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中年职场焦虑,药方在工作之外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知趣同学(ID:liuzhiqu7788) ,作者:劉知趣,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最近这半年,恐怕连刚上小学的孩子,都能感受到家里财务状况是大不如从前了,旅游的次数不如之前多,脚上的新鞋也没有之前换的勤。‍‍‍‍‍‍‍


现在一打开社交软件,可以说到处都是一片哀嚎,从传统制造业、互联网金融,到国企央企、事业单位……看得多了,自己也情不自禁地代入,跟着焦虑起来。‍‍


这样的焦虑也并非全无道理,过去的三十年我们跑得太快了,走完了西方国家一百年才走完的路,旧产业的发展到达天花板后天然地走低。在新产业又没有完全立住之前,大概率要打一场旷日持久的内卷硬战。


年轻人年轻本身就是资本,老年人又已经做出了这个时代应有的贡献,当下这个社会的主战场,还得靠中年人义不容辞地继续冲。


但大多数的职场中年不是能涅槃重生的齐天大圣,也不是能够顿悟开挂的高启强, 大家只想好好地讨生活,别让家里的房贷、孩子的奶粉续不上。‍‍‍‍‍‍‍‍


于是,在这个智力发展成熟的巅峰时刻,我们开始一边上网”拓宽信息边界”、一边自我反思,然后猛然发现,一旦离开当下的这份工作,再想找份旗鼓相当的工作怕是没那么容易。


所以,中年人开始职场焦虑。‍‍‍‍


最近在翻看一些人物传记,也许是因为痛苦令人深刻,所以才格外值得被记录,我发现很多历史上的大人物,一生顺遂的实在是太少了,尤其是青壮年时期,那是一个比一个郁郁不得志。


所以,我就想中年人的事业焦虑,可能并不是时代的产物,而更像是人生某一个特定时间段的必然产物。


简单来说,中年焦虑从来不会格外关照谁,这只靴子迟早会落地,只是大家的表象和症状各不相同罢了。


它是人到中年都要接受的一场大考,但只要坚持扛过去,就是柳暗花明,就会海阔天空。


所以,我想从宏观叙事的喧嚣之外,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分享我在书中学到的、现实中看到的、以及自身亲历过的,应对当下职场焦虑的药方。


一、尊重职场黄金期的客观规律


社会中绝大多数的人,要消耗一生中大概二十年左右的时光,为打工人的身份做准备,并在不同的时间节点,等待着社会筛选机制的调配与淘汰。


大概是我们为此等待得够久、付出得够多,职场往往被赋予了较高的期望—— 一个能实现自我价值、掌握权力和地位、并参与利益分配的地方。


但事实上,职场的本质就是雇佣者与被雇佣者之间进行劳动力与时间交易的地方。 劳动者付出,企业付钱,其他都是不确定的,这很现实。


因此,我们工作的目的就是赚钱——在被淘汰前,积累足够多的储蓄来应对“退休”后的生活,或者是积累足够多的经验技能和资源,找更好的下家。


这就是职场的真相,是一个人谋生的手段,并非目的。‍‍

这个谋生手段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项目、行业、领导、自身状况都是不可控因素。


就当下对职场年龄的认定标准而言,除了医师公这样的体制内工作以外,绝大多数的私企工作,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实现经验赋能。


一个人的职场黄金期也就22~35岁这十来年,这个阶段,无论是从学习能力、体力、勇气还是思维、创造力、经验积累都是最佳的时期,此时人生拥有无限的空间与想象力, 所以就该不顾一切地往上爬、抓住社会资源、积累自身财富,这样才能让后面的生活过得好一点。


但一旦过了这个黄金期,当你发现自己加不了班熬不动夜,更年富力强的年轻人顶上来的时候,就该重新审视职场和生活。


青年是一往无前的逐梦,中年就是梦醒时分。 在35岁之前,尽力去挣到这一辈子的财富,过了35岁,赚不到钱是常态。


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要试图去做无用功。


不要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职场不过就是一个谋生的地方,人际困扰、高付出低回报,这是赚钱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而项目做不成、没有走上核心管理岗也是大多数。‍‍‍‍‍‍


中年时期过度的精神消耗和身体付出,会在人生的后三十年里为此买单。


即便说去跑滴滴和送外卖,每天在车里坐十个小时,也需要体力来撑住不是?


二、适当调低人生预期


社会其实可以把人简单地分为三类,也是获取财富的三条途径。


第一类人,资源出售者。比如农民、工人、企业白领、医生、教师、作家等这类依靠出卖自身体力或者技能这些资源来生存的人;


第二类人,资源配置者。比如企业家、创业者,通过资源投入-整合-运营-产出来进行资源分配的人,也是通常所说的中产阶级;


第三类人,资源掌控者。他们离资源最远,但所有的资源却由他们进行掌控,比如“一个亿是小目标”的王健林、“房价如葱”的马爸爸,他们就是社会这条食物链的最顶端——资本家。


我们80%的人都是资源出售者,社会的资源名义上是归资源者本身所有,但事实上却是资本家的。这也是现在大家经常说的一个观点, 穷人就是富人最大的资源。


如果到了35岁,仍然需要靠出卖自己的时间和体力资源去换取报酬,比起期待能够大器晚成,调低预期或许才是更好的选择。


每个人的人生起点、家庭资源、生理结构,甚至说所处的时代背景都不尽相同,而社会上大部分岗位人员供给都已经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需求,这些都注定了 “平凡”才是大多数人的职场归宿。


