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无可取代?电影的未来还在不在电影院?
近日,《蝙蝠侠》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最近在《华尔街日报》专栏上撰文:《电影的未来仍然将会吸引观众回到影院》,他相信影院仍然是电影观影不可取代的观影体验,而电影的未来就在于重新发现影院观影的巨大经济价值。但笔者持有不同的观点。
截止到2014年一季度,美国拥有超过4万张银幕,位居世界第一。而中国银幕总量突破2万快,位居世界第二,目前仍以每天18块的速度增长。2014年上半年中国电影票房达137亿元,而2013年中国电影为200亿元。2013年观影人次为6.1亿人次,但在观影人次增速上,中国电影市场自2012年以来已经连续两年下滑。同时2013年中国影院的平均上座率只有15%。
尽管目前电影发展欣欣向荣,票房屡创新高,电影明星的片酬也节节高升,但电影的未来不在电影院,而在其他地方,院线也将仅仅成为电影的一个渠道而已。
电影院在未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1、电影传播渠道被新渠道渠道取代。
在电影诞生的120年之后的现在,我们可以感觉到电影的观影平台从单纯的影院除了电视的补充外已经延伸到了互联网视频网站、社区网站等,未来更有可能和其他数据一样存储在云端。而终端可观影的设备已经从电源屏幕发展到电视、投影仪、Pad、手机、可穿戴设备,体感设,终端设备层出不穷,这样会有多种渠道可以补充甚至取代电影院的作用。
而更大的问题是电影院需要人到固定的地方观看,所以只能辐射一部分用户,否则会造成观影人群的成本过高,而根据CHR发布的《CHR影院受众调查数据报告》可知,无论乘坐任何任何交通工具,超过64%的用户仅能承受时间不超过30分钟路程的影院(根据数据观影交通方式主要有地铁、公交、步行,驾车观影占比较少),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具有懒惰的习性的人们会更倾向于使用可随时与电影链接,随时随地的通过设备观看电影。
2、电影和演员的盈利模式将改变。
电影收入主要来自于票房,现在中国票房收入占到电影产值的90%以上。但最近几年通过美国已经发生了变化,美国电影现有如下几种盈利方式:
1、票房(美国&海外);
2、广告(电影植入&院线贴片);
3、版权(电视&互联网&手机游戏&异业合作);
4、电影周边(DVD音像制品&音乐铃声&小说&漫画);
5、周边衍生产品(T恤&道具&玩具)。
好莱坞平均每一部影片票房只占其总收入的30%,贴片广告和周边衍生产品则在收入占比越来越高,2013年北美植入广告收入已达到20亿美元。今年刚上映的成本1.65亿美元的《变形金刚4》中国品牌植入费用就超过4000万美元,若算上其他植入品牌,预计植入费用超过1亿,仅植入广告就收回了60%的成本。
而国内的《杜拉拉升职记》等电影甚至靠植入广告收回了成本。周边衍生产品也为电影带来了更多的收入,美国孩之宝公司更是通过变形金刚玩具每年狂揽超过10亿元美金。因此我们可以预见到电影盈利模式将越来越少取决于票房,其他方面的收益将远远超过票房收益,届时电影发行方还需要电影院带来的票房吗?还需要电影院吗?
现在参演电影和参加走秀是演员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而未来这一模式将演变为演员通过极低的演出收益积累的粉丝和影响力,借助影响力和粉丝来获得收益。苍老师辛辛苦苦拍一部电影最高4万元,但一个代言就1000万,设计个普通内衣都卖出了1288元的天价;一个罗胖子卖出了国产手机不敢买的3000元高价;另一个罗胖子则半天忽悠来160万,都是借助影响力盈利的典范。
3、电影院票房收入将不足以支付于硬件和软件支出。
影院引起特殊性注定需要开设在较好的地段,租金和硬件设备高昂的成本让影院担负着巨大的盈利压力,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动感,全息等),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将加快,成本会越来越高。例如目前热门的IMAX系统的投资和维修就颇为昂贵,建设一个IMAX影厅成本大约需要1500万人民币,中国第一家IMAX影院——上海和平影院用了5年时间才收回成本。
影院也面临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还能长期长久吗?
电影的传播渠道中电影占比将极度的减少,明星和电影制片方也不在意通过影院赚钱,而影院也有极大的盈利压力,很显然电影极有可能放弃电影院的渠道。
为什么大家会到电影院去看电影?
一般来说会有三个原因。
1、良好的观影体验和代入感。电影院具有较好的专业设备和资源,无论是从视听效果还是技术、舒适度、沉浸式代入感(特别是3D,4D代入感极强),还是观影氛围;
2、电影院有最新的热门大片,而这种大片是不能及时在视频、电视看到的(除了盗版网站);
3、群体性观看。一个别有韵味的联谊和泡妞场所。
这三个观影原因真的无可替代吗?
1、极致的观影体验无法替代,但良好的观影体验可以替代。
不得不说电影院无论是音响设备,屏幕等硬件,餐饮服务等软件是非常好的,在极致观影体验(如巨幕、音响)这种感觉上还真是无可替代,因为感觉是很主观的东西,但良好的观影体验可以被很好的被替代。我们可以看到电源上所应用的新技术已经慢慢想智能电视扩展,例如裸眼3D、4K等、同时只能家居会做好的模拟影院的硬件设施,诸如体感设备、只能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神经设备等新技术则会调用你的神经元素让你沉浸在电影院的观感中,通过设备让你无法区分是在家里还是在影院。
2、最新电影无处不在,随时连接。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票房将不是电影的主要收入,那发行则会放开,在你能想到的云端,视频网站,社交媒体等都可以看到最新的电影,而不用再去影院。
3、群体性观看。
诚然观影都是和朋友一起,男女朋友或死党闺蜜。如果是男女朋友想象一下,不在电影院而是在客厅或者山顶通过智能设备和平台观看电影,用体感设备来电荷尔蒙,看到欲火焚身怎么办?就地提枪上阵行不行?如果是在影院行吗?如果是和岁当闺蜜一起,看到热情洋溢大喝一声,看到情绪低落大哭一场,在影院会不会被骂SB?死党闺蜜在一起要的是氛围不是吗?
我们去电影院希望获得的利益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那你还会去电影院吗?
未来的电影院会消失吗?
当然不会,电影院仍然会坚强的存在,但是他已经变成了电影旅程中一个不起眼的小站,一个服务少数人提供特殊产品的场所,而不是支撑电影活下去的未来,未来的电影院也许会成为这个样子。
成为一种奢侈品,提供最极致的观影体验,影院设施更完善更前沿,影院更小更私密,同时能提供最优秀的观影体验和服务体验。他已经不是电影院本身,而是一群人寻找自己心灵乐土的地方。
或者电影院成为一个终端,你可以在这个终端像点菜一样快速的看完你的影片或者带走,只注重经济性,不考虑观影体验。
再或者变成一个类似社交平台或咖啡厅的存在,在这里有很多的配套设施,有很多的交流空间,在这里不纯粹是为了看一部电影,而是为了和朋友小聚。
当然,以上探讨的电影院的未来还很遥远,但是这个趋势会一直发展,在人口红利到达顶峰后我们就会看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向作者提问
加入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