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二代吃喝玩乐,就怕二代乱投资”
一、“盲目投资致使亏损的二代不在少数”
哈佛商业评论数据显示,东南亚家族企业一代、二代交接班的过程中,上市公司的市值有超过60%的缩水,在国内,这一情况也同样存在。
目前,由于家族主业过于传统等因素,许多家族企业的二代并不愿意接班,甚至接不了班。越来越多的二代在家族主业之外,试图通过投资开拓属于自己的天地。
家办新智点观察发现,近年来随着家族办公室(以下简称为“家办”)在专业化财富管理和代际传承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凸显,越来越多二代着手筹建家办,进行资产配置。
投资水深坑多,极度考验个人的认知和能力,不少二代成员在投资中折戟。比如,某地产企业二代成员因投资某互联网明星项目亏损数十亿元港币。
“二代投资不慎导致巨额亏损的不在少数。”来自河南某超富家族二代成员Cole告诉家办新智点,“河南很多家庭家底殷实,投资资金宽裕。由于家族产业过于传统二代们难以接班。因此,这些二代们更愿意走出去,投资更加创新的领域。然而由于二代个人投资视野不够开阔,缺乏投资的专业性,瞎投资、乱投资最终致使亏损。”
二、“切忌为了分散而分散”
一位医药领域的家族Owner向家办新智点感叹道,在业内多年,“眼看高楼起、眼看楼塌了”的戏码持续上演。原因在于,他们过分追求高回报的投资,对于分散多元的资产配置理念认知较低。
譬如,一些人选择长期扎根于一个行业,依据自己的传统理念不断累进投资。然而当行业遭受系统性风险时,这一投资策略会带来极高的风险,孤注一掷往往容易导致满盘皆输。
作为家族二代成员,Barry意识到要想实现家族财富的保值增值,分散投资尤为关键。
Barry的父辈自2000年初开始投资二级市场,2013年开始布局一级市场。作为家族二代成员,Barry从0-1筹建了自己的家办。
在分散投资的逻辑下,Barry所创立的家办在过去多年持续构建“宏观趋势判断+捕捉黑马基金+行业直投能力”三大核心能力,即关注宏观趋势,在一二级市场中投资最好的基金经理和GP,通过深入行研布局直投。
在分散投资上,Barry认为核心包含三大维度:
-
市场分散,投资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不动产等;
-
行业分散,分散投资医药、消费、制造业、房地产行业等
-
币种分散,其中包括人民币、美元的双币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分散投资并不代表“撒胡椒面”——今天看这个项目不错投点儿,明天看那个项目亮眼投点儿,而是全力捕捉优质资产的投资机遇。
Barry告诉家办新智点,投资“切忌为了分散而分散”,每一笔投资深入研究后都应该是重要且自洽。“比如每年有100元投资预算,应该配置在10个以内资产、平均下来每个10元。而不是撒着投,1元2元的项目投一堆。”
对此,家办资深从业者Rebecca同样深有感触,自己的一位师兄在最初进行资产配置时,在私行的推荐下投资了“一篮子的资产”,但是几年过去发现根本不赚钱。Rebecca总结其最大教训在于,在投资层面需要依据自己的资源禀赋、能力范围以及投资偏好,进行各类资产配置的对冲,“在平衡分散的同时也要相对集中”。
此外,家办要想真正做好分散投资就需要熟悉每个资产类别,这意味着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去学习或组建一支专业投资团队。对于资金规模体量较小的家办而言,则难以在每个资产类别中均配置专业投资人员。目前,多数家办的团队能力相对聚焦。
“我们家办的管理模式决定了不需要招聘庞大人数的团队,但需要一个人才密度极高的精英团队。每个团队成员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大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非常自驱。过去多年,我们的投资范畴从二级市场扩展到一级市场,并延伸进入多个赛道,譬如科技、医疗、消费、制造等。”Barry向家办新智点表示,“我们希望自身通过数年学习在某一个资产领域成为专家后,再去扩展进入下一个投资领域。目前,我们家办每年都会计划新增某一赛道或资产类别。”
三、保持谨慎
对于接触投资的二代成员们而言,切忌在投资初期出手过快。
对于投资者而言,只有所涉猎的投资目标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投资质量才能有所提高。在过去十年中,Barry所创立的家办累计投资了20多期基金。其中,在该家办成立的第一年,共计覆盖了52支基金、尽调了12支基金——平均一周聊一支基金,每月尽调一支基金,最终只出手投资了一支基金。
在这一打法下,Barry投资的第一支黑马基金,在投资期还没有结束时,该基金DPI便达到了1。其中一个投资项目在二级市场获得20倍以上回报,并成功完成退出。
与此同时,Barry坦言自己的投资之路并非坦途。谈及最失败的一笔投资时,Barry告诉家办新智点,过去五年在市场热潮中,出现了一些很火的明星项目,抢份额的现象屡见不鲜。“当时,我们因为与GP关系密切,因此能够率先拿到他人完全抢不到的明星项目份额。在“别人想投都投不进去”的驱使下,我们闭着眼睛投了几个明星项目。事实上,对于这些项目当时我们并没有看透彻,也未能花时间去仔细研究,如今成为了自己最失败的投资案例。”
