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每个目标都至少需要一个“除非”。
这是安妮·杜克在《适时退出》里的一句话,
的确,“目标是强大的工具”。但是,“它们能让你有所成就。 但仅有一个目标会导致承诺升级,使你固执己见,错失实现心中所想的最佳方式。 ”
我很喜欢这句话。
不光目标如此,我们的愿望、期待、梦想、规划……都属于这个范畴。
但是,真正给我们带来伤害的,是我们根据目标作出的判断,以及由此作出的决定,随之而来的、或许并不合理的行动。
所以,我将其改为: 每个决定,都至少需要一个“除非”。
比如:“我决定接受这份工作offer,除非……”
“除非这家公司的管理层更迭频繁,显示出内部治理问题”
“除非行业前景正在恶化,可能影响长期发展”
“除非接受这份工作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家庭关系”
又如:“我决定购买这套房子,除非……”
“除非未来5年内可能会换工作或搬迁”
“除非月供压力会导致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除非周边在建项目会影响未来居住体验”
这些“除非”条件帮助我们避免决策时的盲目乐观,提前考虑可能的风险因素,并为决策预留退路和调整空间,从而保持思维的灵活性,而非固守单一选择。
每“除非”都是一面镜子,照见决策背后被我们忽视的考量。
它不是为了否定决定本身, 而是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更有弹性的选择。
Why
顺着标题这句话,我有如下感想:
1. 有时候我们会容易因为目标而先入为主。
不止于此,更容易出现“沉没成本谬误”,因为已投入的时间精力让我们难以放手。
2. 当我们归于沉溺于愿望时,会偏向于收集有利证据,却忽视不利证据。
这种“确认偏误”往往还会被同温层强化,因为我们倾向于与想法类似的人交流。正所谓抱团干蠢事。
3. 在推理时,我们认为一件事情可行,往往是因为做了一些假设,并将这些假设作为确凿证据。
但是,这些证据本身,也就是假设,也是需要成立条件的,我们忽视了对这一层的验证。
4. “除非”,是一种主动证伪,为了弥补2和3,我们忽略了哪些?以及,我们的假设还需要哪些自身的假设?
当然,“主动证伪”也要警惕过度悲观,平衡“红队思维”和建设性思维。
5. 这也像是一种奥卡姆剃刀。
去除过多的假设,去除那些理所当然但其实缺乏自身证据的假设,去除那些因为情绪而被强化的假设。
6. 每个判断都是基于当时状况作出的,但我们经常刻舟求剑。
所以随着时间推移和环境变化,我们要及时更新自己的判断,以反映世界的变化。
——这一点在下棋时尤其明显,但是现实中则非常隐蔽, 环境变化往往是非线性的,某个拐点可能带来剧烈改变, 所以要特别关注关键变量。
7. 更要命的变化,是你我自己的变化。
设定目标的你,做决定的你,此时此刻的你,都是不同的你。
你很可能已经变心了,或者是说当初的你并不是真实的你,但你依然试图捍卫“自己”,而这个“自己”只是一个标签罢了,是你为了自我的同一性而自欺欺人的谎言。
自我认知的变化不仅来自内在成长,也来自角色转换 (如为人父母) 带来的视角转变。
兴趣、价值观甚至身体状况的变化,都可能让原定目标失去意义。
定期检查 “我现在真的还想要这个目标吗?” 是识别“除非”触发点的重要环节。
8. “除非”本身也需要动态更新。
“除非”条件之间可能存在关联性,一个条件的变化可能触发连锁反应。
就像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除非”也并非一开始就能全面覆盖所有情形。
新的信息、新的情境可能会让原先的“除非”失效或需要增补。
所以要定期复盘:“有哪些之前未曾预料的变故值得写进‘除非’里?”
