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广州被查:人民优步的“骑墙”之结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最近Uber在国内大热,不得不说,无论是Uber叫直升机、送冰激凌,还是豪车司机约pao、车主月收入过万,抑或CEO集体开车招聘、佟大为满街拉客,这些公关、运营和炒作真的很博眼球,也确实给Uber增添不少人气。就连雕爷都连发两文,先是搬出诺贝尔经济学奖赠与Uber的溢价模式,又是半夜用iPad码字,上升到维度之战来对比Uber和滴滴。可见Uber在华运营团队,这不到半年的时间确实做了不少事情,顷刻间让Uber及人民优步这2个词,占领了大家的朋友圈。


但在我看来,为何滴滴专车、各类拼车应用都活的好好,偏偏Uber成为众矢之的,遭到出租车集体抗议?我的总结是:火的是人民优步,遭殃的是Uber。人民优步介于专车与拼车之间的“骑墙”定位,可谓集成败于一身。


在国内,Uber究竟是什么?专车还是顺风车?从一个普通网民和没体验过的用户角度来讲,真的很难看清楚。搜了半天的新闻,获得如下答案:


进入中国市场近一年的Uber在产品运营方面再出新招:(2014年)10月20日,Uber宣布在深圳、上海、广州、成都、杭州和武汉六个城市推出“人民优步”。此前的8月Uber已在北京推出该服务。


这个有着中国特色名字的产品被Uber官方定义为拼车服务(Carpooling)。根据Uber官方的解释,使用人民优步,搭乘者可以方便地找到拥有车辆的车主,仅需分担车主相应的出行成本,便能得到有保障的拼车服务。Uber在美国地区也推出了一项拼车服务,名为UberPool,但据环球旅讯向Uber方面了解,Uber Pool是两名乘客预订同一辆车进行拼车,而人民优步是乘客与车主之间进行拼车。Uber官方强调,中国大陆是Uber在全球推出人民优步服务的唯一地区。


也就是说,其实Uber人民优步,其实是一种拼车服务,而现在Uber最火的,恰恰也就是人民优步。下面,我们来对比人民优步与专车及其他本土拼车App运营策略:


首先,加入Uber人民优步是有门槛限制的。车价不得低于10万、车龄不得超过5年、本地车牌,以及线上培训。听起来像什么?没错,滴滴、快的专车刚上线时,招盟专车加入的条件也不过如此。记得当时在上海和一个专车司机聊过,私家车加盟后,会变更为营运性质车辆。后来,经过两会期间各界对专车定性的一番争论以及杨部长最终的阳刚表态,本土的专车产品都快速调整了策略,所有专车全部变成挂靠专车公司的营运车辆,人车都被诏安,纳入政府管理,以免“牢狱”之灾。而拼车,仅是审核车辆及车主资质即可通过认证,没有培训,也没有对车辆的限制,更不会改变车辆的性质,同时政府也鼓励拼车行为。


第二,Uber人民优步车主不得提前询问目的地,接活靠派单不用抢,评级严格,稍不留意就会失去补贴甚至封号。这些对车主的“半军事化管理”手段可谓相当严格。也就是说司机家住南五环,如果接了一单北六环,如果不想被差评,你也得拉这趟生意。你看看,Uber就差要求司机必须西装革履,主动开门,进车再送恒大冰泉了(优酷上的培训里只是提到建议这样)。相比之下,拼车App对司机的要求几乎没有,可以用全靠自觉来形容。


第三,Uber人民优步按里程计价,等候计费,高峰溢价。这些保障车主的运营手段都挺诱人,只不过与出租车太像,甚至让出租司机都有几分羡慕。而拼车的计价则相对简单,根据里程、车型大致分为几档,对最高车费也做了限制。


第四,Uber人民优步每天拉活不限次数。就凭这一点,不封你才怪。看看那些本土的拼车,都会限制每天两单。天天用车甚至不让用户10点后拼车,以至于像我这种经常加班到半夜的产品狗,只能每晚放空回家。


综合以上四点,可以发现,Uber人民优步在对车主的管理、计价、拉活模式方面非常靠近专车,在乘客乘坐时,会传递出一种错觉。而司机身份和车辆性质又是普通车主和非营运车辆。所以, Uber人民优步在国内是一款“实际提供专车服务”,但不具备政府规定资质,只能以拼车为理由存活的,定位非常模糊的“用车”产品。 不被扣上“非法营运”的帽子才怪!(真心佩服Uber敢于挑战政策的勇气)


作为一个私家车主,我从去年底就潜伏进了各类拼车app“体验民生”。在半年多的“拉活”与拼车经历中,明显体会到“坐拼车”与“坐专车”的不同。坐专车时,你会把自己当大爷,希望享受舒适的服务。爷不想说话,你别张嘴;你不到楼下,爷不出门。上车坐后排,假装小老板。而坐拼车,你会认为大家地位平等。提前下楼避免对方等候太久,自己开门坐副驾,一起谈天说地扯家常。聊的好的还会互家微信,没事点个赞。


作为拼车车主,普遍都有正经工作,每天按时上下班,使用拼车app接单的心态基本都是;顺路第一,交友第二,赚钱第三。在我看来,三者少其一,车主都会失去接单动力。如果,你连路线和时间都不在乎,只关注利益的时候,那呵呵,要么当专车要么开出租车吧~(想想人民优步属于哪一种)


