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装APP实现微信功能,中国移动“融合通信”就能革微信命?
在普天盖地的4G品牌宣传中,日前,中国移动又放了个大炮仗:中国移动将推出“融合通信”业务,简单讲就是把手机中原有的“通话”、“消息”、“联系人”,升级为新通话、新消息、新联系。届时,用户不需要单独安装其他应用,就可以直接像hatsApp、iMessage、微信等一样发送文字、图片、位置等通信功能。在没有数据网络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短信发送。据其披露的规划,中国移动即将启动该业务端到端系统测试,预计2014年四季度实现试商用,2015年中实现全面商用。在近期的巴塞罗那通信展上,中移动已将该业务做出展示。“新联系”将更加互联网化,除原有的联系人外,还增加了“我”、群、公众账号功能。“群”能提供多种通信服务,包括群聊天、消息群发、群内内容共享等;用户可以通过搜索、二维码扫描、推荐等方式关注公众账号。
中移动“融合通信”,能给微信带来威胁吗?
这和现在的微信的群、公众账号几乎一样。我们不禁要问,融合通信会给微信带来冲击乃至革微信的命吗?从规划的业务形态来看,在微信基础功能上的确会带来冲击,但要从根本上扭转与微信的对战格局,绝非一个看上去和微信一样的产品所能改变。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微信不仅仅是功能集,而是业务生态链
从“融合通信”业务的功能来看,的确规划的和微信几乎一模一样。但是,难道微信只是一个从电话、联系人、短信等再常见不过的几个手机功能改造过来的东西?原来微信的创新之道如此简单,就是对基础功能重新进行排列组合?从微信的发展成长路径来看,显然并不是如此简单。从简单的文字、语音信息发送,到后来诸如摇一摇、漂流瓶、查找附近人等基础的社交功能,以及后续的游戏、生活应用等功能的叠加。微信已经从移动互联网业务生态链构建打造了一个大平台。在用户对微信已经形成了太多的使用场景习惯依赖下,类似融合通信这样的业务,尽管从技术上可以做到产品功能一模一样很容易,但是让用户使用这个产品,则是非常困难的。
阿里的来往和网易的易信也是如此。反观中国移动融合通信业务的规划路径,远比阿里和网易来的更加便捷,是一种典型的投机取巧的思维,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因此,即便中国移动在产品推出来之中砸重金去推广,个人也不看好。用户使用你的产品,可能会让他突然失去很多社交的机会和乐趣,这样的转换壁垒太高。这是企鹅帝国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构建起来的根基性的东西,岂是一个简单的山寨能够打掉的。
二、移动的飞信产品是个大教训
使用过移动号的人大概都记得中国移动在传统互联网时代,曾经推出过一款IM产品,叫做飞信。从2007年中正式商用依赖,经过近6年的发展,如今的飞信,从其在功能、积分等级、游戏、公众平台等方面的情况来看,在产品形态上可以说是一个“QQ+微信”的合体。但就是这样的合体,原来无法与qq抗衡。而在微信推出之后,也没能有效阻击微信的快速发展。
按照对飞信产品的定位,它目前仍然是中国移动的一项综合通信服务,融合了语音(IVR)GPRS、短信等多种通信方式,覆盖了三种不同形态(完全实时的语音服务、准实时的文字和小数据量通信服务、非实时的通信服务)的客户通信需求,能够实现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网间的无缝通信服务。这不就是一个融合通信工具吗?一个现成的倾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融合通信工具。与中国移动提出的新的融合通信的差距就是需要单独安装。因此,非常有理由相信,中国移动在飞信上的积累和团队很可能就这么移植过去。
个人曾经使用飞信,只用到了它的免费发送短信功能,但也只是移动用户对移动用户免费而已。如今,偶尔有些多年不联系的朋友重新联系上时,掏出手机都是用微信扫一扫、摇一摇或者雷达一下。新的融合通信是否有所改观,不看好。
三、业务要形成挑战力还有待时日
我们从中国移动对新的融合通信的规划来看,要到2015年才能正式商用。而提到的该业务不需要独立安装,那用户怎么获得?大部分应该是从新购4G手机渠道。也就是,目前的十几亿的老用户不能用,只能是新换手机用。当然,也许中国移动能够通过对原有智能手机系统的升级解决。但完成升级软件的开发以及让用户进行升级,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新的融合通信业务从用户规模上要对微信形成挑战力还有待时日。
此外,个人对于电信运营商一直有一个基因决定论的看法,目前为止,个人都始终认为电信运营商不具备做好做大互联网应用的基因。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体制机制等问题。这个已经在其他文章中有过分析,不做过多阐述。起码,很多互联网产品是不能够直接带来收益的,而是为拉动用户或者提供用户粘性做贡献,这样的互联网产品在运营商体系内是很难获得足够的资源的。
当然,中移动的整合也并非一无是处
按照上面的看法,那融合通信是不是一无是处呢。当然不是。
首先,在阿里和网易推出类似微信产品的情况下,中国移动提出的类似微信产品不能看做是一个模仿笑话。以“终端+网络+产品”三位一体的方式切入还是具有很大的杀伤力的。这是阿里和网易们不具备的天然优势。
其次,在微信刚刚发展的时候,运营商没有采用收费方式加以遏制,从而给了微信一个快速做大的绝佳时机。但在移动融合通信产品正式商用后,如果移动依托运营商管道的优势,产品推广免费+对微信进行收费的组合方式,则将对微信带来巨大的压力。至少,会让微信付出更大的代价。
再次,以中国移动的影响力和对上下游的整合能力,当它学习目前微信构建的生态参与进来的时候,产生的搅局效应也是很强的。
总之,目前判断,中国移动的融合通信业务还做不到革微信的命,但是业务一旦商用,对微信的影响还是巨大的。日前中国移动刚刚宣布这一业务规划时 ,资本市场对此似乎并无多大反应。但是,明年正式商用时,情况就未必了。当我们在讨论腾讯市值已经过万亿,当我们在看到腾讯最近频繁出手各种并购的时候,也许我们会发现,在与运营商的OTT之争中,企鹅继续攀高的压力已经很大了。利用资本的力量广泛参股,是一个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微信存在不确定性的补充。
当然,中国移动在用这种方式打破OTT压力的过程中,也会付出更大代价。因此,在个人看来,其实,对于运营商而言,依靠管道的独特资源,以流量后向经营为基础,扼守收费通道是最好的选择。如,对微信按在线时长或者流量消耗后向对腾讯收费。自己亲自做一个类似的产品,只能说,又可以招兵买马了,去微信团队挖人吧,更高的薪水挖!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向作者提问
加入文集
本文由 笨手蛇-阿甘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 虎嗅网 )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www.huxiu.com/article/28812 /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