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Uber入华,前景不乐观
文/宋宣
民间有句俗话:“步子大了容易扯蛋”,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美国知名打车软件Uber正在招兵买马准备进入中国市场。一听此文瞬间我脸旁无数黑线,面对如此纷乱的国内在线打车市场,Uber这是要闹哪样?
先来看看Uber最近的一些动态:
2012年9月,Uber获得旧金山经营许可。
2013年2月,进入新加坡在线租车市场。
2013年5月,重获纽约经营许可,时隔半年重回这一市场。
同月,Uber获得第三轮融资,目前该公司估值10亿美金。
不难看出,Uber在最近的一年中一直忙于“扩张”,而希望进入中国则是其打入亚洲计划的一部分。但从上文的动态我们也不难发现Uber在近几年花费了大量时间与政府沟通,而据外媒此前报道,在其已经进入的数十个美国及欧洲城市中,Uber仍面着来自出租车行业的诉讼,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分身来到中国市场,是否步子迈的有些大了?对于Uber抢滩中国,我个人,并不看好。
原因不仅在其战线过长,而是其很难适应中国的在线打车生态圈。
1、付费模式不易接受
近日,笔者尝试注册Uber,虽然目前国内无法正常使用,但也可略窥一二。在注册环节中,Uber要求用户填写信用卡账号,而这一行为主要为了更快的完成打车交易后的付费流程。
Uber的付费模式与国内在线打车软件不同,比起国内的不收费并仅以现金单独和出租车司机交易不同,Uber中的各项业务结算均需要信用卡。在这一点上,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首先,网络是问题。在Uber将您送到目的地后,您与司机需要在线进行付款。司机需要在其移动设备中点击确认扣款,而您则需要确认这一行为。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流畅的上网体验。这一点恐怕部分运营商还很难做到。
其次,大部分出租车司机难以接受“看不见现金”的付款流程,以之前北京刷公交卡可付打车费为例,一方面出租车司机厌烦了超长的变现流程,另一方面,绝大部分司机反映,还是看到现金实在,不鼓励乘客“刷卡乘车”。
再次,据国外媒体报道,Uber的这一功能在其在线打车业务中可方便实现付小费这一行为,而对于国内用户来讲,并不存在这一消费习惯。
2、线下推广已失先机
对于当下国内在线打车的混战局面来讲,大部分软件都在进行疯狂的线下推广。一方面拉拢司机入伙,另一方面,通过各个渠道向乘客进行宣传。送话费、送礼品、甚至送平板。可以说,推广方式相当“粗放”。
相反对于Uber来说,其对司机的选择相对严格。想加入Uber司机队伍的的哥,必须首先与Uber签约,而这一过程无异给Uber的线下推广提高了难度。
而另一方面,Uber在此前在北美的推广中,曾向的哥免费发放iPhone4s手机,且的哥对此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这一过重的推广模式,一旦在国内展开定会给Uber的资金链带来巨大压力。
同时,更重要的时,在线打车这一市场已经兴起近一年,此时,国内各家已经有了自己的根据地,而Uber此时想打入这一市场似乎并不容易。
3、接洽政府谈何容易?
Uber在此前推广中已经在政府的问题上碰了一鼻子灰。而学乖了的Uber在此后的扩张之路上,每到一个城市都会首先与当地政府接洽,并商谈是否有合作空间之后再正式进入这一城市。
相比国内在线打车软件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Uber的做法相对职业。但面对国内各城市的公共管理机构,还是不免为Uber捏把汗。一方面,此前Uber经历的诉讼多为与行业协会及各类自发形成的委员会之间的纠葛。而国内机构能否允许国外产品进入公共交通领域依然存在一个极大的问号。
当然,Uber目前挂出的职位仅有中国区经理、社区经理、业务员三个。其具体战略尚无法判断,而对此,笔者认为,Uber入华其实可首先进军其早先在国外成功的“黑车”业务,即在线预约租车业务,一次作为进入中国租车市场的突破口,一旦时机成熟,适应了国内生态再进入打车业务也未尝不可。
最后,事实上,在线打车领域是移动互联网冲击传统行业的一个最典型案例。也许当中的很多经验,也值得很多O2O从业者的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