎本体门槛高了不少,足以过滤许多低端用户。 留下的虽说可能还是高端的鸡汤写手、段子手、成功学贩子、情感专家、创业导师,也总比是个人就能当的导师要强多了。
于在行而言,分答的门槛却比在行要低了不少,这个低并不低在进入门槛,而低在使用门槛上。从前非要折腾一天完成的一单,如今闲暇时间随手就给答了,一个月登录个四五十回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
知乎做的减法,减掉的是劣质的、套路的、没个性的内容,目的是让更少的答主参与其中,减少内容总量,让它看起来「更高明一些」 ——反正我本来量足够大了。虽然如前述所言,再多的 0 也拔不出 1 来,但首先知乎并没不堪到完全没内容,其次 live 可以搭粉丝经济的快车,对于质量要求,其实没有那么高了。
在行做的减法,减掉的则是不必要的环节、过高的使用成本,目的是让更多的答主参与其中,增加流通的内容 (莫忘颇为创新的「偷听」) ,避免之前越做声音越小的尴尬。 虽然粉丝参与其中的成本也猛然降低,有直接与粉丝经济划等号的嫌疑,看上去没那么爱惜羽毛了,但对于企业来说,走上一条背离初心的道路,若能赚钱,也未尝不可是吧?
隐忧
不过,知乎 live 与分答也远非无懈可击的。他们也许解决了自己之前的问题,却马上要面临新的问题了。
知乎「娱乐化」的问题是知乎正在解决的,却是在行可能迎头撞上的。 虽说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但粉丝经济是有度的——有产出,有热度,有反馈,有回报。一个干活儿 (比如写文章、发微博) 的偶像,主动刺激粉丝,粉丝才能日复一日地活跃下去 (即便这样也有很多人难免日复一日地过气下去) 。坐等粉丝先来提问,如果指望能够持续产出高质量内容,未免对粉丝期望过高。而 在缺少主动刺激的情况下,分答的热度能够保持多久,还要看大 V 们的表现,以及产品策略和运营了。
而在行曾经的「高成本」,却是知乎 live 接下来可能面临的问题。 众所周知,知乎的答主众多,像在行那样的大腕们却只是一小部分,他们有没有能力把持 live 这种模式,会否因为难度过高望而却步?直播行业早就告诉我们,马太效应在这一行非常显著, 知乎只想筛掉一部分低端答主的本意,可能要被迫演变为筛掉绝大多数答主的决心。
但无论如何,知乎与在行,虽然从不同方向出发,向不同方向前进,总还是取长补短,以妥协之道,在类似的区域相遇。也有可能两个产品都会取得胜于以前的成效,我们大可拭目以待。
本文由 TECH2IPO / 创见(tech2ipo.com)编辑 @小田一成(虎嗅ID天使不投资人)撰写,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由 天使不投资人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50116/1.html
未按照规范转载者,虎嗅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