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者们,无一不在寻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作者:姜峰,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2023年的上半年,我去了20座城市,从潮流都市奔波到县城乡村,我们无法用短时间去窥见他们的全貌,只能着一点之力,去观察和记录。企业是城市产业变迁的缩影,企业家则是企业的灵魂。他们嗅着产业链的细枝末节,感受着经济变化的起承转合。
如果说,今天的企业经营者们有什么共同的相似之处,那就是,无一不是在寻路。他们知道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要在这个巨变和不确定性的时代中,找到一条路往前走,不管是大路、小路,还是蜿蜒曲折的路,只要是生存下去的路,只要是能走下去的路,都可以。
一、传统产业的转型之路
王雨是房地产红利的受益者。早年在东北开发地产,随后跟随着候鸟人群转战海南,再后来找到了价值洼地广西。几年前他在中越边境的东兴市拿了一块土地,开工建设不久便赶上了疫情,他说现在都不知道自己过去三年是怎么挺过来的,围着他每天只有两件事:卖房和找钱。
疫情放开后,房产销售资金慢慢地回流,终于可以喘一口气,而他现在思考的并不是眼前如何卖房,而是更远的未来,如何基于自己的开发能力,结合东兴毗邻越南的地域政策、产业优势,找到适合自己转型的优势产业。
如王雨一样,中国今天的地产老板们都在寻求转型,怎么转?
选择一个新赛道没那么容易,从前地产的商业模式根深蒂固地刻在他们的骨子里,很难从过去的思维方式里拔出来,有人在等,有人在尝试,有人在各处拜访交流学习,都在力求找到那个转型的接口。
从地产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那些工厂的产线就是行业晴雨表。在湖北,一家装备设备厂里,有几条产线,生产地产专用的塔吊设备产线订单直线下降30%,而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产线却还在加班加点赶订单,另一家新能源汽车产线的企业的营业额也在稳步提升。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销量占比25.6%,提前3年完成2025年的规划目标,拉动了整个产业链企业的崛起。而回到10年前,我们很难想象,201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1.28万辆。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不同的时代背景,很多很大的公司由于很难转型而就此止步,而很小的公司灵敏地捕捉机会,很可能就成为未来的大公司。唯有跟随产业变迁的大势所趋,顺势而为,才能找到水大鱼大的池塘。
二、技术升级的突破之路
老孟做包装制造企业,疫情三年,他的行业没有受到影响,因为在上升期,行业的竞争开始无序扩张时,他储备了大量的原材料。疫情后,产能则大幅缩减。他调研走访了一圈产业链上下游的客户,情况不容乐观,库存积压在仓库,卖给谁,成为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这是一种传导,客户们不好了,他的订单就成了问题,老孟说他已经在准备过寒冬了。寒冬怎么过?练内功、搞研发,不适合折腾,要更聚焦,把控风险,控制成本。
在荆州,调研一家做汽车产线的企业,我问工程师,我们的技术来源是什么,是源于国外的工程师指导吗?他说,全部都是自己的工程师通过解剖国外设备,组装而成型的,技术的突破还得到德国工程师的点赞,整体运行速度上,比国外还要快5秒。
在深圳,一家生产传感器的企业,他们创业初期的设备都是来自德国和中国台湾,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却没有办法满足一些定制化的订单,或者是实用性不强,企业家便自己带领技术工人们,不断地测试、改良,不断迭代日常的作业流程。
技术的突破不是单点的,而是在企业经营中产业纵深的大逻辑下,交叉迭代着、优化着。每一个看上去高大上的、高精尖的技术突破背后,无疑是这些中国制造的担当者们持续不断用接地气的、辛勤的汗水打磨而换来的。
三、可持续发展的传承之路
和老李在去广西北海的考察团里交流,他创业20多年全年无休,这是第一次出来看看。对于企业家来说,时间是他们最大的奢侈品,老李在深圳经营一家芯片公司,这个技术型企业家早年在日本企业、韩国企业里工作,掌握了核心技术,为一些龙头企业提供配套。
工厂就像他的根,为了让产品性能更稳定、高精准,长久以来,他一个一个研发产品,优化流程。他既是董事长,又是技术工程师,还是销售总监。
这次让老李强制自己挤出时间的推动力,一方面是企业未来的发展,另一方面,年近60岁的他身体大不如前,必须考虑企业未来如何经营,如果没有他这个核心人物,还能否走下去?
