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靠任务思维提高效率?
很多人问我怎么高效起来?秘诀只有一个:任务思维。
提起它,理解各有不同。
狭义上,任务思维是面临一项工作时的思考方式,这种理解下,重点放在如何完成,就像只追求及格分数,六十分足够,超过一分就是浪费资源。
我所理解的任务思维,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考模式。
它在完全没有外部要求下,由“我”主动对大脑发出指令,强调为某个目标不断自驱,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
一
为什么靠任务思维?因为大脑不靠谱。
举个浅显的例子,某天,你突然刷到一个短视频,博主傲人身材刺激到你,于是,发誓明天开始也要健身,假设没有具体行动计划,每一步想做什么,冲动很快会烟消云散。
即便第二天还记得,也会感到迷茫,不知道从哪开始。
我也经常遇到。阅读时,作者某个话题突然带来灵感,如果没有立刻打开备忘录记下来,这个念头会瞬间抛到脑后。
为了改变“不爱随时记”的旧习惯,建立新习惯,我查阅大量关于大脑效率的科学文献,结果发现两个秘密。
其一,思考和大脑无关
英国伦敦大学神经心理学家,克里斯·弗瑞斯 (Chris Frith) 教授,他的观点挺有意思。
他说,大脑很多时候在无意识处理信息,我们觉得自己感到的这个世界,包括个人感受,是大脑制造出来的幻觉。
弗瑞斯认为:只要很少的脑活动,就能塑造出个性,和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因为大脑理解信息能力很强,就算给它的信息很少,它也能创造出丰富的理解、认识。
如果大脑活动太频繁了,就会使理解变得混乱,到头来反而什么都弄不清楚了。好比,有时候你想得太多,反而越想越糊涂。
这篇研究发布在南开大学官网上,为此他还写了一本书叫《制造意识:大脑怎么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以前大家认为,大脑接收到的信息越多,思考力越强。其实不是这样的。 真正高段位思考,不是靠大脑接收了多少信息,而是善于整理模型,整理解决问题的框架。
更直观一点的比喻是,大脑像一片土地,思考能力好比土地上长出来的各种树木。这些树木,像我们用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模型。每种树木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决定了处理问题的方式。
树木从土地里吸取养分来生长,同样的,我们的思考模式也是从大脑中获取信息和知识。有点像训练ChatGPT一样,给它不同的信息和知识,它就会用这些,来形成回答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所以,做好一件事,和大脑无关,是思考模型在决定。
其二,思考是自动叙事
什么是自动叙事?那些已经变得很常规,几乎不需要特意去想,就能自然而然做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根据之前的经验、慢慢习惯形成的,后来被大脑自动化。
理性叙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关键部位脑前额叶 (prefrontal region) 。它扮演什么角色呢?两个方面:
-
提升理性程度
-
暂时信息加工
不论制定计划、控制注意力,还是在社交场合中的情绪表达,它都说了算;同时,它会筛选并暂存眼前看到的信息,以便任务执行。
这就麻烦了。为什么?
想象一下,前额叶就像一个剧院舞台,每天、每小时,各种信息都要在这展示,工作量相当大。
于是,它对事情处理,会采用轻重缓急原则,哪些事情比较重要,默认情况下已经做好了排序。你以为的理性、自主的思考,实际上,已经被事先安排好。
比如说:
早上考虑要不要买早餐时,大脑在这之前,已经评估过还有没有时间,会不会迟到。所以,表面看,在权衡买早餐,实际上,大脑已经帮你考虑好了更重要的事。
因此,思考是自动的,我们每天、每一个时间段的每一个决策,都在一个有限框架下进行自动叙事。
二
你可以把有限框架想象成“规则”。它在指导着大方向。
早晨,闹钟响了,你起床,洗漱,吃早餐,然后出门上班。整个过程是一个有序框架体现。你不需要每天早上重新决定要不要起床,要不要刷牙,这些决策已经被固定下来,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工作中也有类似叙事框架。
到公司处理邮件、参加会议,完成日常任务,日常任务和谁对接,这些不用耗费巨大思考力,已经形成习惯。它的好处是什么呢?直接体现是,生活工作更轻松高效。
想象一下:
一个有经验UP主,已经磨练出一套固定工作流程,包括怎么构思主题、拍摄、剪辑,再到发布视频,每一步都有条不紊。
这套固定流程,让视频制作变得几乎自动化,大大减轻工作负担。哪怕需要微调某个环节,也能轻松应对,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是一个项目经理,正在准备一场大型会议,你已经习惯用飞书、钉钉管理跨部门工作,这样的习惯自然可以帮助你提高效率。
生活中也能找到类似的例子。
许多家庭有自己的一套规律,比如说,家里规定周一大扫除,周二去买一周要吃的肉,周三晚上不点外卖,在家做饭吃。
每个人都知道要做什么,各司其职,这种生活习惯,让家里的事情处理起来更有条理。
三
有限框架下叙事,也有明显劣势。最直接的 (行为、思维) 体现是路径依赖 (Path Dependence) 。
为什么?
