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品出海行么?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陆续爆出的Heygen等产品的收入,让AI产品出海一下子变热了许多。 Heygen这样的产品每月收入突破150万美金, 不管怎样都是在国内无法做出的成绩。在国内我们甚至很难想象让郭德纲说英语的简单工具能够赚钱。


那AI产品出海为什么看着能行,又到底是怎样一条路?


为什么SaaS国外还行,国内就不行?


前TalkingData的CTO,现在在做QuickCreator的阎志涛做了个最简单直接的总结:


SaaS以中小企业为主,而国外中小企业付费意愿强,再加上人贵,所以产品好使, 就真的有人愿意付费。国内没有这个付费意愿。


老阎这个总结和我之前在 AI救不了SaaS 一文中的观点一致。


SaaS在国内不灵不是个产品技术问题,是个基础环境问题。 信任缺失进一步加剧问题的严重程度。但凡有点钱了,大家反倒是不吝啬一投几千万自己做一套。


对比再进行总结就是:应该用标准品的觉得不关键不买,有钱了觉得关键了,选择自己做,也不买。


那再递进一步:为什么中小企业不买呢?


这可能和自我认知上的竞争力排序有关,毕竟市场环境下没有傻子。


如果认为渠道、业务能力更关键,产品差不多就得了,那就不太愿意买生产力工具, 包括各种SaaS产品。


如果产品、效率关键,直接影响营收和利润,那必然更愿意购买生产力工具。


这和我身边一些朋友的公司相验证大差不差。


冯仑近来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他说 (大意)


我们这波做地产的其实是社会人,擅长伺候人,产品就不太行,往往交给设计院就完了。


新一波这些企业家就不是,像张一鸣他们就天天研究产品和他们的用户。


而就我接触下来,很多中小企业的负责人基本是冯仑说的社会人,这就导致茅台可能比工具好使,那显然不会热衷买工具,而会更热衷买茅台。


再加上也怀疑你不一定靠谱,改天就倒闭怎么办, 最终就是当前这个局面了。


出海是金光大道么?


真的不是。


AI碰撞局上老阎分享的时候还提到一个细节,他说:


人与人间的纽带最好肯定还是见面,客户越大一点越需要这个。


其实不单这个,你还得理解他们大量的习惯,否则产品定义、营销都是问题。


这些都还在其次, 关键的在于你很难找到结构性的机会。


正因为成熟,所以微软这些公司基本上会把大的坑占住,而微软不占的包括一些生产关系工具,又远不是一个他们的海外团队能做的。


所以这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方法。


假如10个人的团队,如果你ARR真的到2000万美金,那你人效其实是超过腾讯的。


在这样的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谋求后续的发展,比如蹲到硅谷去,看看是不是还有Zoom这类机会等。


如果就是想赚钱, 甚至还可以搞定一些只有海外才允许搞的产品, 如果能构建2000万美金ARR,从赚钱角度也还是可以的。


所以这一定是一个次优,反向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


不要销售要营销


国内团队出海基本两眼一黑,想像疯狂外星人那样靠喝酒解决问题,都不知道找谁喝。所以就必须回到营销。一切从营销开始。


营销一定跟着人走。


而老外里面各种形状的人更多,所以渠道并没有集中到我们这个程度。


这样一来, 所谓的势能就更关键, 因为势能相当于大家会来看你。


乔布斯、马斯克,包括最近的山姆奥特曼其实都是营销大师。


马斯克往天上发特斯拉这种招数能顶多少丰田的广告?你不单量上赶不上它,质上更赶不上。


“知道了”和“这玩意真酷”这两种不同认识对后面购买决策的影响力度是不一样的。


所以 产品、技术、营销是一体的 ,我们很多时候学不好这个套路,一整就跑偏了,变成硬广或者吹牛,然后反倒是崩人设,弄成鱼没吃到惹一身腥。


有质量的吹牛是个功夫。不兑现的吹牛就是庞氏骗局了。


如果没有势能就得靠打点,产品点打好了才可能有先天势能。先天势能不是别的就是别人来主动找你,否则你打广告可能就变赌运气或者英明神武了。


这部分需要结合案例可能会更贴切,感兴趣的人可以看下: 摇人:碰撞营收渐起的出海产品,探寻AI落地的核心关窍


出海的一个思考框架


生存和发展落到出海产品会变成个规模问题。


你产品打得越准,越容易做营销以及对应的转换率。


但你越Sharp,生存周期可能就越短。因为你绑定的问题是有生命周期的。


这在历史上发生过,不知道多少人还记得周奕的CD MP3 Player,这是上古时代一个把CD转换成MP3的工具,它足够Sharp,但必然也只绑定那个时间点。 (20多年前每月做5万美金收入还是很可以的)


同时演进空间有限导致你跑到头就很容易面对红海竞争。


所以这就是生存和发展的配比问题,中间关键应该是规模。


规模一够,应该立刻升级自己的位置,尽可能去锚定固化和长期的问题。 (太极首席安全官郭峰师兄提到的)


判断这个与判断是否Sharp完全是两种思维模式。


从现在往未来看,就容易看到刚需、Sharp的点和赚钱机会;从未来往现在看,就能看到结构性机会 (固化和长期问题)


问题是只看到是不够的,只有战略视角才能决定应不应该做,值不值得做。


战略视角参见北大国发院侯宏老师的: 数字机遇之产生、认知与实现


这有点像要打破基因枷锁,所以这是产品打得准、立得住之后的一个大槛。


AI的产品差不多全是大浪淘沙,逆水行舟,想躲在角落里赚钱估计是不行,都得融合进这个滚滚洪流才行。


产品的技术挑战


我们都知道AI的技术是不成熟的,所以当打的点足够Sharp的时候, 那就一定有方法降低对AI的依赖,让它快速好使。


也正因此会带来另外一重挑战, 如果你的产品想支持多个场景,你该如何面对, 比如文案生成同时要面对电商和游戏。


我们当然可以通过增加配置来解决问题,问题是如果版本控制不住,那最终人效会有问题。


这和Heygen、Midjourney那种选一个小截面然后无限挖深的路子不太一样。


反倒是需要注意真正扩张的时候到底以多少人员和成本在支持PMF。


这本来应该是这次AI的长项,现在的问题就是怎么能把它激发出来,还是说必须等待下一次大模型的智能跳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琢磨事(ID:zuomoshi) ,作者:老李话一三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