早年间,儿子读初中时就在企业锻炼熏陶,现在读大学也没能对工厂有感,他常常告诉儿子,技术是立身之本,掌握核心技术是生存发展的基本。儿子没直接否定,伸出手,“老师说,我的手不弹钢琴可惜了”。老李也伸出手,他的手,每天搞芯片、搞机器,几处关节断裂,看似修长的手却骨节宽大,布满伤痕。
老李说,把企业卖掉,比卖孩子还要难;而逼孩子接班呢,那他可能会失去这个孩子。
最近,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调研显示:宁波99家上市家族企业的平均经营年限已超过22年。截至目前,仍然由“创一代”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的是90家,占比高达91%;仅9家完成“交接班”由“二代”实际控制,占比仅为9%。在90家由“创一代”控制的民营企业中,未确定接班人且没有安排二代成员参与企业管理的有67家,占比近70%。结合更大范围的企业访谈,宁波大部分民营企业家“交接班”意识淡漠,缺少系统长远规划。
我国民营企业大部分是家族企业,传承关乎着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刻不容缓的课题。这件重要又紧急的传承发展议程,必定要上升到战略层面,进行系统化思考。
四、自我革新的成长之路
企业经营就是一台急速行驶的列车,跟着客户走,追着订单走,那些方向与决策未必都是在深思熟虑下进行的。当列车开始慢下来,或者突然急刹车,怎么办?茫然四顾,也得寻求方案。
每个企业都是企业家人格的外化,企业发展的瓶颈往往是个人成长的瓶颈,企业的生长,其实是他们不断自我突破的强者精神的外显。他们最擅长从零开始,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他们的成长往往来自更多维度的锤炼。
爱多VCD,这个90年代风靡全国的品牌,让董事长胡志标有过人生的高光时刻,却也在彼时经历了最难的打击,从27岁身价27亿到31岁锒铛入狱,他说,这是创业的沉浮中交的最昂贵的学费。低谷求生,他希望用自己失败的案例,告诫今天的创业者们,少犯错误,才能离成功更近。
而这位自诩为失败者的企业家,最近在探访那些家电行业的老朋友们,这群人不管经历什么大风大浪,都不会被轻易打倒,持续创业的劲头如同呼吸一般,他们不会停下学习和寻路,生命不停,便永不止步。
对于企业家来说,成功与失败只是阶段性的,那些过不去的坎,终究还是要在心里、骨子里去一点点突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必刻意去呼吁企业家精神,企业经营者如果没有一份精气神,根本干不了一份事业,更无法带领一群人前行,他们正在践行的人生状态,就是企业家精神的外化,一点点蔓延和升腾,已然深深烙刻在了企业的基因里。
前段时间,俞敏洪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这样一段发言,我觉得非常能体现企业家群体的精神状态,他说:企业家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种“不买账”的精神。这里的“不买账”指的是面对困难,面对自己人生的起起伏伏,他们总有一种希望和热情保留在心里,他们总相信自己的未来。你看,俞敏洪又开始了新创业,锁定中老年人的文旅事业。
企业家们的寻路,有迷茫中的绝处求生,有居安思危的提前布局。究竟怎么办,怎么干?要不要定战略,定多长的战略,什么情况下战略失效?是坚持战略定力,还是敏捷调整?这一连串的问题,是企业家们的困惑,更等待他们做出决策。
不谋全局者,不可谋一域,每个企业和企业家都有认知的、思维的局限,他们的思考半径、能力半径,有时候会令其画地为牢,失去机会——不是预见的机会,而是遇见的机会。
越是变革的时候,融合创新的空间机会和模式便会层出不穷地涌现。借助外部的力量,借他山之石、他山之智,开放思维就意味着打开了和外部的链接接口,这样才能给解不出的问题,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案。
作家亚当·格兰特在《重新思考》一书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一个人越聪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越强,解决问题的速度也越快。智力一直被视为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但是,在一个变化莫测的世界,还有一套更重要的认知工具:重新思考和忘却之前所学的能力。
越是成功的企业家,就越会被过去的成就束住手脚,而重新思考的方式则请你放下那些不再对你有益的知识和观点,将自我价值根植于灵活性而非持续性。
当下的中国企业需要重新思考什么?我想每个人都有疑问,也正在寻找着答案。
那日,在办公楼上行的电梯里,身后两个人在聊,一个说,最近出差,各地的情况都不太好,明显感受到经济似乎进入了下行周期,还会更好吗?另一个人说,待会开会一起碰碰下一步怎么办。
你看,这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就是信心和力量啊。在电梯里传导,也在中国的商业大地中传导着。
更好或者更坏的预期或者预判,是我们作出当下决策的背景,却不是决定因素,更好的时代也不是人人都好,更坏的日子也总会有好的。在每个人的闭环里都有应对的措施,正如亚当·格兰特所说的那样:“我们需要让旧的问题找到新的解决方案,还能让旧的解决方案适应新的问题”。
事在人为、事在人谋。
很多年前听过这样一个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官胡蒂尔率领800多名士兵深陷阿尔卑斯山腹地的残酷境况,厚厚的积雪,掩盖了所有的山路。这支德军部队缺乏御寒的衣物,也缺乏足够的粮食,如果不尽快找到出去的路,他们很可能就要困死在山里头。突然,有人发现一座小木屋,大家狂喜地冲了进去。里面没有人,但找到一张地图。
大家都超兴奋,尽管地图上的拉丁文字没有人能看懂,但他们认定这张地图就是本地地形图。于是,他们拿着地图,一边猜测、一边行军,心中燃烧着希望。8天后,他们终于走出了阿尔卑斯山。
事后,胡蒂尔一直保留着这份救命地图,直到很多年过去,才拿出来给懂拉丁文的朋友欣赏。“这不是欧洲地图,是非洲地图。”朋友大吃一惊,地图上详细的标注,指向非洲某个地方的山脉。
换句话说,胡蒂尔及他的800多名手下,靠着一张非洲地图,走出了大雪封山的阿尔卑斯山。
寻一条路,从来都不容易,有的有路可依,有的看似无路可走,却走出了一条路,无论何时,人真的还是需要信念和希望啊。
2022年的难,是困在疫情里;2023年的难,是难在心里。企业家们带领一群人找寻未来,需要破局的决心和勇气。
正值此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的推出,迅速引发各地民营企业家强烈反响,直击民营企业经营、发展、传承的核心问题。
寻路,敢问路在何方?路始终就在脚下。他们肩负着责任,追逐着梦想,更点亮着希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作者:姜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