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的红利彻底过去了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MacTalk ,作者:池建强,题图来自:AI生成


从标题你能看出来,这话题比较有争议。所以,正式开写之前,我先说明下:这只是我个人的判断,不代表什么确定的事实。过去这些年,我写过代码,也管理过研发团队,这两年创业做产品,不再写代码。所以恰好,我能抽离出来,聊聊 AI 对于工程师的影响。


恰好是我在 Twitter 上看到 Sahil Latingia 的观点,他说得更激进:


我觉得在未来三年里,软件工程相关岗位会缩减 67% ,薪资也会被削减 33% 。举个例子,原本一个 36 人的团队,平均年薪 30 万美元,以后可能会被一个 12 人的团队取代,而这个新团队成员平均年薪 20 万美元。这种情况以前在金融、新闻和媒体行业都发生过。


有人会问, 67%、33% 的数据怎么来的?我也不知道。


我认为重要的不是具体的数据,而是趋势是否会发生。过去这段时间,我个人也倾向于认为未来五年内,工程师将会减少,工资将会回落的观点。


你能感觉到吧,现在绝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过了最快的增长阶段。本来这两年,随着互联网的增长停滞,工程师的薪水就已经在回落,这是缓慢发生的趋势。但没想到的是,AI 技术正以另外一种方式加速这种趋势。


目前为数不多的、真正能让 AI 游刃有余的场景是写代码。AI 技术飞跃,首当其冲的将是软件行业。我知道很多工程师会说:“你是不是没用过 Cursor?信口开河?AI 能做的事情很少,还老出错。怎么可能替代人?”


不不,恰好是因为我用过,我看了 Cursor Composer 才更加坚信这种判断。我知道,如果只以Cursor 现在的能力来看,它肯定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可我们要明白的是, 2025 年刚刚开始,DeepSeek R1 刚刚发布,这才哪到哪?


我之前做过统计。美国市场上,AI 编程赛道创业公司拿到了 30 亿美金的融资,除了 Cursor 外,还有好几个公司在做底层的模型,目前还没发布产品。那帮人的履历很好,手里的子弹也很多,估计在憋大招。所以,我猜今年大概率会有比 Cursor 更强的产品冒出来,然后一举成名天下知。


AI 的编程能力,会在今年进一步大幅提升。这是我的暴论。也许,当 2030 年的工程师看到 2024 年的代码提交记录,可能就像现代工程师参观蒸汽机车车间——他们无法想象前辈们曾亲手操作每个机械零件。


更魔幻的是,我们正站在这个转折点的开端。


从数据的视角你也能看到,去年,AI 编程相关的公司增长也都比较好。Cursor, 21 个月 ARR 从 0 到 1 亿美元。Bolt, 2 个月内 ARR 从 0 到 2000 万美元。Lovable, 2 个月内从 0 到 1000 万美元。虽然后面两个,并非直接面向程序员,但多少能反映趋势。


今天早上 Sam Altman 发过一篇博客。里面提到了类似的话题:


“未来的 AI Agent 能够完成大部分经验 3~5 年的顶级公司软件工程师可以完成的任务,但任务时长限制在几天内。它不会有突破性的创新想法,需要大量的人类监督和指导,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同时在某些意想不到的地方表现较差。尽管如此,它仍可以被视作一名真实但相对初级的同事。”


我认为他的观点已经很客观了。AI 和人的关系绝对不是简单替代。而是 AI 会提升单个工程师的开发效率,而后个体的效率高了之后,企业就不再需要那么多工程师。之前 10 个人干的活,现在 5 个人就能干。归根到底,是人借助工具替代人。


有人比较乐观,他觉得也许随着 AI 的发展,企业的软件开发需求会进一步大规模增长。这个无法论证,我的直觉是会增长,但每年也就 5%,不会是 50% 这种幅度。


一个工程师朋友告诉我,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毕竟工程师每天最多只有 40% 的时间在写代码,其他时间都是和产品经理沟通需求,设计方案。他很激动。我的逻辑是这样:


第一,沟通需求,设计方案的工作,AI 也在介入。第二,当个体的效率提升之后,研发团队可以真正实现贝佐斯一直提倡的“两个披萨原则”。一个小团队, 5 个人左右,就能够搞定一个相对独立的产品需求,人少了,沟通效率也会进一步提升。在大厂的人都知道,会议多的原因就是人多。


吴恩达曾在上个月写了个帖子,他认为未来产品经理将会变得更重要。因为在 AI 的帮助下,工程师可以更快地交付需求。这时候,能够拿主意决定做什么样的产品,以及怎么设计交互,怎么做取舍的人,会更稀缺。


说白了,就是审美、判断力和商业思维会越来越重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MacTalk ,作者:池建强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