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PK小米智能生态,大佬激辩2015
搜狐IT 文/宿艺 (微信自媒体公众号:壹观察)
随着手机产业进入最后洗牌时期,2015年智能生态成为智能终端行业关注的新热点。
2014年对于小米来说可谓“疯狂”,这家于2011年发布首款智能手机的公司,在2014年已成长为年出货量6112万台、全球份额排名第五(IDC数据)的智能手机厂商。不过在小米高速增长背后,也面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巅峰增长期已过,小米手机销售单价快速下滑等问题。
雷军于2014年底提出的“智能生态”概念再次引发了业内激烈争论,并将小米估值从2013年8月的100亿美元拉升至2014年12月450亿美元。而小米随后与美的等企业开始的合纵连横式智能生态扩张,也引发了魅族+海尔+阿里巴巴,以及华为、TCL等企业的快速跟进。
那么,智能生态2015年会成为下一个“台风口”吗?小米+美的与魅族+海尔+阿里巴巴模式谁优谁劣?国内智能手机企业会将智能生态作为“标配”吗?《壹观察》就此与魅族、小米、海尔、华为、TCL等业内高管进行了讨论,以下为主要信息:
魅族与小米PK智能生态
1月28日,魅族联合海尔、阿里巴巴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了“魅族智能生态圈”发布会。无论是新品魅蓝手机,还是智能生态圈战略发布,魅族都将目标极为露骨地指向了小米。魅族副总裁李楠甚至将两大企业之争,扩展为智能生态的“共和”与“帝国”模式之战。李楠认为:“小米智能生态模式太过封闭,而美的家电做不过海尔+格力+夏普等家电联盟、金山云服务也不如阿里,因此魅族坚持的开放模式对用户最有利”。
不过小米似乎并不这样认为。雷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称:“小米智能生态并不是封闭模式,而是初期并没有太多合作伙伴认同,因此小米选择通过与合作伙伴注资或入股模式分担风险。随着小米智能生态扩展,将逐步走向开放”。
李楠对此回击称:“从手机充电器到智能手环,从智能硬件到软件应用投资,小米的扩张从来都是一个资本诱惑和品类排他的战略,这从深圳众多中小企业对小米的态度就已可以明确分辨”。
阿里云计算公司总裁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王文彬对《壹观察》表示,阿里云在技术端很强,但是在用户端不具备硬件能力,这是阿里选择与魅族、海尔在智能生态合作的原因。现阶段,阿里、魅族、海尔都在各自行业有自己的商业生态圈,也都希望向智能生态进行布局,因为建立一个跨多品牌、多行业、多终端,更加融合开放与互联互通的生态圈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非常必要,也符合消费者的利益”。
海尔集团智能家电总经理李莉对《壹观察》称,海尔当年也希望通过U-Home给用户提供一整套完整的海尔解决方案。但实践证明用户的需求千差万别,甚至还要跨多个行业,因此仅靠一家企业不可能覆盖到足够多的需求,不可能让用户从体验上得到满意。
TCL 通讯COO王激扬博士与华为荣耀事业部总裁刘江峰也对《壹观察》强调了开放概念。王激扬认为,智能家居的未来不是用户通过手机简单远程遥控,而是必须做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智能感知,因此智能生态必须开放,容纳更多的各种行业企业才能获得爆发式发展。
智能生态会成为国内企业“标配”吗?
从目前来看,除小米和魅族外,阿里巴巴、百度、腾讯、360、京东等互联网巨头,海尔、海信、TCL、美的家电企业,华为、酷派、联想等终端企业都纷纷布局智能生态。那么,智能生态会成为国内企业标配吗?对于手机企业来说,没有进入智能生态就一定意味着被淘汰?
雷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此表示,小米判断未来的3-5年,或者10年之内,所有人使用的个人终端设备,家里的电器都将全部实现智能化,而且全部会与云计算连接。因此,智能生态的成功对于小米来说异常关键,小米战略就是以手机为中心连接所有的智能设备。
魅族副总裁李楠对《壹观察》称:“智能生态一定会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大趋势,魅族希望汇集足够多的企业搭建一个完整生态,形成开放的统一标准,并借此获得用户体验和用户规模”。对于魅族为何在2015年智能手机规模扩张的关键一年还要去做智能生态,李楠回答称:“如果竞争对手(小米)又跑到前面去的话,规模一旦放量就会很恐怖,2015年将是智能生态格局确立的关键一年”。
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移动业务集团总裁、摩托罗拉移动管委会主席刘军对《壹观察》表示:“智能生态大趋势是一定的,联想也在积极布局和创新”。
酷派大神总裁祝芳浩对此表示,智能生态未来一定会成为互联网巨头、终端企业和家电企业争夺的焦点,酷派与360成立合资公司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布局智能生态。
TCL通讯COO王激扬认为,智能终端互联互通和智能家居一定是行业大势,没有进入智能生态的单终端品类将失去用户关注和市场竞争力。
2015年会成为智能生态“台风口”吗?
从互联网巨头、终端和家电企业全面布局来看,智能生态将成为各方企业看好,并竞相逐鹿的下一个“台风口”。那么,2015年会成为智能生态全面爆发的关键一年吗?
小米雷军和魅族李楠都将2015年视为智能生态格局确立的关键一年。而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移动业务集团总裁刘军则认为2014-2015年还是智能生态起步的一年,受行业标准和生态现状限制,不会突然爆发。华为荣耀事业部总裁刘江峰也认为:“要等风来,华为荣耀2015年在智能生态方面还是以关注和尝试布局为主”。联发科总裁谢清江则对《壹观察》表示,从供应链角度来看,技术方面已经准备到位,联发科2015年将从芯片端全面布局智能家居和穿戴设备,但从行业成熟度和用户接受度来看,2017年应该是爆发的时间节点”。
《壹观察》看来,各方判断都已将智能生态视为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台风口”,那么如何布局也就将决定各家企业未来3-5年的走势。小米模式可以迅速的集中资金、MIUI和小米手机用户,以及雷军通过资金搭建起来的“帝国”资源优势,更加有效率,回报高风险也会巨大。而由魅族+海尔+阿里巴巴倡导的开放模式可以联合更多的行业企业,在迅速容纳众多合作和用户总量的同时,也会公担风险。不过,分散的联盟也会造成执行力下降,在统一标准的制定上注定征途漫漫。
如果回顾智能手机爆发初期的2011年,同样没有人看好小米的手机模式,但最终被雷军“钻了空子”,迅速做大规模,并倒毙传统手机企业进行自我改革。那么在四年后的2015年,雷军在智能生态领域还能复制当年的发展模式吗?对于过去几年吃了“大亏”的国产终端企业来说,这次会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