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改变带来不变?可能是这3个原因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在生活中,你会不会经常萌生改变他人的想法?


  • 爸妈总是管我,突破边界,能不能不要再管我了。

  • 伴侣总是对我缺乏耐心,能不能多点耐心。

  • 孩子总是懒惰不堪,能不能有用些。

  • ......


所以你开始对他们大刀阔斧进行改造计划,软磨硬泡一阵子后你会发现他们的“臭毛病”一点儿也没改。


你不禁发出感叹:改变他们太难了,不如先改变自己吧!


  • 你想要变得自律;

  • 你想要变得不那么懒惰;

  • 你想要不那么焦虑。


可是坚持一段时间下来,你又会得出一个结论:改变自己也很难!


但我们依然不会放弃改变,而是陷入改变-无果-改变-无果这样的循环中,苦苦找寻心中的真理。


你可能会问:按照这样的循环结果,放弃改变岂不是一个解脱吗?


但有一个问题就出来了:那些有益的东西我们放弃了。


那改变也不行,放弃也不行,究竟如何才能带来改变呢?


沈家宏老师对改变这一问题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改变带来不变,不变带来改变。


这句话里边藏着改变的秘密,但是它又太精辟了,让人难以理解。


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以往改变的经验来对这句话做出理解,而这会产生一个弊端:用导致问题产生的思维去解决问题。


例如,一个家庭因为孩子厌学来到咨询室寻求帮助,如果咨询师用父母解决孩子厌学的办法去改善厌学问题,很难有改善的可能,因而就可能导致来访脱落的问题。


因此,解决这个弊端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助父母跳出原先的思维模式。


咨询师需要给到家长更多的新经验,以帮助父母从新的角度观察,从而产生经验的碰撞,才能推动问题的解决。


那么,为什么改变会带来不变?不变又为什么带来改变?


篇幅问题,我们将分为两期来分享,上期重点分享改变带来不变的三个原因,下期重点分享对不变带来改变的理解。此为上篇。


不变是我们主动维持的结果


看到这句话你可能感到有些诧异:我明明想改变,你却说不变是自己主动维持的结果。


确实,这可能是一种不那么令人愉快的结论,那这个结论怎么来的呢?


要理解这个结论我们需要了解一个系统论中的核心概念:稳态。


什么是稳态?


它指的是系统在受到内部或外部干扰时,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使系统状态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不易发生剧烈波动的状态。


通过概念我们可以知道,这种稳态是系统主动稳定的机制,例如人体体温,无论环境如何改变,我们的体温还是维持在36度到37度之间。


除了主动稳定机制,我们还有一种被动稳定机制。


什么是 被动稳定


它很好理解,即那些相对来说几乎固定不变的属性,例如我们的身高,在成年后基本就固定了,长多高就是多高。


但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改变——关于我们自己不想要的东西。


这些想要改变的东西通常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化的,例如脾气好。


所以我们重点讨论主动稳定机制。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一个人脾气好的性格不是稳定的吗?


这样说也没错,但是这种稳定受到主动稳定机制的调节。


什么意思?


例如,我们说一个人脾气好,其实说的是,他遇到事情情绪稳定。


当然,特别过分的事他也会控制不住发脾气,但这是他短期的情绪起伏,但事后,他又恢复稳定了,从长期来看,他的“脾气”是不错的。


发现了吗?


短期的情绪是可以变化的,而性格是稳定的。这种稳定是我们个体主动对抗环境变化而努力维持的结果。


那这种稳定是如何维持的呢?


这得益于稳态的两个特点。


1. 这种稳定它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平衡的过程。


例如我们的体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体温也随之变化,此时它会迅速启动一个调节机制,重新调节到平衡的数值,在一个相对有限的区间里起伏变化。


2. 它有一个校准的反馈调节机制。


举个例子,我们常用的空调是如何维持室内温度的稳定的呢?


它会时刻检测室内的温度,如果当下温度与它设定的温度低了,它就会启动升温操作;


反之,它就启动降温,让室内的温度总是维持在设定的温度内。


它是一个随时校准,随时反馈的循环,而这样的循环在维持着稳定。


而人作为一个个体,同样也是一个系统,同样会受到稳态这两个特点的影响。


我们所追求的改变通常对于我们自身系统而言非常剧烈,系统出于稳定的需要(稳定能带来安全)就会出手进行调节。


所以当我们追求刻骨铭心的改变的时候,系统的调节功能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即使我们改变不大,也会马上把我们拉回在一个稳定的区间里,而这在我们看来就回到了起点,即“不变”。


你可能会问:既然有这种主动稳定机制,是不是不管如何糟糕的情况我们都能适应?


这就涉及稳态的第三个特点:它保持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


这些自我调节机制只能适用于一定的环境范围,当环境变化超过一定限度,刺激格外强烈的时候,它也有可能“失灵”。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些人在经历某些匪夷所思的事件后变得大彻大悟了(或好或坏)。


你可能又有一个想法出来:既然极端环境可以促成改变,那也不失为一种改变的办法。


万万不可,或许这种方法能促成改变,但不能只强调改变,而无视那些令人难以想象的痛苦,而且这种改变未必是积极的。


这就不是心理学的帮助,而变成心理学的伤害了。


不变的背后在对抗否定


你有没有发现许多改变的背后藏着否定?


