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不是苏宁摆脱技术困境的良药
刊发于
《中国周刊》
北京时间11月20日,苏宁宣布在硅谷帕洛阿托(Palo Alto)设立首个海外研发中心,以进一步推动苏宁向互联网转型的进程。
据苏宁副董事长孙为民介绍,硅谷研究院将以搜索、大数据、高性能计算等前沿技术,以及未来商业模式探索为主要研究方向,通过对全球先进技术及商业科技趋势的分析和研究,为苏宁长期战略发展和市场竞争提供动力。
不得不说,苏宁在自己的转型路上的战略非常勇敢和果断,在国内也收购了红孩子、PPTV,在硅谷设立研究院之后,苏宁的研究院已有多处。可问题是,这些举措是否能够让苏宁摆脱自己最弱一环的技术困境呢?
从大的战略上看,苏宁的研究院布局看起来很震撼和提气, 颇有要一统江湖的霸气,而仔细研究一番,这些布局更像华而不实的空架子。从单纯技术层面讲,搜索、大数据、云计算都是王冠级别的热门前沿技术,苏宁的方向 选择看似很有远见和前瞻性,而问题恰恰就在这里,这些互联网技术的中美代际差并不像航空发动机那样悬殊。
互联网是一个很特别的行业,因为其本身的媒介属性和开放 性,互联网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全球化特点,一项新技术的流行可能几周或者几个月内就足够完成了。苏宁在硅谷设立研究中心,并不等于技术就会比国内阿里、 京东的技术先进,恰恰相反,阿里在电商大规模集群计算领域有很多全球开创性的技术和产品。
苏宁作为一个传统零售企业巨头,互联网转型最大的挑战是人才,优秀的、顶尖的互联网人才大多数在北上广深杭,苏宁虽然可以在这些城市设立研发中心,但是,习惯了美国式思考方式的互联网技术大牛们,有多少人会对苏宁这样传统气息浓厚的公司产生兴趣呢?
苏宁在互联网圈里还是一个传统企业,他们无法融入国内互 联网公司的技术主流圈子,高调去美国设立研究中心就是一个例子。苏宁硅谷研究院要突破的几个方向,在我们国内其实是人才济济,并不是孙为民所说人才稀缺。 从一下子火爆的移动APP开发,你就可以看到中国优秀技术人才很多、很年轻、很有想法,so,苏宁在这个方面的决策too naive,too simple。
大型电商网站最重要的技术是体验技术、数据挖掘、推荐引擎、搜索、分布式计算、供应链技术,分别实现优秀的用户交互体验、消费者行为数据分析和财务自动化、完美的购物篮、快捷的主动发现、高效率的系统运行、快捷合理的仓储配送。
其中最难的是数据挖掘和推荐引擎,这两个领域的技术高手不少,但是相对密集于BAT三巨头,因为普通互联网公司还谈不上数据挖掘的份儿。推荐引擎则是与数据挖掘紧密联系在一起,需要用设计好的模型与数据挖掘的成果相结合,才能做出人性化的推荐。
供应链系统虽然繁琐,但没有关键性的技术性难题,国内大多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系统是第三方设计的,苏宁可能也在其中,在过去,这些相对庞大的系统往往是IBM、SAP等国际公司所提供,对于苏宁这个规模的企业来说,可以逐步替换成自主研发的系统。
笔者十分质疑苏宁是否了解硅谷的技术现状和趋势,大数据虽然很热门,但并不是大多数硅谷公司所擅长的,因为拥有或有能力拥有大数据尤其是电商数据的企业只是极少数,苏宁在这里获取人才的质量未必比在国内的高。
电子商务是一个很特别的行业,电商技术只有在足够丰富的 订单前提前下才会发挥巨大作用,换句话说,电商技术更主要的是数据技术,数据技术要求有好的数据。对于苏宁来说,大部分流量靠外部广告,一旦停止广告,流 量就暴跌下去,这样的数据属于特殊样本的数据,不能说没用,但对于苏宁电商平台的运营,意义不是特别大。
无论是Amazon,还是京东、天猫,最宝贵的资源是那些经常性使用站内搜索并自主下单的消费者,这些重视消费者的购物行为数据才是电商网站生存之本。
而苏宁由于高管团队不懂或不懂装懂互联网,苏宁电商离互联网还比较远,只能说苏宁比其他传统零售企业做得好很多,不懂网民就没有办法做好网络营销,没有好的网络营销的电子商务是没有生命力的。
抛除苏宁线下的门店优势,再和京东、天猫比一比,苏宁才会真正觉醒到自己的技术困境根本上来自于人才模式。如果从楚军项羽那边来的韩信,到汉军这边来继续站岗放哨,如果苏宁不能从内部培养模式走向开放模式,那么,或许苏宁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家互联网企业。
微信公众号:socialpr 名称:社交革命
本文由
柳华芳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
虎嗅网
)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www.huxiu.com/article/25626/1.html
向作者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