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阅读器与移动阅读APP之间,国内数字出版的蛰伏和复兴
09年
电子书阅读器销售最火爆时
,我曾有幸近距离接触过该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一家国内公司。阅读器热卖,公司董事长亲自带领千名员工进行誓师大会。当时,该公司在电子阅读器的营销方面一年投入的广告上亿,虽然只凭卖硬件获得的利润并不足以填满高昂营销费,但该公司在那一年还是完成了两件大事:一是招聘了千人规模的营销团队,发布会上放眼望去全部都是穿着同样T恤的青春面孔;二是借着阅读器大卖的推动力申请A股挂牌。印象中那间单辟出来的会议室里,一本本摞在一起的账本还清晰可见,第二年该公司成功上市。
好像在突然之间,电子阅读器销售状况就急速下滑,公开的数据显示,某机具代表性的电子阅读器的销量从2010年的100万台下降到2012年的10万台。究其原因,硬件和数字出版内容的协调不足是其一——硬件公司打造的电子书库与传统出版商的合作不够迅速,读者群体定位不够明确,内容更新缓慢;硬件、书城内容双收费模式和国内读者尚未培养起来的付费习惯是其二;电子阅读器升级缓慢、功能单一、技术落后因素等因素是其三。
在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的情况下,由于难以长时间激发用户对于阅读的需求,2011年,售价千元以上的电子阅读器很快被iPad及Android系平板电脑取代;随着由电子阅读器带动的数字出版模式无法长期持续性发展,中国数字出版产业也开始进入蛰伏期。
复兴信号:网络文学/传统文学数字出版的移动阅读双轨制
2011年有人预测,中国数字出版再次崛起还要两年。从现在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发力阅读来看,这一预测基本成真。
数字出版再度起势,和移动互联网对用户阅读习惯、付费习惯的培养以及网络文学的成熟密不可分——豆瓣阅读、QQ阅读、云中书城、多看、字节社,Kindle阅读,移动终端上的阅读软件越来越多,数字出版商与传统出版商的合作逐渐成熟,经由巨头们推动的网络文学出版也步入正轨,阅读和视频、游戏、音乐等一起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重度使用产品。移动阅读正成为巨头们收获数字出版果实的采摘园,但直到现在,也没有哪家国内的互联网巨头真的去挑战电子阅读器。
9月上旬,腾讯文学宣布正式进军移动阅读。一边和120多家传统出版社合作搞正版图书数字化;另一边大力拉拢网文作者,扶植自己的网络文学小说作家。在腾讯文学的战略发布会上,前有匪我思存等网络写手站台,后有莫言、苏童、阿来、刘震云等传统作家压阵大谈不要将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对立,传统出版转数字出版以及网络文学两块主要业务模式清晰可见。
今天(10月31日),小米又宣布推出“小米小说”客户端,号称不出自有内容,而是和纵横中文网、潇湘书院、红袖添香、小说阅读网等网络文学站合作,做纯网络小说运营、分发的平台。需要注意的是,小米小说之所以只针对网络文学,是因为由其收购的多看阅读一早就承担了与传统出版商合作数字出版的职能,并积攒了不少用户。鉴于盛大文学、腾讯文学对网文优质作者资源近乎垄断的优势,作为拥有硬件终端优势的后进者们选择分发的方式切入网络文学算是合理的卡位选择,也让小米在完善自己的生态体系时向前迈进一步。
百度云商城允许用户在云商城内交易视频、文档、图片、音乐等各种电子类型文件的商城。用户可发布交易信息、查询商品和服务信息、达成交易意向并进行交易、对其他用户进行评价等。
通过上述描述不难发现,这个云商城应该主要是一个提供自主电子类型文件交易平台。而“商品”就是各类型的电子文件。虽然自由交易的电子文件的形式面临巨大的版权隐忧,但这种形式却很可能对现有的出版、数字出版、网络文学甚至是其他产品的运营模式和版权交易模式产生一定程度的撼动,只不过这形式最终是否行得通还有待观察。
至少
对于文学作者来说,越来越多的巨头涌入阅读产业,说明春天真的要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