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史上最长暑假”,我的做法简单粗暴,在孩子考完试的那一周,我紧锣密鼓地安排了旅游,回来后,7月中旬,我直接把她发回了我爸妈家。
对于在北京的双职工家庭,寒暑假没有更好的办法。即便是报班上课,也只能是网课,没办法接送,即便是网课,也只能安排半天,不可能让孩子在家对着屏幕上一天。 我不希望孩子一直在上课,希望她在假期能充分放松, 和小伙伴疯跑,但不可思议的是, 在暑期小区的操场上,根本看不到学龄期的孩子。
因此,把孩子送回姥姥姥爷家成了唯一的选择,至少孩子还有两个老人陪伴,至少还有亲戚家的表兄妹偶尔可以玩一下。
我不在意所谓的“假期弯道超车”,孩子上学的时候已经是在加速度了,而且是强加速度 (学校老师对学业要求太高,并非我给加码) ,假期尽管让别人去超车吧,车速总有个极限,不能一直加油门。我发现在这件事上, 如果家长不介意,孩子更不在乎。 在学业这条路上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何处是尽头呢?
一、卷学业有尽头吗?
今年北京的中考刷新了大家的认知,西城、海淀、东城、朝阳四个区的分数段图形是一个蘑菇形,什么意思?就是高分段的孩子很多,形成了高分段集中的“蘑菇伞盖”,更直白一点就是,总分670分,600分以上就一半以上。孩子们的学业都卷到什么程度了?
我们这一代很多都是考试高手,可以说在学习这条路上,我们已经见识过了太多高峰,但对标现在的孩子,我实在甘拜下风。
小学阶段,英语KET、PET都是起步价,不少孩子小学毕业已经到了FCE。 在孩子三年级的时候,我还对这几个字母完全无感,到了四年级,我终于也被卷进了这个旋涡,自己“科普”了这些等级考试,KET尚可接受,对应词汇量是1500,PET已经陡然飙升到3500,而FCE则是6000——堪比大学英语六级水平。
我不仅问了一个很傻也很杠的问题:如果小学已经把大学英语六级都学了,大学学啥?
但是一个在三年级就过了PET的孩子妈妈告诉我,四年级她准备让她家娃过FCE,因为她的目标中学FCE是起码的要求。好的,我内心默默地想,我们可以不去那个学校。
但是,当我家娃有一天放学回来给我说,他们班那个谁谁也过了PET,然后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多出一个孩子的名字出现在这个名单上时, 娃自己也慌了:妈妈,我是不是很落后了啊?
还有奥数,很多孩子都在学各种奥数,好像每个孩子都是数学天才。即便如今很多数学竞赛被取消,甚至听说考半截被撤场的,但是家长们对奥数的热情丝毫不减。
还有各种编程班、科学课,不是科技强国嘛,不是考大学理工科更有优势嘛,反正只要搭上科技的边就要孩子学,参加比赛,拿各种证书, 攒证书成了妈妈们的最大兴趣。 我家娃对奥数没有一点兴趣且一身反骨,不是我想鸡就能鸡的,也好,我们自动退出了这个赛道。
还有各种兴趣班,钢琴已经太多,不值得一提,舞蹈、画画都太“传统”,这几年的奥运赛事,体育项目越来越热,自然少不了报班—比赛—拿证书的套路。
如果这只是校外家长的“自选动作”,看看校内的“规定动作”。
孩子们上的课越来越多,课表上看着确实很丰富, 但是非主课的老师大部分是敷衍了事;
课间十分钟被剥夺了,我给孩子讲我们上学时都是踩着上课铃从操场往教室狂奔,她听着就像听外星人的故事;
一个小学的期末考试复习,孩子每天在学校做十几张卷子,做到没时间喝水上厕所,孩子回来筋疲力尽只想躺平,一个三四年级上出了高三的节奏;
所有孩子都在外面上辅导班,没人敢闲着,所有学科超前学, 就是语文这门我觉得最不需要上辅导班的课——最大的窍门就是大量阅读勤于动笔——也有各式各样的辅导班。
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就在喊“减负”,前几年更是大力推行“双减”,但减了二三十年,孩子的学业压力却越来越重。
然而, 学了这么多的孩子,真的更加具有思辨性、创造性,或者艺术鉴赏力了吗? 有一次,我给孩子说,不会的问题要问老师,她居然给我说不敢问。再深入聊下去发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爱问问题了,老师教什么我就学什么,老师下课就走人,学生也不能随便进老师办公室找老师。
想当年,我们下课都是围着老师问到下节课打铃,进老师办公室问老师都是家常便饭。这不仅仅是小学生,大学生也是如此。走进大学课堂,安静极了,学生们不抬头、不打瞌睡、更不会和老师互动,他们都安静地望着电子设备。
我听到不少大学老师说,那些拿了钢琴十级的孩子很多再也不摸钢琴,成了“世仇”,各种奥赛获奖的孩子痛恨数学和科学,在大学毕业选择职业的时候远离科研。我们的教育充满了功利, 只要达到升学的目标就弃之不用。
二三十年过去了,我原本以为我到了北京,有稳定的工作,给孩子创造了好的条件,努力让孩子进了不错的小学,但是我们的孩子比我们那时候更幸福了吗?
毫无疑问,如今的物质已经极大丰富,孩子不会因为缺少物质上的东西而有匮乏感,但是在学习这条路上却越来越超出想象的背离着教育的初衷。家长焦虑,孩子疲惫,各种因为学习造成的悲剧不断爆出,而更严重的后遗症还在后面。
170多年前,马克思就提出了人类在物质丰富的基础上应有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如今,物质是丰富了,可是自由在哪呢?全面又从何谈起?
