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培风客 (ID:peifengke) ,作者:奥德修斯的凝望,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今天我们快速聊聊最近市场发生的事情,然后聊点轻松的话题。
联储加息:目前美国在没有办法解决供给问题的时候,采取了非常激进的方法压制需求。并且政策的外溢已经造成很多其他国家央行的难题。我们要知道,美元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货币,因此这种做法,虽然很多读者会把它解读成所谓的“收割”,但从长远来看, 美元作为当前全球秩序的受益者,这种损害全球秩序的做法,最后也会损害到美元本身。 2008年马来西亚和越南的案例就是例子。
中国人民银行的“跨周期监管”:实话说我觉得中国人民银行的跨周期监管本质上就是:更少主动动作, 相信中国经济有韧性 。但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在每一个底部都给你弹回来,在2008~2020年三次都是因为中国人民愿意在经济不行的时候响应在房地产上面上杠杆的号召。
地缘政治:我觉得北溪被炸了之后,就像当时2020年大家也没想到covid这么严重一样,大家可能也低估了这事情的长期影响。在过去40年的世界里面,安全被当做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安全从来不是理所当然的。
欧洲需要为自己的能源安全和军事安全补课的。美国和中国的问题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在过去20年和谐的合作中,中国打造了一个出口为导向的经济体,我们的产能主要适配西方的需求,然后出口换回的外汇以信贷发行的方式存在国内。导致的结果是中国的工人并不购买自己生产的东西,同时为了给这些出口换回来的美元找个池子。
2016年之前,我们的M2增速一直比GDP高。然后衍生了很多诸如地产,通胀等问题。美国的问题是这个硬币的另一面,他们是一个进口的经济体,所以不需要太多本土产能。他们的半导体产能可能在中国台湾,2014年之前能源产能在中东,汽车产能在日本。 他们可以利用全球化的主导地位来降低成本压制通胀。
所以当下中国需要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内需应对未来外需的走弱,而美国需要找Friendshore去生产。
这里多说一句,我觉得在化妆品,汽车这些领域的国货崛起,其实还有一个潜台词是, 中国的工人开始买得起中国工人自己生产的产品了。
在理想的世界里面,中国需要增加内需,而且是要增加原来出口部分的内需,而美国需要增加供给,尤其是增加原来进口部分的供给。但由于太长久的惯性,这种社会共识的形成需要时间,要让美国人做基建进工厂,和让中国人不存钱买除了房子的商品一样困难。
所以有时候大家会说,这就是一对旗鼓相当的对手。但实在要说的话, 中国的问题还是好解决一点, 最核心的理由就一个,穷一点的国家,欲望和灵活性总是比富一点的国家更好。
一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和星辰大海完全相反的东西。同样的,我们从两个故事开始:
第一个故事是我当时读大学的时候,面临一个选专业的问题。到底是做一个工程师,还是去学习经济金融。考虑到我往上两辈人里面有四个工程师,这个问题其实蛮复杂的。但那时候他们很包容地说:这世界上有两种工作,一种是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也知道自己做了之后可以拿到什么的工作,工程师就是这样的。
另一种的不确定性会大一点,那个时候他们对于金融的不确定性,理解其实很简单,如果我去银行放贷款,别人借了贷款如果跑路了,这就是不确定性。然后那四个工程师异口同声说,他们很喜欢不确定性,觉得一五一十,做了什么就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的世界太乏味了。
很多年后,现在的我,最想要的就是, 如果我今天做了这个决策,能不能告诉我明天的回报率是多少, 我真的希望有一个做了什么就知道自己可以能得到什么的投资决策机制。
