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什么都经历过”挂在嘴边的人,让我觉得很悲哀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 ,作者:叶克飞,头图来自:电影《活着》


前段时间,某群里讨论了一个问题: “哪句话让你觉得很悲哀?”


我的答案是许多中国人常常挂在嘴边的“我什么都经历过”。在中国社会的语境里,这句话时常被作为一种自我标榜,是丰富社会经验的体现,甚至被视为成功的必要条件。但老实说,我每次听到这句话,都有一种极度的悲哀感。


这是因为绝大多数说出这句话的中国人,他们所强调的经历都仅仅是苦难而已, 诸如小时候有多穷,如何缺衣少食,遇到过多少困难。这些当然也可以被称作经历, 但这些“经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恰恰是“反经历”的。


因为,一个人经历过多少苦难,就意味着他们缺少了多少正常的人生经历。


有一位40后英国学者,也曾写过“我什么都经历过”,但他经历的是什么呢?


他写道,自己生于一个普通家庭,因为出生时正值二战结束,物资相对匮乏,但也没饿过肚子。母亲是家庭主妇,从小酷爱文学,在旧时乡下住所里拥有许多藏书,一家人经常在周末和假期去乡下度假,他每次都会带几本书回家。父亲作为工程技术人员,是一家人的财政担当,从小接受英式正统教育的父亲对大自然和艺术都相当热爱,所以会带孩子去远足、观星和观察动物。他酷爱动画片,喜欢奇幻类桌面游戏,后来也热衷于奇幻类电脑游戏,他还是个话剧迷,这些爱好直到老年仍未改变。


他从小就经常随着父母前往美术馆、科学馆和博物馆,培养了基本的审美和认知。他小时候喜欢鼓捣各种电器,家里的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和汽车出了故障,都是父亲负责维修,他每次都在旁边帮忙打下手。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他的教育经历非常完整。他回忆了友善的老师、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还有许多校园经历和课外活动。当然,还有学生时代的朦胧爱情,父母对他非常支持,一家人坐在一起为他喜欢的女孩子准备圣诞礼物,父母一边做礼物一边回忆他们的恋爱故事。大学时代,他参与了许多社会活动,包括各种抗议,曾经当面向一位英国部长提出各种质问。他也曾背包游历欧洲大陆,触摸过柏林墙。


大学毕业时,他得到了一份礼物——一辆汽车。父母鼓励他远行,并将他“赶出家门”——作为有工作、有收入的成年人,他可以自己租房子住了……


之后的他,在大学里做学问,参与过各种社会事务,曾是英国政府的座上宾,也曾是坚定的反对者。他游历过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在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亚、印度、新加坡和日本都居住过一年以上。他终生未婚,但有过许多段感情。他与父母一直像朋友一样,曾与九十岁的母亲一起在英国乡下老屋居住,看母亲拿着一本本旧时泛黄藏书,讲述自己的心得……


在他的人生里,见证了人类从工业时代过渡到计算机时代,看着互联网诞生和崛起,看着手机出现,看着智能手机普及,看着柏林墙倒塌和冷战结束……


所以,他说自己“什么都经历过”。世界文明的所有成果,他都没有错过。


如果只经历过苦难,那只能说“我什么苦都经历过”,或是“我什么正常生活都没经历过”。我们身边的大多数老人,即使是那些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见识的老人,生命中都缺少了许多东西。因为只经历过苦难,所以让他们节俭,甚至一张纸巾撕开几块用,他们能做到,还很擅长,可是现代社会里的许多基本生活,就非他们所能理解。


所以,为什么许多老人面对一些生活上的基本事情,比如各种电器、电脑,还有银行等办事场域,会显得特别笨拙?因为他们从小真的没经历过文明演进的一步步过程。所以当他们年纪大了才第一次接触新事物时,接受起来就会很慢。


相反,我在国外旅行时常常能见到那种看起来非常洒脱的老人,开着老爷车的、在自动入住机前办理入住的、在酒店大堂玩电动游戏的…… 他们没有过匮乏时期,这几十年的世界文明演进,他们一步步都跟上了,始终没有学习上的断层。


硬科技如此,软文明就更是如此。 比如为什么许多中国老人甚至中年人都认为动画片和漫画是小孩子才看的东西?因为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这些生活元素是完全不存在的。他们错过了这部分的熏陶,也失去了对这个领域的了解。所以他们坚持认为,这些都是“非必需品”。


从小经历过怎样的人生,是客观环境所致,无法主动选择。即使要探究,也应该去寻找苦难的制造者,而非经受苦难的个体。所以 ,让我感觉悲哀的并不是苦难的人生,而是许多人将“苦难”等同于“经历”,甚至赞美苦难。


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有许多看似很有道理,但实际上经不起推敲,甚至毫无逻辑的俗语,比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其实,吃苦从来都不是“人上人”的必要条件,而许多中国人热衷赞美苦难的行为,也是一种极端化的病态。


狄马前几年有一篇文章,名为《荒谬的苦难哲学》。他写道:“中国人喜欢赞美苦难,认为苦难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从而使一个人变得坚强和伟大” 正因为这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思维,所以所谓的成功人士总是要渲染自己一无所有、白手起家的苦难,甚至中小学生的作文也沾染这种习气,以苦难为抒情素材。


但实际上,苦难并不一定制造伟大,相反,正如狄马所写,苦难“毁坏了人的尊严,伤害了人的心灵,扼杀了天才的创造力”。


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种说法,有着典型的中国哲学意味,即轻视逻辑,将片面经验当成普遍规律。从苦难中走出的成功者当然存在,但能与命运抗争者永远是极少数人,大多数人则选择了屈服与沉沦。 一个成功者背后,是无数个被苦难消磨掉所有潜力的沉沦者。 相比之下,中产以上家庭的成材率更高,是古今中外的普遍事实。如果你问一个赞美苦难的老人,如果人生可以重来,那么他们是想要安稳的童年、充足的食物和完整的教育,还是想要苦难,他们会给出怎样的答案?


中国人讲吃苦,常将辛苦与苦难混淆。一个人若要在一个领域有所成就,必须要付出巨大努力,比如音乐领域的“一万小时定律”,但这样的辛苦跟社会对个人施加的苦难,完全是两回事。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要面对的苦难不但多,而且复杂。天灾是苦难,人祸也是苦难。极少数人用自己的成功论证苦难的伟大,不但没有逻辑,甚至有些无耻。因为苦难从不伟大,它耗尽了多少人的青春,影响了多少人的一生。真正清醒的人,应该质问为何有这样的苦难,又该如何避免这样的苦难,而不是歌颂苦难,将苦难视为“什么都经历过”的荣耀。


中国人对苦难的吹捧,多少有些历史因素。可对于一个现代社会的文明人来说, 明白“苦难绝不美好”,应是基本常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 ,作者:叶克飞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