所以,拼车app解决的其实根本不是拼车需求,它真正满足的是当今大中城市里“白领工人”的社交需求。被圈养在混凝土大楼里的996和965们(不懂请百度,别往邪恶方面想)的社交方式极其有限。不然陌陌也不会光靠用户卖脸,就迅速的获得两亿用户。然而与陌陌社交的不靠谱性相比,拼车社交可谓真实百倍而又见效快。今晚约车,明早见面。看乘客头像一般,我可以不接。看司机长相太丑,我可以不付款。即便没头像,我还能体验到“抢红包”的乐趣,说不定开门一看是个美女。即便丑也没关系,过半小时你就下车,我还能赚点油钱。因此,如果车主、乘客真的只为拼车,大可“约”上一两个之后,从中选个“长期跑友”,建立线下联系。完全没必要每天捧着手机守着拼车app,等着抢单。这种变化的人、变化的路线、变化的收益、变化的行为只能称之为拼车交友,而非拼车。这类分析文章网上太多,不在这里详细分析,回来继续说Uber。


Uber对于乘客而言,确实很好的解决了出行需求。依靠溢价模式,充分调动车主的积极性,在高峰时间努力“工作”,尽可能的赚钱。那么问题来了,Uber的溢价模式究竟调动的是谁的积极性?我的答案是:那些刚刚加盟尚在兴奋点上的新手、职业黑车司机、寂寞单身小青年以及一部分真的即有钱又闲得蛋疼的土豪。


为什么这么说?


1、Uber的派单模式是不告诉司机,乘客要去哪的。你家住回龙观,在中关村上班,下班后很可能被派一单八宝山的活。拉还是不拉?早上上班,派给你个通州的活,怎么破?能拉这种活的,都不是以拼车为目的的上班族。至少我在早上用拼车接人时,只会接非常顺路的。晚上可能还会接稍微绕一点的乘客,不过前提也是“看脸”。即便刚加盟拼车,兴趣正旺,玩个一两次还能忍受,坚持半年试试?


2、晚高峰拉活真的赚钱吗?看看地铁口趴活的黑车司机就知道了。15元起步,超过5公里的地方都不去。人家精明得很,非常懂得“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互联网之道。一小时来来回回拉个3趟,就跟跑个十几公里、堵上半小时赚得差不多。所以,连黑车司机都懒得跟你玩。


3、你一定会说:溢价不一定是早晚高峰,即便白天某个地方用车乘客突然增多也会溢价。没错,但回到前面两点,坚持下来的都是闲得蛋疼的土豪。


所以说,Uber人民优步其实就不是一个拼车产品,它这一套玩法如果用在专车上面还说得过去。


说一下昨晚的切身经历。因为把车借给朋友,不得不打车回家,决定趁机体验口口相传高大上的Uber。(说真的,直到我写这个文章之前,我对Uber是拼车还是专车都不太清楚。)


我把滴滴、各类拼车app、Uber都试了一遍。先是Uber,确实很快派了单,一看司机头像,猛男+西装革履,以为叫了专车,赶紧取消(屌丝一枚,勿笑)。滴滴出租车确实不争气,从8点叫到11点,都没人应答(其实我那条路线还挺好的)。三个拼车app都被抢单,不过等的时间略久。


后来仔细研究了下uber的交互,大体知道了如何使用(但至今不知道Uberx、Uberxl到底是“更好的车”还是Uber里的“专车”。显然,我没有刨根问底的精神),最后选择了人民优步,不到1分钟,电话就打过来了。走到楼下,看到司机已经站在车旁等候,我心想,看来是专车,径直朝后座走去。开门一看,车里乱乱的,快速判断,应该是普通的私家车主拼车,于是又坐到了前排(我自己拉活的时候,也很讨厌乘客坐后面)。


路上与司机交谈,问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是专车还是拼车? 得到的答案是“拼车”。他也坦言派单模式的无奈,与我之前料想完全一致。同时还吐槽早上遇到一个态度极其恶劣的乘客(把自己当大爷那种)。


这个故事想说的是,Uber人民优步运营看起来效果非常棒,实际连最基本的“你是什么”的问题都没让用户搞懂?再加上网上一连串的热评与追捧,也难怪新闻里说,广州出租司机联合抗议Uber扰乱市场。说实话,连做互联网的都没搞懂你是什么,这些出租司机也就更不知道你到底是什么了,更冤的是,你抢它的份额估计还真就没有那些专车、拼车app掠去的多。但是,就是因为你的运营与推广做得太好,树大招风,同时定位又骑墙,才在广州招到查封劫难。


广州查封一事后,网上出现了很多力挺Uber的言论。这是道义,是对创新的支持,是因为Uber确实给大家出行带来便利。但对Uber来说,一家公司遵守现行法律框架与监管是绕不开的挑战,要么改变政府,要么改变自己(产品与运营)。那么下一步,Uber人民优步在专车与拼车之间的骑墙定位会如何变化呢?


无广告不三宝,欢迎体验腾讯路宝盒子,记得在JD买完给好评哦亲!欢迎关注本账号,一同讨论互联网相关话题。欢迎拍砖指教。转载注明出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点此全站设置为大字体 本设置保留在浏览器内
A+ A-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