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波士顿爆炸案为例,谈新媒体面对突发事件的三个落点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认为,新媒体面对突发事件有三个落点。切入三个落点的战术各有不同。

落点一:全景式的叙事

突发事件也是一个故事,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就是在讲故事。

在sns上,首先开始讲故事的肯定不是媒体或新媒体,而是个人。波士顿爆炸案刚一发生,就有不少人发了微博,其中又尤以 @ 王石 的影响力最大。其后,各种有影响力的媒体账号开始发力,对事件进行了(尽可能)全方位的报道,这里做得最好的无疑是新浪的@ 微天下。

这个落点上,新媒体天生就比不过传统媒体,除非体量够大。新媒体能派出大量的记者去前方做第一手报道吗?天生短平快的特点能够迅速的组织出全景式的深度报道吗?

但是新媒体聚合信息的能力却大有可为。在这一点上河粉屯当然是做得最好的,但我们不妨来看看@ 微天下 所做的信息聚合。这个账号所做的事情,是围绕爆炸事件从外媒那儿选取相关稿件,然后迅速翻译,迅速推出,并跟随者事件的时间线层层推荐。结合这个账号的粉丝数,可想而知报道的效果有多好。与此同时,他们也增进了这个时间的火热程度。

同样是信息聚合,虎嗅也做了,果壳也做了。但不论是信息的丰富程度,还是整体的影响力,都没法同微天下比。

但如果你能很快的把内容聚合给做出来,做得比微天下还快,而且粉丝数并不少,那效果会很棒——但这不容易,如果你和微天下争过先你就会知道。

不过,这里倒是有一个取巧的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全景式的叙事。叙事的方式大抵有两种,一种就像@ 微天下 ,远距离、以俯视角度来让读者一眼看完全景;另一种则是近距离、以平视角度来叙事,让读者通过获得一个个个体的信息,来拼出全景图。这次爆炸案体现了一个特点:一有突发,会有很多人更新自己的sns讯息,并且,个人的报道是领跑的。所以,新媒体的运营者完全可以从twitterinstagram上摘取相关信息做成讯息集合。这种聚合形式的报道极其直观,会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只要做得好,效果绝对不会差。但很显然,这么玩很考验运营者的自身素质。(如果你真要这么做,千万别从王石那儿扒内容,谁都知道从他那扒,早看得审美疲劳了。)

落点二:细节深挖

今天早上果壳对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的报道切入太晚,已经丧失了抓住第一落点的机会。这时候怎么办?抓第一落点显然不行,效果不好不说,还显得慢人一步,对自身形象有损。这时候,必须从第二落点入手。

即使是在新浪微博这么一个由@ 微天下、@ 南方系等新闻巨头把持舆论的环境当中,也会有许多他们涉及不到的细节充满了爆点。果壳此时选择的切入点是那位“牛仔英雄”:


这个人自身的经历本身就有一定的传奇性(一个儿子伊战中阵亡,另一个儿子因此自杀,他自身是个小有名气的反战者),外表又相当的有特点,因此瞬间在美国的社交网络上火了起来。老美也速来有造英雄的爱好,因此这个人肯定会成为随后的新闻热点。在觉察到此人会火之后,我就出了内容。在微博上,他也的确火了:


顺带小吐槽一句:这个内容出了没多久,环球网的@ 这里是美国 就把它给copy过去了(视频都用的是我上传的)。自己不会找点,看了别人的好东西抄过去也不注明来源,真是毫无节操。

说回来。每一部宏大的叙事诗中都有值得大书特书的细节。波士顿爆炸案中坐着轮椅的小孩,失踪的中国人,个体的悲戚,都是可以切入的细节,这样的细节都很容易成为爆点。如何切入,就得看运营者的经验和天赋了。

还有个抓细节的办法,非常适合垂直媒体:结合自己的领域切入某个突破口。现在事后诸葛亮的回想起来,光是“牛仔英雄”这张图里可以挖的细节就不少:牛仔大叔用手抓着伤员暴露的大血管,能否结合这个讲一下如此创伤后的急救?大叔辅助救治伤员的操作非常专业(下裤腰带当止血带,捏血管等),他还是美国红十字会的志愿者,而美国相关组织对志愿者的培训做得特别好,能否讲一下这样的培训?别处的点就更多了,各种角度都可以找。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细节,大众媒体几乎可以肯定会漏掉。有垂直属性的新媒体在这里大有可为。只要想找、会找,是能够找到合适自己的切入点的。

落点三:抒情与议论

感谢各位公知,现在抒情的难度真的是大大的提高了。过去,公知们的一句“为他们祈福”就能赚来一大片蜡烛,“怪体制”能够概括一切问题。但现在,观众们的智商早已高了许多,可没那么容易被忽悠。

这次事件当中,抒情抒得最好的当然是@ fall_ark:


他抒的这个情,有干的内容(对当地自发救助的报道),也有来自于个体的平实感慨。这两种内容都不稀奇,但合并在了一起则会效果非凡。这样的抒情才是有血有肉的。这里运营者需要做的依旧是聚合信息。

我认为这样的抒情,天生就不适合@ 微天下 这样的媒体官微。生物学当中有一个叫“不应期”的概念,如果对一个神经持续施加相同的刺激,那么在一定时间内即使再给予刺激,也不发生反应。微博上也有这个现象。如果同一个账号持续对同一个事件进行论述,无论这个话题多有趣,该账号的粉丝对该话题的欢迎程度也会下降(甚至会产生厌恶情绪)。我相信,@ 微天下 在持续进行#波士顿爆炸案#的话题轰炸后,再来这么一个抒情,在获得其它各路大v转发之前效果也不会特别好。

至于深度评论,那就真得看新媒体自身的水平了。这事儿没技巧可言,没捷径可走,纯拼实力。到目前,我还没有看到一篇足够好的关于此事的深度评论。

我的微博:@花落成蚀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