想想看,我们第一次学开车。那时候,会严格按照教练的指导来做,怎么换挡、怎么控制速度、什么时候打转向灯,开始时学的驾驶习惯,时间一长成了默认驾驶方式。
久而久之,我们会过分依赖这些初学时的驾驶习惯。
再比如,你擅长拍视频,有一天让你转型做图文,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虽然看起来视频和图文有点像,但工作流程、思考方式完全不同,这时候,就得重新构建一套新的工作模式。
所谓路径依赖,是一种越走越顺的过程。
一开始你可能偶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方法,这个方法挺有效,你越用越多。用得多了,自然就对这个方法越来越熟悉,它也就越来越高效。
但问题在于,这种方式会强化你的叙事结构,一旦这种模式形成,要改变它就相当困难。
比如说,上班路上的叙事结构中,大部分坐地铁1个小时,有的习惯看会儿小说,有的人信息流刷来刷去,有的人听歌打游戏。
晚上回到家的叙事结构中,有的人简单洗漱睡觉,有的人洗脸刷牙,敷面膜喝杯牛奶,一样不能少。
你习惯性把精力分配在最擅长、觉得最轻松的事情上,就算以后碰到更好的办法,也会因为已经习惯原来的方法,不太愿意去尝试新的改变。
我对它的深刻认识自于对“写作”的反思。
陆陆续续5年,看过无数个高效写作方法,最后意识到,真正问题不是方法本身,以前,我只有在真正坐下来、准备写时,才会考虑写作。
也就是说,在我其他日常叙事中,写作不是一个常规的部分,甚至跟它们毫无关系。那我怎么能指望只在特定的时间里,用一种固定的方式,来提高写作效率呢?
仔细思考后发现,这些固定叙事结构几乎无处不在。
就像,每次想要减肥,只是嘴上说说而已,这种“只说不做”的叙事结构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碎片化时间里,不自觉地刷手机,这种“一打开就刷”的叙事结构成为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
有趣的是,以前,我们部门有个伙伴上厕所喜欢带手机,没有手机时在厕所里待的时间很短,一旦带上手机,能呆上半小时,这也是一种叙事结构,一种利用休闲时间的方式。
还有更严重的。有的人喜欢在直播间疯狂买买买,一看到便宜就入手,这种疯狂买的叙事结构,让你陷入不必要的消费中。
每个人在自己的路径依赖中,都存在不同叙事结构,本身没什么不好,它让你感到舒服、决策成本低,又不影响工作生活,所以,会继续做。
但问题是,这种习惯的确限制了培养新习惯的能力,甚至,使新习惯形成变得更加困难。为什么会这样?
