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20岁》与《奇怪的她》竟如此相似?中韩电影“合拍”模式新解:“同题作文”
虎嗅注 :2014年中韩签订了《中韩电影合拍协议》,韩国电影作为亚洲版图上的电影强国和已成为世界电影第二大市场的中国市场从此建立起了更为紧密的电影贸易关系,于韩国而言打开了广袤的市场,于中国而言找到了最近的“留学”之路。《重返20岁》在今年初上映,可看做是新年中韩电影在创作、制作和发行上的一次全新尝试,一个母题两个产品的全新商业模式,为《中韩电影合拍协议》创造性地写下了注脚。本文来自艺恩网,原文标题: 《重返20岁》成中韩合作成功范本 “小国寡民”借力“大国崛起”谋共赢 ,作者:孟佳。
经验丰富但增长乏力的韩国急于开拓海外市场,崛起的大国捧着钱和敞开着巨大的市场茫然四顾,你情我愿、各取所需,中韩两国合作可谓水到渠成。然而,眼看诸多综艺项目的合作都开花结果,电影上却鲜有脍炙人口的案例出现,好在《奇怪的她》来了,它给中韩合作带来的意义远在票房之外。只要中韩双方在对接磨合中,看准时机,在正确的位置将齿轮咬合,那这架“机器”转动起来的力量所能改变的,将远在中韩两国之外。
人均观影频次遭遇天花板,“小国寡民”逼迫韩国走海外拓展路
仅从字面意义上理解,称韩国小国寡民并不为过,韩国国土面积是中国的百分之一,人口仅4700万,是中国的30分之一。但正是这样一个“弹丸之地”, 却能达到人均4.3次的观影人次,与美国人均年观影次数持平 。但在中国,这个数字只有0.6左右,哪怕只算7亿城镇人口,人均年观影次数也才刚过1次。
韩国电影崛起20年,从一无所有到奇迹般地摆脱了电影弱国的地位,至少在本土上与好莱坞电影分庭抗礼,甚至还取得了一定的优势,走出了一条韩国特色的电影道路,成为亚洲电影的标杆。这条道路就是一条旗帜鲜明的“反好莱坞”的道路,好莱坞擅长科幻、动作,重视大制作、大场面,重实效、轻故事;韩国则在小制作、小成本上发力,甚少染指科幻、战争题材的“商业大片”,偏爱拍摄以情感和故事见长的电影。
然而,受本土市场所限,纵然已经在对抗好莱坞上取得极大成功,但近几年来,韩国电影的增长还是现露疲态。如同香港一样,没有强大的国内市场,韩国电影从一诞生开始就扛着走出去的使命。高平均观影人次意味着一个市场的成熟,也意味着增长乏力,走出去的策略已经刻不容缓。
今年韩国市场高居榜首的《鸣梁海战》以1761万人次占去韩国本土电影观影人次的17%,相当于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人都看过这部电影,累计总票房1357亿韩币(约合8.1亿人民币),换来中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一的人可以做到。
小市场也限制了韩国电影的发展,如果按最乐观的计算,每部电影都能取得《鸣梁海战》这样的成绩,那对于制片方来说,一部电影的投资也不可能超过3亿,对于好莱坞动辄10亿人民币的投入,韩国电影永远都无法做大片,类型也会永远局限在本土化的小成本故事片、爱情片,走出去的底气难免大打折扣。
中韩合作搭桥不易,“反好莱坞”电影难打入中国桥头堡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韩国是值得中国学习的一个经典范例,对韩国来说,中国也是他们决意走出去的第一个桥头堡。韩国第一批本土电影人一直在为走向国际而努力,与好莱坞相比,近水楼台的韩国更早就发现了中国庞大的市场,依托中国,双方合作能推动中韩电影向东南亚、南亚以及其他海外市场推进。
韩国电影《恐怖直播》制作公司代表认为:“如果韩国电影想冲出亚洲走向世界,那么必须经过的路径就是中国市场。由于中国的电影市场空前巨大,我们可以通过中国将韩国电影品牌化进行宣传。”
曾在韩国发行《英雄》等电影的中博传媒董事长伟明也表示,“中国和韩国在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上相似度很高。韩国电影已经把好莱坞的成功经验拷贝过去,并结合得很好。我们可以从中学习经验。”
的确,双方都有非常美好的设想,但事非人愿,在中国,韩国电影的处境却并不乐观。韩国电影人尝试了很多种方式,试图渗入到中国电影市场当中,但鲜有令人瞩目的成功案例,数量也少之又少。从2006年开始,从韩国进口到中国的电影不过才20几部,票房最高的是《雪国列车》,仅七千多万票房,在韩国票房非常不错的《狼少年》、《开心家族》等片票房才三四百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所谓的中韩合作、合拍仅限于演员和导演等小范围内的人员交流。
