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视觉中国
12月20日,本轮宽松周期的第一次降息如期而至。
自从上次降准之后,我们一直提醒大家,关注每月15号和20号两个重要日子。因为降息随时可能会来,前者是央行制定的MLF利率,后者是市场形成的LPR利率。
不过,市场并没有给出太积极的反应,短暂冲高之后,就开始回落。主要原因还是降息力度不大,尤其是相较于此前市场高度的宽松预期来说。
第一,MLF没降,政策操作仍是渐进式。 本来市场预期本月15号MLF利率会率先下调,进而带动LPR利率下调,但15号MLF依然是等价操作。LPR是市场利率,而MLF是真正的政策利率,更能直接表明央行的态度。这说明目前央行依然是边走边看,宽松方向虽然确定,但不急于把子弹打出去。
第二,LPR是结构性下调,短端利率小降,长期利率没降。 今天LPR的调整,只是把1年期LPR从3.85%下调到3.80%,降幅只有5个BP。而5年期LPR连续20个月维持在4.65%,而5年期LPR关系到居民房贷等中长期贷款利率,显然更为重要。
一、央行货币政策的三大判断
从目前的操作来看,我们基本继续维持对央行货币政策的三个判断:
第一,宽松方向非常明确,不用猜测,基本面早已给出答案。
连续19个月没动的LPR能做出调整,不管调整幅度有多大,已经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再次印证了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定调。
背后的逻辑是宽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都显著上升: 一方面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明年二十大还需要争取更好的成绩,政策需要发力; 另一方面 ,通胀压力显著下降,CPI的上行只是PPI上行的滞后反应,通胀上行的底层动力已经衰减,下一步可能全面下行,宽松的条件也愈发成熟。
明确了这个基本面,即便不去看央行的报告,也可以预知货币政策的答案。
第二,宽松的节奏是渐进式的,目前还处于全面宽松的早期。
货币宽松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轮宽松周期都会分阶段、渐进式的操作。
第一阶段 ,先用数量手段,从扩大MLF等公开市场操作、定向降准到全面降准。比如2014年、2018年、2021年,通常这个阶段经济还不算差,通胀还有点高,更多的是对冲式宽松为主。
第二阶段 ,开始启用价格手段,也就是说降息,通常是先结构性小幅降息,然后全面大幅度降息,先降短端,后降长端。比如2019年9月先降1年期LPR( 5个BP ),11月再动政策利率MLF( 下调5个BP ),带动5年期LPR也降5个BP,2020年2月1年期LPR再降10个BP,2020年4月MLF和1年期LPR又大降20个BP。
而目前只是结构性的下调了短端LPR,MLF利率和长端LPR都还没动,显然还处于全面宽松的早期。
本文为妙投会员专享付费内容,上述仅为部分内容,全文为 3653 字,即刻加入妙投会员解锁音频和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