例如:


  • 父母对孩子说:你为什么总是这么不自信?你太差了,能不能听话点。

  • 丈夫对妻子说:你在家能不能不要这么邋遢,一点形象都没有,不打扮就算了,卫生也不搞,能不能改一下?

  • 你对自己说:太粗心了,这么简单的事都搞砸了,我真的太没用了,下次要让自己变得细心起来。


你看,这些改变的背后都藏着否定,这些否定源于对人的好与坏,对与错的价值判断,且这些否定隐藏得很深,不易察觉。


这些否定最开始来源于他人,随着我们慢慢长大,来自他人的否定不断增加,不断积累的时候,慢慢地我们便会产生自我否定了。


这些否定会给我们带来自卑感、心理健康受损、自我认知扭曲等危害。


例如我们所熟悉的抑郁症,它的核心是因自我否定,而带来自卑感、无价值感、无意义感、无存在感,当否定达到顶点,个体就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所以否定显然对我们个体而言是不利的,此时,我们“趋利避害”的本能就开始产生作用了。


如何作用?


用“不变”来对抗否定。


试想一下,那些父母企图用否定、打击来促成孩子改变,孩子是遵从父母的旨意改变了,还是维持不变了呢?


显然没有促成改变。


其实,问题的背后总有合理的一面:


  • 消沉的人也许是在用谨慎的策略回避失败;

  • 焦虑的人也许是背负了太多的期待;

  • 暴躁的人也许在用这种方式隔绝伤害。


如果一味去追求改变,而没有看到ta维持现状的合理的一面,似乎是在说:你不应该这样,而且还要你承认你不应该犯的错误。


如果带着这样的心态去促成改变,无论这个改变的建议有多贴合你现在需要改变的现状,这个建议都带着一丝自上而下的傲慢,结果可想而知。


谁会愿意听一个否定自己的人说话呢?


即使这个建议粉饰得再好,我们听罢觉得醍醐灌顶,我们也不会行动起来。


因为你在用这种无声的沉默来对抗改变背后的否定。


不变是在保住自我


沈老师曾经问学员:如果我们从小到大都是按照父母认为对的方式生活,那么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呢?


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会“自我”缺失,我们完全活在别人的世界,活在别人的要求里,活成了他人,而不是自己;


反而那些不被认可的“缺点”才是我们自己的,所以我们为了保住自我,自然会选择维持住那些不被人认可的“缺点”。


因此,不变是在保住自我。


你可能会问那我们为什么要去保住自我?


我们常常提到“自我”这个概念,但是“自我”到底是什么呢?


它是某种稳定不变的存在,还是每天会变化起伏?


心理学认为,自我也是一种处在稳态之中的结构,受到特定心理机制的作用,轻易不会改变。


自我这种稳定的机制叫自我认同 (self identity) ,亦称为自我同一性。


什么是自我同一性呢?


顾名思义无论我胖瘦、生气与否、状态好坏都是同一个我,我不会认为自己变了一个人。


你可能会想,为什么自我要有这种稳定机制呢?


有2个原因:


1. 这种稳定机制对个体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它关系到个体能否更好地适应社会、能否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如果我们所行之事皆为他人,恐怕我们也很难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了,我们会陷入空虚的状态,就像那些空心病的孩子,他们就像一个装满东西的容器,但装的东西不是自己的,而是他人的。


2. 这种稳定机制能帮助我们建立对自己的忠诚。


忠于自己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和不要什么,才能充分去感受当下那一刻的感受。


同时还要有相当的把握,知道这种感受是稳定的,不会随着时间突然变化,才能做出忠于自己的选择,为未来的成长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如果一个人没有找到稳定的自我认同,就很容易陷入混乱。


例如一个人跟别人建立关系,别人问:“你喜欢我吗?”


他心里想的是:“我只能保证这一刻是喜欢你的,以后不知道。”


那么,他就没法在关系中给出长期的稳定的承诺。


因此,自我的这种稳定机制让改变的发生变得不容易。


很多时候我们会有种错觉,觉得自己稍加努力,就可以脱胎换骨。然而当一次次地改变失败时,你便指责自己:我真没用,这都做不好。


其实你也不必自责,不单是你做到有困难,其他人也会经历和你一样的困难。


因为自我的这种稳定机制告诉我们:你要做不同的事,和你要变成不同的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逻辑。


例如你习惯了9点才起床,你觉得你很懒惰,想要变得自律,为此你定下了目标是每天6点起床。


但结果是这样的:头一天轻松完成,一星期也能勉强,但是一个月,你可能又变成9点起床了。


导致你失败的因素有很多,但最核心的原因还是内心不断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你:9点起床才是最舒服的,6点起太累了。


最终你会忠于自己最舒服的那个选择。


因此,改变单次的行为容易,改变一个人的自我同一性很难。


当你要求的改变超出了单次的行为本身,涉及他对自己是怎样一个人的看法,这种看法是处于稳态的,不是想改就能改的。


很多改变自己的要求,本质上都是这样的徒劳。


你可能会有些沮丧:那改变岂不是无可能了?


也未必,我们下一讲来分享如何带来改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沈家宏心理 ,作者:剑青,编辑:商昔,责编:彭秋红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