9. 要最大化一生的期望值,而非只顾眼前的小目标。
我们常被单个目标或临时性的胜负吸引,忘了真正想要的可能是更长期、更大的收益。
用“除非”跳出现时的短期追求,避免被眼前得失捆绑,有利于拉回更高的视角做决策。
期望值最大化还要考虑 “机会成本” ,即选择A就意味着放弃B的收益——金融行业的人可能最懂这一点,也因此这个行业的人最冷酷——但决策者谁不冷酷呢?毕竟理性和冷酷边界交织。
10. 成功不是做对所有事,而是及时止损、聚焦对的事。
“除非”并非懦弱,而是一种积极的自我保护。
“除非”帮助我们快速止损,使我们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正确的目标或最佳机会上。
How
若要真正把“每个决定都至少需要一个‘除非’”落到实处,需要的是一整套从思维到行动的实践方法。
以下提供几个思路,帮助你在决策过程中更有效地“主动证伪”,及时识别并应对各种偏误,让思考保持简洁、灵活和对本质的聚焦。
1. “假设树”:像侦探一样挖掘线索
每个决定背后都藏着一串“因为”。比如:
“因为这个城市发展好,所以买房”,再问一句“为什么发展好?”
“因为有大企业入驻。”
继续追问:“这些企业为什么会留下?”
当我们不断追问,就能看清决策背后的假设链条,而每个环节都可能成为一个关键的“除非”。
我们可以借鉴“假设树”的方法,将每个假设再次展开,检视其背后的次级假设。
2. “时光机”:给未来的自己留条后路
设想三年后的某天早晨,你会因为现在的决定后悔吗?
未来的你可能会有新的追求,新的身份,新的责任。
提前设置“除非”条件,就像给未来的自己准备了一张“反悔券”,在需要时可以体面地改变方向。
3. “双面镜”:正反两面看问题
就像炒股时既要看多头也要看空头,做决定时不能只听利好消息。
主动找反例,多问问不同意见,让决策更全面。
但也别滑向另一个极端—— “除非”是保护伞,不是紧箍咒。
4. “温度计”:把模糊变成具体
与其说“除非市场不好”,不如定义清楚:“如果连续三个月收益低于3%”。
把感性的担忧转化为理性的指标, 让“除非”条件更可操作。 就像发烧时,体温计给出的38度比“摸着挺烫”要靠谱得多。
例如A同学想辞职专心做自媒体,给自己定了明确指标:
“我决定全职做自媒体,除非:
连续3个月粉丝增长率低于10%;
月收入连续2个月低于当前工资的70%;
平台政策变动导致收入下降超过30%。”
这些具体的数字让她能理性判断,最终选择了渐进式转型。
5. “定期体检”:让决策保持活力
每个月给自己半小时,检查当初设定的“除非”是否还有效。
环境在变,你在变,“除非”也要与时俱进。
就像手机需要更新系统一样,决策也需要定期维护。
6. “止损闹钟”:及时脱身的提醒
预先设定清晰的退出信号,就像股市的止损点。
当“除非”条件触发时, 别犹豫,别找借口,果断采取行动。
记住:及时止损不是认输,而是为了保存实力,等待更好的机会。
7. “机会成本计算器”:别让短视蒙蔽双眼
每个选择都意味着放弃其他可能。
又或者,你现在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完全可以去做回报率更高的事情。 (显然,这里面也有假设,需要验证。)
购房贷款会不会挤占你创业的资金?高薪工作会不会占用你陪伴家人的时间?
用“除非”提醒自己关注更大的图景,别让眼前的蝇头小利遮住远方的大山。
小结
“每个决定,都至少需要一个‘除非’”并非在鼓励我们畏缩不前。
相反, 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灵活、更具前瞻性的做事方式,让我们在投入与退出之间,更好地握住主动权。
先梳理假设,再设“除非”触发条件,确保不被片面证据和情绪裹挟;
定期审视环境和自我,并保持“除非”动态更新;
做到“奥卡姆剃刀”式地去除不必要的假设,同时聚焦最主要的风险或变数;
利用小规模验证和止损机制,更早、更快做出调整;
时刻与长期愿景对照,别让短期目标蒙蔽人生全局。
做到这些,你就能在不确定性之海中稳住船舵,不会因为把一条错误路线坚持到底而错失转向的良机。
本文由我和ChatGPT与Claude共同完成。我并非因为AI能够极大地提升写作效率而写下这篇文章,而是因为这个主题足够重要。
每个决定,都至少需要一个“除非”。这是我希望自己早20年能够懂得的东西。
愿我们都能成为善于“除非”的人,让每一个决定,都为自己的人生带来更好的可能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 (ID:lonelybrain) ,作者:老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