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人工智障,他们都在适应自己的未来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经过几年来的世界动荡,许多朋友都表示过对未来世界的悲观。我倒是一直很乐观,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会让人类文明演进的门槛越来越高,这不是坏事。


很多人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大多数人的工作,让许多行业消亡,但人类同时也会拓展新的行业与领域。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人类,它会拓展人类的自由度,解放人们的精力,使得人们拥有更多时间,才智得到更充分的发挥,继而带来人类社会的加速度发展。


人工智能还有一个标尺作用, 它依托的是科学,需要的是人类的奇思妙想与付诸实践。 因此,人工智能想要进化,就需要支持自由创新的制度和政策,它需要鼓励个体的参与,尊重个体的权利和意见,更需要在法律上提供保护。所以,人工智能会是政治体的一个标杆,能够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治体,自然会在未来拥有更大优势,人工智能也会反过来推动政治体未来的发展和效率。


也就是说, 无论是人类还是政治体,未来都必须适应人工智能的发展,拥有与之匹配,并且能够推动其发展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比如说对科学的信赖、对自由的捍卫、对常识的尊重、对个体的包容等等,这些都是文明社会的准则,在人工智能时代会进一步加强。


不过,对未来世界表示乐观,不等于对个体的命运乐观。因为人工智能对人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没有足够的素质和三观,根本不可能适应。


说起适应,“适应社会”是中国家庭教育里经常提到的词,但就像“情商”等词汇一样,他们把“适应”这个词也异化了。


什么是适应?就是适应世界的发展和不同的环境。这当然没有错,但中国家庭教育里提到“适应社会”,往往只将之极端化和片面化,或者说是“只适应低标准”。不信?你想想中国家庭提“适应社会”时都是什么语境吧,最常见的是不是“不管环境有多恶劣,你都应该学着适应”“这个社会就算有再多问题,你也要学着适应”“哪里都有好有不好,你要适应,要学着忍受”……


你看,都是在强调面对糟糕的环境时学会适应,有几个家长会跟你说“尊重自由、尊重个人权利是世界文明的主流,你要学会适应”?他们只会先把“自由”曲解为“为所欲为”,将“个人权利”曲解为“自私”,然后将你对自由的渴望歪曲为“你想为所欲为”,跟着再告诉你“没有绝对的自由”,还要指控你的个人权利意识纯属自私。


又比如家长让你赶紧结婚生孩子,就会告诉你这是社会主流,你要学会适应,要懂得按部就班。可是你要是告诉他们尊重个人婚育自由才是世界文明的潮流,而且这个潮流已经有了一二百年,早已成为文明世界的常识时,他们可不会让你学会适应,只会说你这是异端邪说,是被洗了脑。


人工智能来了,有几个家长会跟你说“孩子你要关注这个,在哪些哪些学科上加把劲,多看看什么什么期刊,留意一下什么什么讲座,以后适应这个社会的变化”?他们反而很可能会告诉你:“这些都是没谱的事情,中国社会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你好好学习,毕业了赶紧考个编制旱涝保收安安稳稳。”


所以,中国家庭教育里说“适应社会”,本质上就是“无底线适应”,只强调适应社会糟糕的那一面。 说白了就是“你掉进粪坑了?那不要想着爬出来啊,你这是不适应的表现,你要好好在粪坑里呆着,学会在粪坑里呼吸、吃饭和生活,这才是适应。”但是,正常人的适应社会,不是应该努力从粪坑里爬出来,呼吸正常空气吗?


在人工智能时代,这种“无底线适应”的路子,除了把孩子带到死胡同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作用。这是因为人工智能对文明价值观和开放有着前所未有的高要求,一个反文明甚至反人类的人,不可能在人工智能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


以ChatGPT为例,它确实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但国内的几个“仿制版”却实在不敢恭维。至于是什么原因,对网络稍有了解的人都会明白,这本质上是开放网络和局域网的分别。如果你面对的网络有大量歪曲失实的东西,那么人工智能依托的基础也必然是歪曲的。同样一个学术问题,ChatGPT依托的是海量书籍、文献等数据资料,自然能贡献更好的答案,如果是压根看不到这些书籍和文献的地方,又能给出什么呢?


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就变得非常重要。不鼓励开放与创新,不尊重文明的教育,不可能教出合格的个体,如果教育的环境很恶劣,越“适应”的孩子就越糟糕。可以说,孩子被忽悠三年,被耽误的可能就是一辈子。


很多老人都不会同意这个看法,因为根据他们的人生经验,被耽误并不是一辈子的事情。他们更相信个体的努力,作为被耽误的一代,他们小时候并没有经历过完整正常的教育,但许多人仍然通过努力实现人生跨越。但人类这几十年的发展,本身就让许多经验逐渐失效。


在人工智能时代,同样会有很多固有经验失效。更何况,老人们当年的奋斗经历本身就是历史上的特例。他们赶上了一个从封闭到开放的时代,赶上了全球化的风口,依托了中国自身的人口红利,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无一不缺。


以那些洗脚上田的农民老板为例,他们确实没什么文化,甚至大字不识,但只要胆子大够精明会来事加上好运气又撵得上风口,都可能会有成功的机会。但这并不是漠视知识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由,它只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人工智能时代,这样的人还会以同样方式成功吗?显然绝无可能。


知识、逻辑、价值观,才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基础。 在这个时代,许多人走在制造人工智能的路上,但也有很多人走在制造人工智障的路上,他们都在适应社会,也在适应自己的未来。但如何选择,看的是自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ID:feihuayuchangshi) ,作者:叶克飞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