四
我的一个直观感受是: 叙事结构会带来一种正向束缚。
通常我们说舒适区,指为了保持心理安全,避免改变或挑战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跟懒惰,不愿意进取扯上关系。
比如,我身边一些朋友害怕失业,所以宁愿在一个没有发展、自己不习惯的岗位上苟且着,也不愿意冒险寻找新机会。
路径依赖下形成的叙事中,对舒适区含义有些不同。在这里,舒适是一种正面状态,源于我们对某个特定领域的专长熟练度。
类似在工作中,你在运营方面特别擅长,老板就更可能让你负责这一块的工作。我见过很多专业技能很强的人,在这种叙事框架中感到困惑。
我有个做产品经理的朋友,最近失业,他来问我怎么开始副业。我建议他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产品思维做些什么。
比如,开个账号、办个付费专栏、写写文档或操作手册之类的。这些东西只要能卖出去,至少也算是一门小生意。
他的回答让我有点意外。
他说,平时工作就看数据、做AB测试,感觉这些技能和理解的副业没啥直接联系。你看, 一个人在特定工作范畴内的思考和行动模式,会形成一种特有的正向叙事方式。
这种叙事在公司有好处,它让你变得更专业。写操作手册、文档,一开始你可能都能做,如果换到一些新的事情上,你就不知道怎么下手了。
叙事结构限制了发展性。
换句话说,思维、行为上对固有叙事结构的依赖,会阻碍你探索更多可能。并非换位思考的问题,是思维上的叙事方式,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被定型了。
类似还有,我发现,身边在图文工作做得不错的人,短视频领域往往很难转型。主要原因之一是,太习惯于用图文思路来做事。
所以,由过去成功经验培养出来的思维叙事,想被改变,很难。就像说,你不光要跳出现有叙事框架,还得改变思维和行为习惯,这比单纯让一个人走出舒适区要难得多。
五
我对这个话题有深切体会。实际上,我也曾面临类似挑战,后来找到了改变的三个方法:
1. 下指令
下指令,谁不会。我明天要减肥,就是一个指令。问题是,怎么下一个能执行下去的指令很重要。
需要明白,旧思维模式在生活中根深蒂固,它给我们带来了即使满足和舒适度,你以前经常下完指令,第二天忘记,已经形成了习惯。
改变这些思维,开始阶段必须依靠毅力,没有别的方法。 当我想做一件全新的事情时,会从内心深处推动该方法,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做,必须行动。
持续不断地重复想法,大脑才会接收到“我要做某事”的信号;不过,一开始信号比较弱,它会觉得无法完成,这时,我会鼓舞大脑,“我能做到”。
这是改变潜意识的一个前置条件,让它从接受信号,觉得做不到变成接纳信号,觉得可以试试,这样做的目的为了让身心更容易遵从潜意识引导,避免中途放弃。
2. 改变叙事框架
行动的小步子原则,是把事情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来完成。我提到的行动,虽简单,实施起来却不容易,它包括三个小步骤: 记、拆、行 。
记。比如说,我看某博主内容时,被某个观点启发,会马上打开备忘录记下来。记下的内容可以是一句话、一段话,这是一种随时原则。在以前每个阶段叙事中,没有该习惯。
拆。拆指拆步骤。类似于,想读一本书,你需要将它分解成几个小步骤来执行,比如今天看一部分,明天再看一部分。
最后行。最难的是行。为什么?
我们白天整体的叙事框架是固定的,你必须几点上班,几点下班,做什么,很难被改变。怎么办?只能人工干预每段具体叙事结构内容。
干预,就是把想做的事,量化到“特定时间段内”。比如,想转型视频博主。以前习惯坐地铁时刷信息流,现在,可以尝试在这段时间里,看些相关的内容。
3. 持续的训练
很多人困难在于,停留在旧的思维模式里,比如:认为只有坐在电脑旁,全神贯注才能完成某项工作,其实,身边有很多的叙事结构可以被充分利用。
想写脚本或找灵感,行走在路上,蹲马桶时,跟朋友聊天时都可以被激发出来;做项目报告,也不一定只在电脑前,才能把框架做出来。
你可以多线程处理很多想干的事。要改变这种模式,需要持续训练。能坚持半个月,会发现自己原有的叙事结构发生了变化,这种改变不仅发生在行动层面,还包括思维层面。
另外,要记住,思维是有惰性的。
遇到新问题,不应该总是想着用旧方法去解决。要培养新思维,得像给人工智能安装新程序一样,给自己大脑安装一套新的思考方式。
好比去公司上班,不走这条路,另外一条也可以到达。
下指令,改变叙事框架,持续的训练,半个月就能逃离原本固有的正向叙述,你的神经元结构也会被改写,试试看。
总结而言
不靠大脑,靠任务。
能不能效率高,人们常说取决于松弛程度。在我看来,一件事反复阻止你,大概率是叙事结构不对。
认知资源是分布式的,任务也是。想挑战一件全新的事,就去拆,拆完后,塞进多时间叙事框架内,好处是不必完全依赖于大脑的集中注意力,也能提高整体效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王智远(ID:Z201440) ,作者:王智远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