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跌我独涨,强美元这是要上天?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作者:Irene Zhou,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过去一个多月来,美股再度重启暴跌,新兴市场股市更是一片哀鸿,非美货币一年来对美元的跌幅基本都在10%~30%的区间, 即使“避风港”美债价格和黄金也因为激进加息而重挫。


过去一周,美元指数已突破了113.19大关,这是什么概念? 一年以来涨幅21.49%,创2002年5月以来的新高。 最近的前高是2002年1月的120附近,一年来美元对欧元升值17.43%、英镑20.84%、澳元10.54%、韩元21.15%、日元29.95%、人民币10.36%。


目前,美联储仍在激进加息进程中,势头有增无减,且在一众弱势“同行”的承托下,强美元大概率会持续下去。历史上,美债收益率尚未见顶之际,强美元很难熄火,而年内美联储还料将加息125个基点 (BP)今年已经加息了350BP,强度前所未见。强美元难道是要上天? 120看似也近在咫尺。


一、鲍威尔大变脸


美元指数之所以狂飙突进,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大变脸起码贡献了一半。


9月22日,美联储加息75BP,并提升了2022年~2024年的利率预测,分别从3.4%、3.8%、3.4%调整为4.4%、4.6%和3.9%,彻底粉碎2023年降息的幻想,导致美股大跌,当日美元指数正式突破111大关。


不过,这一切已经早有预警。


《华尔街日报》上周初就爆料,8月底,鲍威尔“撕毁”原定讲稿就代表着市场的分水岭。知情人士披露,鲍威尔废掉了原计划在8月末全球央行年会上讲话的演讲稿,并转为传递一个简单的信号—— 美联储会接受在打压通胀时出现衰退。


前美联储高级经济学家、现任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的William English评论称,“我怀疑,鲍威尔对7月 (美联储议息) 会后的形势缓和并不开心。”6月下旬开始,标普500在经历了25%的大跌后一度反弹近20%,市场甚至开始为明年降息80BP定价。


然后我们就看到了鲍威尔扑灭市场转鸽、希望吓崩美股的讲话,演讲时他强调, “我们必须坚持加息,直至大功告成” ,直言 “历史记录对过早放松政策提出了强烈警告” ,直接给市场对明年下半年美联储开始降息的预期泼冷水。


鲍威尔举了最激进的美联储前主席沃尔克 (Paul Volcker) 的例子。沃尔克在上世纪80年代初通过惩罚性加息来遏制两位数的物价上涨,将美国经济拖入了深渊。“我们必须坚持下去,直到任务完成。”


美国8月CPI同比上涨8.3%,尽管低于7月的8.5%,但高于市场预期的8.1%;更令政策制定者担忧的是,在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8月核心CPI同比上涨6.3%,而前值为5.9%。这也显示通胀已经深入美国的方方面面。


也有观点认为,市场对通胀形势过于悲观了,毕竟通胀领先指标暗示通胀将持续下行。不过,关键在于下行的速度和幅度。汽油价格正在下降,但最终通胀数据需要更长时间才能降到美联储的目标 (2%) ,特别是如果俄乌冲突持续的话。这将使美联储宁可更加鹰派一些。同时,美联储此举也是为了挽回自己的信誉。


高盛预计,在目前3.5%的利率基础上,美联储还将在11月、12月分别加息75BP和50BP (较一个月前的预测分别调高了50BP和25BP) ,这意味着年底利率水平就将高达4.75%。20年来,利率已经很少触及这一水平。而且,明年很可能利率还将保持在这一高位。


高盛也在9月23日调整了对美股的预测,将2022年标普500目标价从4300点调低至3600点,如果出现深度衰退,不排除将跌至3150点。


二、欧元、日元、英镑过于拉垮


要知道,欧元在美元指数中的构成中占比近60%,欧元、英镑也是主要构成,而 今年这些非美主要货币都过于疲软,这也导致美元指数只能被迫大幅飙升。


尽管欧洲央行此前也开始加息,但加息幅度远不及美联储,且2023年欧元区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的预期高企,能源危机阴霾笼罩。


俄罗斯已经彻底对欧洲“断气”,自2021年初以来,作为欧洲市场基准价格的荷兰TTF天然气期货即月合约已经上涨了9倍,从20欧元/兆瓦时上涨至目前的185欧元/兆瓦时,此前一度飙升至300欧元/兆瓦时。


这导致欧洲的用气成本大幅飙升,电价飞涨,高成本甚至导致制造业需求下降,不少金属冶炼企业停工。关键在于, 冬天也不远了,如何度过寒冬将成为欧洲的最大考验。


为了过冬,欧盟各国早早从夏天就开始了“囤气”,相当一部分欧盟成员国的库存都达到了80%以上,德国的天然气储量高于欧盟标准,10月前就达到了80%,11月前能达到95%。但问题在于,即使库存满负荷,也只能在俄罗斯维持正常供应的情况下确保正常使用,并可以承受一些暂时的停供。如果持续断供,无疑将面临严峻考验。


多位在海外的大宗商品策略师对笔者表示,如果是正常的冬季,现在的库存量大概只能撑不到两个月,但欧洲的冬季大概是从11月一直到明年4月。如果今年遭遇寒冬,那么欧洲可能举步维艰。


当然,欧洲也可以从其他地方寻求替代,但成本、运输问题都仍十分棘手。为了弥补俄罗斯天然气量的减少,欧洲LNG (注:LNG为液化天然气,而从俄罗斯进口的多为“管道天然气”) 进口已同比增长60%,主要来源于美国。这使得全球液化天然气基准JKM在2022年平均上涨200%。