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中国对进口电影的年度上映数目有限制,由于好莱坞大片更有有目共睹的票房号召力,因此给与其他的确的引进名额就少之又少,韩国电影仅靠出口很难在华取胜。此外,文化差异、制作模式不同和演员班底易地后容易水土不服亦是不利因素。例如去年在韩国创造历史记录的《鸣梁海战》引入国内后反响平平,原因很简单,中国观众不熟悉这场战争,在韩国能唤醒观影热情的元素在中国不起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中韩双方都希望能开拓一条新的、行之有效的中韩合作之路。
2007年冯小刚的《集结号》算得上是开创了一种新模式。在那部电影中,冯小刚采用了韩国的特效团队,后来这一模式也被他沿用到了《唐山大地震》中。
《奇怪的她》与《重返20岁》,开拓中韩合作新模式“同题作文”发挥韩国剧本优势
近年来,韩国电影业纷纷通过与中国电影公司合作进入国内市场,国内电影公司也同样携巨资进军韩国。通过合资或技术合作形式进入中国市场的韩国电影将越来越多,合拍电影也呈增加的趋势。
与韩国进口片相比,中韩合拍片的表现就好多了。以韩国知名度电影公司、隶属希杰集团旗下的希杰娱乐为例,随着内地电影市场崛起,希杰与内地合作逐步增多。早在2009年,希杰就与内地合拍爱情轻喜剧《非常完美》,2013年再次合拍《分手合约》,这两部片均取得过亿票房,也增强了中韩双方合作的信心。然而,相比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的体量,这样的成绩差强人意。
鉴于此,希杰一直在探索新的合作模式。毕竟,对韩国而言,经过20多年的积累,最成功的是它的故事。之前的合拍多是由中国编剧创造一个新故事,韩国电影的成功优势并没有得以体现。CJE&MChina电影部门总经理,也是《重返20岁》的出品人刘映昊表示,“改编是很容易想到的方法,可以直接移植成功的剧本,但有一个时效性问题;此外,直接改编也会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所以,如果拿同一个剧本在两地,甚至三地同时拍摄播出就克服了这些问题, “同题作文”的想法就产生了,这与综艺节目引进海外版权进行制作有异曲同工之效。
“同题作文”的核心在“题”,然而等待一个合适的题却让希杰等了好几年,直到《奇怪的她》出现。此题具有颇受中国市场欢迎的青春元素和喜剧精神,同时兼具能唤起关注度的社会意义和话题性,更难能可贵的是,还有合家欢的潜质,这样一个剧本简直千载难逢。于是希杰带着这个剧本进入中国市场,寻找了多家合作方,锁定了陈正道导演拍摄,就等着2014年3月与韩国版一同上映。不巧的是,由于导演档期问题,这部电影一直拖到2015年才上映,也让很多人误以为《奇怪的她》是抄袭或翻拍之作。
实际上,《重返20岁》与《奇怪的她》,二者同源同本,不存在抄袭问题。由于韩国人在剧本上已经把好了关,中国编剧要做的,就是在细节润色上,进行本土化操作。电影里出现了广场舞和音乐节,并强势植入了中国国产电视剧《还珠格格》,多重蒙太奇效果值得称道。
日前,广电总局网站上公布的最新一批通过审查拍摄的中国电影剧本,其剧本梗概透露出的单调与枯燥令人震惊。相对而言,已经走出策划电影阶段的韩国有更扎实的剧本,“剧本为王”也是韩国电影坚守的理念。因此,《奇怪的她》的成功对于中韩电影市场而言,意义远在票房之外。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良好反馈将使中韩电影合作的亲密度进一步增加。对韩国而言,在中国能站稳脚跟无疑就有了一个13亿人的庞大市场,以此为桥头堡再向东南亚、南美等其他海外市场进军就更加便捷;而对于中国而言,我们更期待像《奇怪的她》这样韩国故事能让中国电影人肯多花些功夫在剧本上,用8年的魄力去磨一个剧本,而不是用几天的剧本去博8亿票房。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向作者提问
加入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