所以,接受这个结果,并对此做出合理的心理预期和准备,减少自己的精神苦难。


如果说感觉自己已经没有什么上升空间了,就想去做一个漆园小吏,我觉得只要能养活自己,一辈子就这么着,这一点都不丢人。但如果你说我还想再拼一把,去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成就自己,为自己的野心再争取一次能被满足的机会,我觉得也没问题,毕竟你才35岁,还输得起,要是等到55岁开始干,那就更难更没戏了。


但前提是不要忘记这样做的终极目标,肯定是提升生活质量和家庭幸福,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有哪些优势,如何整合手里的资源, 人到中年比焦虑更可怕的,就是轻易地下一个错误的决策。


当你带着为数不多的家底,忧心忡忡地冲上牌桌,这种情况下,大概率是要输的。四十不惑,也许不惑的就是人生无常。


告别职场黄金期后,唯一能握住的就是当下属于自己的健康与财富。尽可能地减少“人生变量”,同样可以获得属于自己的喜乐与平静。


承认父母的平庸、承认自己的平庸、承认孩子的平庸,平平淡淡、踏踏实实地过一辈子,未尝不是大多数人最好的归宿。


2004年,《纽约时报》采访霍金,记者问他为何能保持这样的斗志及精神,霍金是这么回答的:“21岁时,我对人生的期盼降到零,从此以后,所有事情在我眼中都是上天给我的额外的恩赐。”


三、Nobody Cares(无人在意)‍‍‍‍‍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100条中年职场生存法则”,告诉你要学会资源配置组合,要拓宽自己的能力边界,要发展自己的爱好和赚钱的副业,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坚持长期主义……‍‍‍‍‍


这都没有错,但 不同的人生没有同一剂疫苗和解药。


很多东西,它真的都不是说你靠努力所得来的,那就是命运所给你的。你不过就是命运暂时点中的你,当你失业了、工作碰壁了,那就是命运他点中了别人。


之前看过一篇关于“共和国钢铁长子”武钢集团裁员5万人的报道,被裁的大多数都是40~50岁之间的中年人,他们人生的二三十年曾经紧紧地跟钢厂捆绑在一起,现在就是被骤然地抛下了。


那些夫妻一起下岗的,40多岁的女性参加几个月的母婴护理培训,很快就找到了新的社会位置——当月嫂。但丈夫还在四处碰壁,不知道干啥,高不成低不就的,整天待在家里抱怨,好端端的铁饭碗没了,生怕被别人看不起。‍


其实人大可不必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凡事要“向内求”,不要“向外求”。


每个人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价值观来过自己的生活,盲目地追求别人的标准,在意别人的评价,只会让自己陷入无休止的痛苦中。


就像作家张德芬说过的那样: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现实生活中,大家其实都在各自的生活里忙得不可开交,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别人的生活。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朝夕相处的伴侣恐怕都无暇顾及另一半的感受。


昔日多年的同事、同学,你现在还会刻意关心谁混的好谁混得差吗?


所以多关注某个选择是不是自己的最佳选项、自己的内心是否自洽,其他的Nobody Cares。


四、宇宙很大,生活更大‍‍‍‍


前两天刷到罗翔老师的一个视频,他说:“你这一生到底想干嘛,你怎样活着才是有意义的,当这个声音不断地逼问你的时候,你会感到迷茫。 人只能做自己能力范围以内的事情,你要接受这个事实,并且以乐观的心去应对这一切。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一个人的人生就是各种体验的叠加。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有什么意义,不是说吃喝玩乐就是虚度光阴,只有吃苦耐劳才是意义非凡。


只要是你内心想做的、想体验的,那就是最大的意义。比如去沙漠看一场日落、去公园的湖边看老人钓鱼,又需要什么意义呢?当下的生活感受就是意义。‍‍‍‍‍‍‍‍‍‍‍‍‍‍‍‍‍‍‍‍‍‍


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选择职场,也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去北上广拼搏背井离乡。


每个人都有自己人生想要的体验和追求,但不管作何选择,大家一样都会在人生的某些时刻,站在同一个焦虑与痛苦的路口。


还记得《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有这样一段对话,那个小姑娘问杀手,人生真的那么痛苦吗?还是只是少年时会那么痛苦?只是我小时候会那么痛苦?


杀手跟她说,一直这样, 人生本身就会充满着很多的痛苦,人生一定会充满着很多的挫折, 真正伟大的人格,并不是站在高处、站在鲜花和掌声中,真正伟大的人格是在人生的低谷,依然可以振作、依然拥有勇气、依然拥有盼望、依然不会随便地被命运所碾压。‍‍‍‍‍‍‍‍‍‍‍‍‍


人生不过就是片刻的欢愉、片刻的痛苦,剩下的都是似水流年的虚无。时而务实、时而务虚,虚虚实实就是一生。


治疗职场焦虑,药方在工作以外,把眼睛只放在解决工作这一件事上,人生恐怕不会随之全盘变好。‍‍‍‍‍‍‍‍‍‍‍‍‍‍‍‍


凡事还是要“向内求”。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这是一碗“鸡汤”,但如果你看到在这个物质空前繁荣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抑郁症患者以及越来越高的自杀率,说不定也会感叹,这样的“鸡汤”能多喝几碗不是件坏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知趣同学(ID:liuzhiqu7788) ,作者:劉知趣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