管道天然气价格便宜,且管道都是现成的,而全球LNG供应能力确实无法满足欧洲的需求,且“基建”不足——德国根本没有处理LNG的气化基础设施 (要将被压縮成液态进行运输的LNG转化成气态才能用) 。德国为了解决这一短板,已经快速申批了一批海上浮动气化船,但是这些“基建”需要时间,再快也要到2023年了;同样,新能源和煤的补充,同样需要时间,现在如果“断气” ,这个冬天根本来不及。 


目前,欧洲LNG进口加工能力相当集中,主要掌握在沿海的英国和西班牙手上,这两个国家就占了整个欧洲LNG气化能力的50%左右,LNG只有先在这些国家加工之后,才能再通过管道运到其他内陆欧洲国家。这种分布不均的问题,已经开始“预演”了。


近几个月, 英国对欧洲大陆的几个管道基本上都处在闲置状态,气都让英国自己先给截留了。 而在亚欧大陆的最东端,日本今年可能也将面临异常寒冷的冬天。“抢气”大战似乎在所难免。


考虑到这些背景,欧元如果还能走强,那可能才是奇迹。而且也就在欧元对美国跌破平价后 (今年是20年来首次) ,英镑眼看着也可能跌破平价。


英国央行在9月22日宣布加息50BP,将基准利率上调至2.25%,但英镑/美元目前逼近37年低点。英国央行认为,经济或已进入衰退,但可能避开了“深度”衰退。


英国央行在宣布加息之余还宣布,将在未来12个月里开始抛售所持英国政府债券,减持800多亿英镑。交易员表示,将英国的情况和美国的情况对比后,预计英镑/美元或许继续下跌。


日元就更是疲弱不堪,一年来对美元跌去了整整30%,美元/日元一度突破147,创24年新低,且日本央行毫无加息的意思。日本央行9月22日还宣布,维持超级宽松政策不变。央行行长指出,央行未来两三年将保持指导意见不变。也就是说, 日本央行维持利率在-0.1%并坚持每日按0.25%的收益率水平购买10年期政府债券。


三、关键在于美债收益率


激进加息下,美债收益率飙升,导致美元和其他货币之间的息差急剧扩大,自然导致非美货币汇率贬值。


例如,上周,一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突破4.1%,创下近十多年来最高水平。另一边,中国一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8%左右。有交易员感叹道,一年期美国国债收益4%,国内三年期AAA国企债目前也仅2.8%。 今年2月至8月,外国持有的人民币债券被持续抛售了828亿美元。


目前看,美国的利率上行趋势尚未结束,美国的国债收益率要领先于美国联邦基准利率见顶,如果加息在明年上半年见顶,那么美债收益率大概会在今年底见顶,相应的人民币贬值压力可能也会延续到今年年底。历史数据来看,在2年期美债收益率见顶前,美元指数也很难见顶。


截至上周收盘,美元/人民币已经突破了7.1,跌势未止。值得一提的是,9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9798,当日即期交易价格最弱触及7.106,较中间价的偏离程度达到近1.6%。


2014年3月17日起,作为汇率改革的关键一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多位中外资行交易员和分析师对笔者表示,截至9月22日,央行连续近21天将人民币中间价定在高于模型预测的水平。


彭博数据显示,9月22日的负偏差是彭博从2018年开始发布中间价预测数据以来最大的,达到了约850点 (即22日中间价按照公式应该报7.0648) 。9月15日“破7”当日,偏差近550点,是当时一段时间的高点。


从中间价不难看出,央行持续释放稳定信号,但整体贬值的趋势似乎仍难逆转。而且目前人民币的估值并没有被低估,因此各界认为重新干预并让人民币升值并无必要。机构普遍认为, 未来中间价仍将释放稳定信号,央行的工具箱也仍然充足。


贸易顺差和布局中国股债的国际资金流入是汇率的关键变量,未来也将主导人民币走势。


鉴于海外经济体面临衰退风险,外部部门的利好因素可能会减弱。巴克莱预计,2023年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或将从2022年的3370亿美元 (占GDP的1.9%) 收窄至2490亿美元 (占GDP的1.3%) ,贸易顺差将从2022年的9450亿美元降至2023年的8690亿美元,但这仍是比较高的位置。


“我们预计第四季度出口增长将放缓至3%左右,因为全球经济衰退正在逼近,新出口订单放缓。由于美国和欧盟需求疲软,中国8月出口增长低于预期。”巴克莱提及,全球宏观背景继续恶化,受欧洲严重衰退的影响,发达经济体料将在2023年进入衰退。该机构目前对年内美元/人民币的目标价为7.15,明年一、二季度分别为7.25和7。


投资性资金的变化也不容忽视。投资者对久期或汇率持谨慎态度,套利交易已经放缓,尤其是对于全球收益率而言。今年2月至8月,外国持有的人民币债券减少了828亿美元。不过,这种资金外流的速度可能会放缓,因为在对冲基金、资管机构大幅抛售后,现在剩下的大部分持有量反映的是储备管理机构、主权财富基金和指数跟踪基金。


除了债市,股市的外资流出并没有那么剧烈。尽管北向资金近期比较低迷,但全年仍净流入468.8亿元,低于去年全年的4000亿美元 (历史新高) ,9月以来净流出165.63亿元。


不可否认,地缘政治风险和经济挑战固然存在,但估值较低可能本身就是一种优势,而且A股行为模式本身就同其他市场有所不同。


摩根大通做了一个中日 (资产) 的比较,日经Topix股指在1989年12月开始经历将近14年的下降,到了16倍的市盈率,现在中国股市是10~11倍,该机构认为性价比凸显。 估值低的优势在于,市场已为众多可预见的风险进行了定价或折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作者:Irene Zhou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