对此,Barry复盘表示,投资最终要回归基本面、回归公司的本质,决不能因项目的明星光环,看到投资份额很抢手就投资,一定要保持谨慎。
四、在实战中总结经验
真正做投资与想象中的投资是两件事,真正做得好的大部分决策都是反人性的,需要在投资的实践中不断反思、修正和成长。
在家族二代成员Maggie看来,投资最关键之处是“向顶级投资人学习,且实践必不可少”,两者并行。
Maggie在高中时期便开始尝试股票投资,其中在2014年港股市场最好的时候,在一年内以30万港币的初始资金赚取了数百万港币的回报。过早且轻易到来的成功,Maggie表示当时自己开始变得“膨胀”。2015年,国内A股迎来牛市,Maggie在高点进入,此后市场下行且风口迅速轮动,港A股几乎同时双跌,最终致使数百万元的亏损。
投资业绩的巨大起伏,让Maggie内心倍感挫败,此后两年彻底停手投资,不断思考自己犯错的原因,以此方式沉下心来反省自己的错误。“福祸相依”,这一次失败经历在他心里成为了人生最宝贵的一段经历之一,也从此对投资怀有更深刻的敬畏之心。
如今回顾来路,Maggie最大的感受是——当时通过信息差成功赚到第一笔钱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厉害,后来发现其实根本不懂投资。“我最挫败的投资几乎来自于所谓的“信息股”,完全不去做更多的思考和分析判断。好在从长远来看,在年轻时亏小钱总好过年纪大了亏大钱。投资几乎一定会有亏损的时候,无论对自己多有信心,一定要适当控制早期实践的筹码数量。”
Maggie感叹道,“对于刚刚开始尝试投资的小白而言,在投资亏损时要善于总结经验。即使赚钱了,也要沉住气多总结经验,分析哪里做得好和不好。往往赚钱有可能只是运气使然,长期屹立不倒才是真正的高手。”
在家族投资层面,Maggie表示与自己的兄长在定位上有一定分工,其中Maggie的哥哥关注资产配置和前沿科技,Maggie更多从个人兴趣出发,关注下一代互联网和前沿科技。
目前,Maggie所考虑的重点是,如何判断清楚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同时通过投资行为赚取超额回报。其中在Web3领域,Maggie在行业尚未形成共识的时候入局,通过自己的认知和判断果断下注。“非共识的投资机遇往往赔率更高、风险较大。真正要做好这点非常不容易,大量的阅读和思考必不可少。另一方面,不应该为了非共识而去非共识,而是赔率较高的投资往往会是非共识的。”
五、不断学习持续进化
投资往往是个人认知能力的变现。
谈及如何构建自身的投资能力时,多位二代成员都强调要持续学习:
其中,Barry在毕业后便选择进入某投资机构,希望能够系统地学习投资之法。此后,Barry还围绕消费品方向创业二次,进一步了解企业如何运营以及消费行业的发展脉络。这些经历为Barry独立筹建家办进行投资奠定了基础。
在Maggie看来,读书是最快的学习方式,建议家族二代们可以向最优秀的投资人学习,譬如巴菲特、彼得·林奇等。
其中,Maggie观察发现,一些二代甚至创一代容易受到表面有不少光环的圈子的影响做投资决策。事实上,对于二代们而言,向真正优秀或者真正赚过钱甚至赚过大钱的人去学习非常重要。一个人只有真正赚过大钱,才能说明具备着他人没有的能力,以及值得学习的投资方法论。这些人有可能在书上,也有可能在自己身边。成功虽然有运气,但绝不是偶然。
对此,家族二代成员Fiona亦有同感。“在我大学没毕业的时候,我的父亲就带我去见世界级的投资大佬。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如果一个人圈子有限最终势必会限制个人的投资半径。对于二代而言,只有尽力抓住最顶尖的资源和平台,才有机会挖掘到最好的资产。”
目前Fiona一手创立了一支VC基金,在看到太多过分包装和数据造假的项目后,Fiona意识到作为新手投资人绝不能过分相信他人,一定要“沉住气”。
对于LP而言,签了LPA并打款后,能够控制的范围极小,因此投前的工作非常关键。在投资决策上,一定要借助专业人员的力量进行充分且彻底的尽调,尽力降低投资风险。
“对于二代们而言,只有在投前通过大量的学习,充分尽调和反复斟酌后,才能作出一个相对自信的投资决策。”Fiona表示。
六、投资即“创业”
国内的超富家族的投资需求极富个性化,如何设计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模型则需要Case by Case讨论。在家办行业亦是如此,事实上“当你见过一个家办,你也就只见过一个家办。”
目前,越来越多二代们开始在家族主业之外通过创建家办寻找自己的新天地。一个家办如何投资,取决于管理规模、币种、家族主业投资方向、家族投资偏好等诸多因素。对于二代们而言,投资也意味着“创业”,是一份需要长期为之奋斗的事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家办新智点 (ID:foinsight) ,作者:fo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