二、找不到玩伴的童年
现在的孩子孤独吗?孤独吧。
我记得我们80后这一代人,甚至延伸到我90后的表弟表妹,脖子上挂个钥匙就去上学了,放学后在学校操场上撒欢, 回家的路上都是同学,随便拐进一个楼栋就能找到小伙伴。
我们寒暑假,爸妈从来不会想着怎么给我们安排时间,更不会发愁孩子自己在家没人管怎么办,完全自由散漫地过,常常是爸妈前脚去上班,我们后脚就跑下楼,满院子的孩子,自由组合,想怎么就怎么玩。
当时没那么多玩具,都是取材最天然的材料和现有的条件, 抓石子、跳皮筋、爬树、翻墙头……当时都是单位大院,没人会担心遇到陌生的坏人,楼上楼下,楼前楼后,全都认识。 我们的童年是野蛮生长的,这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孩子的天性,也在最大程度上给予一个人成长的空间。
一群孩子,有大有小,不论是做游戏还是比赛,各种碰撞、合作、矛盾、和解,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但是孩子们自己解决, 即便打架也是一种人际交流, 打完了又和好了,闹到家长那去的,家长说几句也很过去了。
每次我给我家妞讲我小时候的生活,她都一脸羡慕,也希望有那样的童年,可惜我无能无力,我们回不去,谁也回不去。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生活在陌生人的世界,每天接送孩子成了家长一项硬任务,每个学校门口都是一片拥堵;
很多人因为养育孩子,需要求助老家的父母,出现了一批来北京带娃的“老漂”;
寒暑假的小区操场上,只有两三岁的小宝宝,还有就是年迈的老人,学龄期的孩子们都奔波在各种辅导班之间;
不上辅导班的时间,孩子们也越来越不爱出门了,一个手机一个平板就是他们的世界, 那个虚拟的环境中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人和人真正的交往, 那不真实,也很毁人。
这代孩子,成长在物质优渥的环境,看似自由、自主,但却孤独、隔离,即便希望打破这种孤独隔离,都很难找到路径。每个孩子有自己的时间表要赶,没人为了玩而调整上辅导班的时间,而独自一人在家就只剩下手机和平板了。
当我们对着孩子怒吼为什么不能放下手机的时候,其实应该反思,这是孩子的错吗?这个时代发展太快,有了太多便利的科技产品,它的反面就是,每个人都不需要与别人有太多的交流就可以独自完成必须的事情,但,人是社会动物,不是吗?
三、“考上大学就好了”?
最近奥运赛事,00后运动员们在面对记者提问时,表现出的松弛感、真实感、个性化,让网友直呼00后整顿奥运赛场,期待着00后来整顿职场。
可是仔细想想, 运动员其实是这代人中比较特殊的群体,运动员的日常是大量的训练,运动本来就给人带来力量和朝气, 尽管职业运动员一定会在训练过程中遭遇挫折、痛苦、困惑,但这和普通人靠上学考试长大的人生还是很不一样。那些在体制内教育一路卷上来的00后的大学生,表现出来的是完全不同的状态。
如今,当孩子们卷天卷地,一路刷题,终于将人生这辆列车开进了“大学”这一站,前面等待他们的并非我们这代人上大学时的自由与梦想,而是更加激烈的竞争。
现在上大学,很多人都是要继续升学的。 在国内升学,有保研和考研两条路。考研竞争太激烈,大家都希望争取保研名额。而保研的规则是要把大一开始直到大三六个学期的成绩、综合测评、科研项目、竞赛成绩等等经过一个公式换算,然后排名。
这就意味着,上大一的第一门课开始,就像在高考考场里, 这种全神贯注要持续六个学期。 这是另一个高三的延续,至少是另一个高中的延续。于是,每个刚进大学的学生还没开始感受自由的气息,耳边就又响起了“滴答滴答”倒计时的声音。
这是一种高度窒息的环境,身在其中的人时时紧绷着。现在的大学生不怎么谈恋爱了,至少不会像我们当年那样对感情那么投入, 他们不愿意承受投入没有回报的风险, 甚至和舍友之间也变得冷漠和疏离,“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只不过是一个路人,大家全成了竞争关系。
在一路竞争中长大, 我们很难要求一个人对他人有“包容”、“理解”甚至“关爱”这样的情感。 他们不愿意在人际关系中多浪费时间,他们“顾不上”。
暑假我回了一趟学校,和老师聊起来今年的就业,老师说:就业率非常不好,其中还有超过一半的是升硕升博。我的学校是全国知名的高校尚且如此,可以见微知著。
如今的大学生,即便是名校毕业也不再是天之骄子,学历金光闪闪,个人资质优秀,但奈何赶上了如今的大背景。如果按当年我们那一套理论“上好中学才能上好大学,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如今这个逻辑显然已经站不住脚了。
但孩子们因此就躺平了吗?反倒是更加内卷,以期在这样高密度竞争的严酷现实下,用一点点微弱的优势胜出。
最近引起广泛讨论的电影《逆行人生》,让很多中产思考自己岌岌可危随时可能倾覆的阶层地位。在大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如一粒尘埃,有些问题就是无解的, 但是如果从终点回望起点,也许我们能放下一些执念,让我们眼前的日子多一些温情,少一些撕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奴隶社会 (ID:nulishehui) ,作者: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