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家好,我是六角橘。
最近几个月,我在收拾我工作的小房间,把堆积无用的家具一点点送掉,把场地空出来,给自己腾出个思考的空间。
其中一个缓慢的工程是收拾书橱。两个书橱,大概有四层塞满了黑色的文件夹:论文、学习资料、合同、十年的税务账单。 德国税务局规定,10年以内的账目必须保存,以备检查。
这些文件夹,有些跟了我已经十多年。打开它们,就像打开了岁月的封印。
最古早的一本,里面夹着各种实习、工作讯息以及和传媒专业相关的公司简介,是当年上学时搜集的。
打开来看,一张名为《回归》 (Rückkehr) 的宣传单赫然在目。这是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的“回归项目”, 大概意思是德国政府花钱送外国毕业生回到自己的祖国,帮助他们在那里找到合适的工作, 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宣传单上配以人物案例,其中有两位中国女生,在有德国背景的企业或机构工作,办公桌前的她们看起来满意而自信。回归的前景,被描述得振奋人心。
那大概是2006/07年左右,虽然资料是黑白打印的简陋素材,却仍透露出一个国家的富裕、自信和强势。
我不禁唏嘘, 从那时的“助你回归”到后来的“请你留下”到现在的“全球招募”,还不到二十年时间。
2009/10年硕士毕业时,我曾和区外管局闹出很大的不愉快。那时,我已经决定读博。但从硕士毕业到博士开学,中间隔了大概五个月。办事人认为,我在这5个月里没有合理的居留理由,不给延签,让我先回国,然后从国内重新办理留德手续。
毕业证还没捂热乎,已经要赶人了,我一时间愤怒至极。
虽然留学毕业生的居留条件那时已经松动,一年的找工作签证也已经出台,但仍能感受到外管局的防备之心。
在那位办事人的眼里, 我显然算不上一个人才,而是有可能霸占德国社会福利资源的潜在分子。
之后读博的5年中,上面那种回归项目渐渐销声匿迹。与此同时,支持外国毕业生留下的政策越来越宽松。找工作签证从1年变成了1.5年,蓝卡政策出台,职业教育市场开放。第一批中国护士的到来,上了德国新闻。
德国是真的缺人了。
短短的十几年时间,眼看着德国从壮年跌落到暮年。人口增长的颓势,让这个国家不得不开放资源,大量吸收外来人口。
而今天,当我再次输入“Rückkehr——回归”这个关键词时,谷歌的第一条是:《争取国外的德国研究人员回国》。
二
与德国一起改变的还有我们。
自从在建筑事务所工作后,接触了一些年轻的中国建筑师。这些90往后的孩子们,家境更好,做事更加自由随性。
一些人已不把留在德国当做目标,而是这个国家两年,那个国家两年, 德国不过是履历上的一个节点。
曾经问公司年轻的中国实习生,毕业后有啥打算,计划去哪里工作,要不要留下?
女孩说,我妈说不要太累,让我先回去歇歇,然后再看。
羡慕那种不紧不慢、善待自己的松弛感的同时,不禁心疼了像我这样的80后几秒—— 我们这代人从小到大,似乎总处于某种紧迫感之下。
想起刚到德国时有个待我不错的前辈,她一开始就告诫我要赶紧毕业,赶快回国,说回去晚了,资源就不在了。
当时的我,19、20岁,一听到资源,想到的先是煤炭和石油。前辈嘴里的资源,似乎无比抽象。
和同为80后的朋友们聊天,她们回忆起初入德国职场时父母的那些毫不搭噶的嘱咐:每天要早点到办公室,见到领导要给领导让座。
我们的50后、60初的父母们,靠着天份和勤劳奋斗出来,带着对饥饿和斗争的记忆以及对权力的认知,给了我们他们所能给予的最好。
作为他们的孩子,我所认识的80后,无论家境, 从上学开始,就在不停地、不停地筹划,从上一程到下一程,去哪里,怎么留下来,又怎么在最好的时机回去。
留下的人,生下孩子,扎根到德国社会的细节和支岔中,成为德国社会移民洪流中的一支。
但我不是来自怜的。 和其他广大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移民一样,我们是机会的受益者,同时也用自己的文化背景给不苟言笑的德国社会添上一丝别样。
这些年,在德国拥有“体面”工作的外国面孔逐渐多了起来。比如我的眼科医生,应该是伊朗移民。第一次坐在他那高高的验光椅上,我的腿竟然够不着地。他笑着说,我的老婆和您一样矮。
看着他那张充满善意和幽默的脸,我竟也没觉得这个玩笑有何冒犯。
还有上周去药店,一进店门我就遇到了一位小哥炽烈的目光。小哥20多岁,黝黑发亮的皮肤,但更亮的是那双眼睛。
在老公和我这对奇葩分三次买了三个药用品后,这位药剂师说,“能问下你们从哪里来么。“
我们说,”中国。“
小哥立刻用中文说:“很高兴遇到你们。”
他问我他说得准不准。我说,“反正我听懂了。”
他来自埃及,在网上自学中文,说以后肯定会去中国。
为了让我们再来,他说:“我要送你们每人一样礼物,你们是要护肤品还是多种维他命?”
三
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收拾完书架,清空了大概5个文件夹。将像《回归》这样再也用不着的资料撕碎,扔进纸篓,和一段历史告别。
看着这一大袋废纸,猛然察觉, 德国鼓吹了这么多年的数字化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初见成效。
与过去相比,现在收到的纸质信越来越少。除了某些旅行或保险宣传册,几乎为零。
顿时欢喜,我再也不用这么多文件夹来收集纸质账单和资料了!
当然,数字化也有数字化的苦恼。为电费、保险、银行、交通等各种服务下载的APP,可以布满整张手机屏幕。
因为德国没有、也不能有微信这样的超级APP,每个APP、每个客户服务网站,都需要用邮件和密码登记注册。
找回密码,成了我每年报税时最频繁的操作。
而有些APP,鉴于所谓的隐私保护,会先发一封邮件告知你APP里有最新的信息要读。然后再登录打开APP读取此条信息,主打一个低效沟通。
感觉德国数字化的道路,还有很长。
没想到收拾了5个文件夹,引发了一篇对德国移民和数字化的感想。
这些年,见证了一个社会的变化,不管你喜不喜欢,它切实地在变化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非严肃De说 (ID:fys_deguo) ,作者:六角橘狂魔,编辑:非严肃De说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