所以 人都是先喜欢,再美化,最后幻想自己得不到的东西。
第二个故事是矿业领域的。任何一个矿山都有两个成本,第一个叫做现金成本Cash Cost,有时候也写成C1 Cost,第二个叫做全成本,是第一个加上折旧和摊销。叫做AISC all in sustaining cost。
有一句话我感触很深: 利润是靠AISC,但生死存亡是看现金成本。 意思是,如果矿价高于AISC你就可以赚钱,但如果矿价高于现金成本但低于全成本,你虽然不赚钱但可以苟活下去。
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我想说的是: 人总是喜欢一些很美好的,长期的,不确定的展望或者期望。但活下去,靠的是现实的、短期的、确定的方法。
二
比方说在投资领域我们都喜欢做年度,甚至更长时间的展望。但很少有人愿意去做日度的复盘和跟踪。什么意思呢,就以黄金为例子。很多人会说滞胀、降息、实际利率对于贵金属的影响,这些其实都没错。
但如果你真的要去交易这个品种,日频的gold lease rate, SPDR持仓,金价和金矿股的比价关系,行业最新并购的EV/EBITDA, 这些更高频的数据其实是需要每天跟踪的。 每天的复盘、思考,是你做出长期展望的基础。
我一直觉得优秀的年度投资策略,一定是基于四个优秀的季度投资策略 (其中有一些可能还是彼此打架的) 。甚至十二个月度策略或者52个周度策略。我觉得 反复的、看起来枯燥,但实际上有意思的练习,是你做出长期判断的基础。
同样的道理也在球场上验证。比方说如果你去看家威的视频,你觉得他每一个动作看起来都闲庭信步,然后每一个决策都是正确的,看起来真的不难。他也会告诉你:在球场上你只要怎样怎样就可以掌握全场。但如果你真的在场上去防守他,你就会发现 他比你快、频率比你高、传球比你准,给一个空档就可以完成射门。 他在场上讲的那些大道理,也是建立在每天反复的练习上。
做饭也是同样的道理,我去和别人讲小炒肉我也可以讲出很多道理,什么样的辣椒适合做,到底是瘦肉切片还是肥瘦相间切片更合适,但这些都是建立在试过很多次的基础上。当然我也可以说:豆豉和大蒜是湘菜的灵魂,但这也建立在我尝试过生姜和大葱的失败基础上。
人形成知识最主要就是两种方法,归纳和演绎。 在现在这个不确定性很大的时候,归纳法容易遇到样本外的数据点,类似2020年3月,今年一季度的股债双杀,对于那些相信资产配置决定了回报率90%的人来说,就是黑天鹅。
演绎法容易遇到前所未有的局面。 比方说北溪被炸了到底是反应了美国是一个邪恶的国家还是以现实利益为考量的国家,到底是现实主义还是自由主义。在这种时候,去谈大道理是没意义的。
有时候很多朋友给我留言,都有非常强烈的价值观。但我自己其实是没有的,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打心底里不觉得鲍威尔做事情有逻辑,我发自内心觉得他是个昏招。但如果第二天看到SPDR减仓,GDXJ下跌,或者一些其他的技术指标显示做空。我也会去短期做空一下黄金。
我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变得越来越没有观点,但却越来越有信仰。 还有一次有个朋友建议我说:如果写公众号,为什么不专门写一个方面的内容,或者把几个号分开。一些写财经,一些写历史。我的回答是:我觉得这肯定是个符合逻辑的做法,但我有两个坚实的信仰:
-
第一, 不同爱好的人交流会产生协同效应,因此不需要分割。
-
第二是,每天都看看财经文学历史,比周一看经济周二看文学周三看历史要更有效率。
最后,我总结一下今天想说的:有长期的看法和观点是很好的,但在这个不确定性很大、高波动的年代,其实 更重要的是你每天怎么去应对 。有些时候,淡化自己一些长期的认知继而变成可以隐藏的信仰,增强一下每天的应对。
在这个时代,实干家比理想主义者走得更远,最后也许一个实干家被当做了理想主义者,而当时的理想主义者可能早就不知道人在哪里了。
今天就是国庆节了,祝大家假期玩的开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培风客 (ID:peifengke) ,作者:奥德修斯的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