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我眼里的科技颠覆感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所谓科技颠覆感,在我看来,就是得这项技术得对普通人的日常工作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而且必须是全方位7*24小时的。


在我有限的生命里,我认为发生过两次。第一次是被后来的事实证明确实发生了颠覆,第二次还有待验证。


其实还有一次,但我当初没有以为意。


这就是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不过,我倒是记得,我曾经拿着一台谷歌的G1,对一个创业小伙伴 (彼时我正在做一个小企业) 说,这玩意儿上,应该有很多钱可赚。但我确实未曾意识到,智能手机的那种颠覆性。一个惯性思维就是这只是互联网的移动化嘛。


现在来看,并不是什么苹果的iPhone时刻,而是这个世界的iPhone时刻。



我大学里曾经考虑过留学的事宜,所以申请过美国的学校。


在那个时代,可没有互联网,更不知道还可以访问网站这种东西。通常的步骤是这样的:先发一封航空信给目标学校,索要学校介绍和报名表。大概要过个把月的时间,会收到对方的回信。有些学校的回信非常厚,介绍册子又精美又厚实。有些学校则比较简朴。然后填完报名表航空信寄出,再跑去银行去付那个报名费,然后再等待对方回信。


这样的操作,不是只针对一个学校。总有一个广撒网的过程。前前后后,反正要折腾近乎一个学期。而且因为后来放弃了留学,我整个过程并没有走完过。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一个外贸单位做设备进出口。与外商之间的往来,远程主要是打电话、发传真。如果涉及大量文书需要传递,那就只能航空信了。


所以,你们可以想见,我97年第一次使用到电子邮件这个东西和外商往来的时候,所带来的震撼感和颠覆感:不要钱?这么快?


1999年,我辞去了体制内编制——那年头叫下海,进入了互联网产业。



这个决定很正确,可能是我到目前为止人生决策中唯二的一次。


倒也不是说我当时考虑得有多清楚,我只是模模糊糊感觉到,互联网这个玩意儿很惊人。到底惊人在哪里,彼时三十都不到的我,说不清。


事后诸葛亮是可以总结出一些东西的: 互联网提升了人们接触——包括人与人,人与信息——的频率。这种提升,是数量级的,是超越时与空的。


而所有的交易,都发生在“接触”之上。接触频率越多,交易的频次就会越高,交易量就会越大,经济总量就是这么被撑起来的。


而智能手机的出现,移动互联网的诞生,是再次数量级地提升接触频率的。


到了今天,我们几乎可以说,提升已经到头了。智能手机已经足够霸占了我们的时间,剩下的,智能汽车也好智能电视机也罢,都是勉力再提升一点点罢了。



第二次颠覆性的变革,我个人觉得,是ChatGPT。


如果说从电脑到互联网到智能手机,一直是在这个世界提升粘度频次的话, ChatGPT 则是创造另外一个世界的重要支柱,且没有之一。


总有人想创造另外一个世界。马斯克的火星之梦,就是在创造另外一个世界,但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不大。而扎克伯格的元宇宙,则是在今天这个世界上创造出另外一个世界。


元宇宙,或许也可以称之为matrix,如果你对《黑客帝国》三部曲有印象的话,这个词并不会陌生。


在这个matrix当中,人类当然是存在的,但同样需要大量的客观存在,也包括大量的NPC。它们的背后,是需要AI的。从这个意义上出发,所谓VR的感官体验,不是最重要的,也未必一定要模拟出足够的真实感。


就当下这个时间点而言,我依然像90年代末看到互联网一样,隐隐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很剧烈的变革,但还是有些懵懵懂懂模模糊糊。请恕我无法很清晰很精准地说出这个感觉。


但我确实认为,matrix会到来。



现在可以说到这两天大火的Sora了。


几个让人惊叹的文生视频,也就是让人惊叹一下罢了,并不是什么颠覆性的东西。至于造成一些产业的重构——比如说,经过进化,可以文生视频几十分钟甚至更多,于是拍个电影更容易了,做个特效更方便了,up主们做自己的视频节目更轻松了,这都不足以称得上“颠覆”。


互联网不是因为重构了媒体产业,而能承担颠覆之名的。把互联网等同于第几媒体,是新传圈造出来的对互联网最大的误读。


Sora真正让人觉得有颠覆感的地方在于,它似乎能创造虚拟的真实世界。


按照Sora公布的技术文档,它可以通过学习海量视频,来获悉现实世界的动态变化,并用相关技术模拟这些变化,从而创造出新的视觉内容。这话的意思感觉是这样的: 它能够学习并理解真实世界的“规律”并在虚拟世界中“重现”。


但我也看到了相应的反驳,认为这是对机器学习的误读。其中的技术原理,我一个文科生是搞不大明白的。但反驳者举了一个例子,倒是能够读懂:假定爱因斯坦时代有巨牛逼的人工智能,它能够通过学习海量数据 (文本或者视频) 来发现相对论这样的真实世界规律吗?


这个例子的意思就是,人类并没有掌握所有的规律,人工智能作为我们的创造物,通过机器学习大量的也是我们的创造物,能发现新的规律以至于可以重现虚拟的真实世界?


好像也挺有道理。


假定这种驳斥是站得住的话,模拟真实这条路未必走得通,那么,Sora作为ChatGPT的衍生物,其颠覆性不能和后者相比。至多,就是一些产业重构。


但如果这种驳斥站不住脚,颠覆两个字,就是恰如其分的。



昨儿我转发我写的那篇关于苹果Vision Pro的文章时,带了一句话: 内容还是不够多,要不,让Sora帮忙创造一点?


这未必是玩笑话。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扯氮集(ID:weiwuhui_com) ,作者:魏武挥二世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