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L先生说 (ID:lxianshengmiao) ,作者:李睿秋Lachel,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当你面临一个困难和挑战时,你总会下意识地退一步:
我能把它做好吗?如果出了问题怎么办?
当你在过程中犯了错时,你会感到深深的懊恼跟自责:
早知道就不应该掺和的,又把事情搞砸了。
而最终,当你把事情完成了,除了高兴之外,你感到的其实更多是一种惶恐:
这件事情我好像没做什么,完全是靠运气才成功的,这种成功真的属于我吗?
……
这种情况,就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我们一般把它叫做 自我怀疑 。长期停留在这种状态里,很容易导向一个 负面循环 :这种心态,会导致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特别容易想太多,从而加重心理负担,使得事情更容易出偏差;而当事情真的遭遇挫折,又特别容易沮丧、气馁,从而强化这种“我果然什么都不行”的心理活动……
那么, 如何才能摆脱自我怀疑,让自己成为一个更有自信的人呢?
今天的文章,我想跟你聊聊“自信”,也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1
许多人对自信有一个误区,认为:有效的自信必须跟出类拔萃的能力相绑定。一个自信的人,他必须首先是一个优秀的人,否则就是自我感觉良好,这种自信是无效的,是值得嘲讽的。
这种想法对吗?其实并不正确。
为什么呢? 本质来说,自信其实是一种心理能量,是一种正面的心理特质。 它的核心是什么? 是你对自己的能力边界有清晰的认识,并且有足够的动机和意愿去付出行动、克服困难、完成目标。 它并不需要你有多么出类拔萃的能力。有80分的能力,去做85分的事情,这是一种自信;有50分的能力,去做55分的事情,这同样是一种自信。
实际上,我们要避免的只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 高估自己的能力 ,譬如一个人只有50分的能力,但自认为有70分,那么在生活中必然就很容易碰壁,这就是“过度自信”;另一种则是 低估自己的能力 ,这就会导向自卑。
只要你对自己的能力有足够清晰的认知,那么无论你的能力在什么水平,你都是有资格自信的 —— 你会非常清楚,你付出什么样的努力,采取什么行动,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这其实就已经足够了。
因此, 认为自信就必须非常杰出、非常优秀,而一个普通、平庸的人“不配自信”,这其实是一种误区 ,是被过度追求“优秀”的外在环境和舆论所扭曲的观念。
长期停留在这种观念所营造的氛围和规训里面,会导致一个结果:我们会慢慢把衡量和评判的标准,从内在转移到外在。亦即:不管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管我擅长什么、喜欢什么,我都必须取得世俗所认可的成绩,这样我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能有资格“自信”。做不到这一点,我就只是一个平凡人,我的自信就只是“自满”,是不应该存在的,应该被纠正。
在这种力量的驱使下,我们会不得不为了争夺“优秀”的名额而不断努力,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只要达不到那个被划定的标准,就会一直活在“我不够好”的压力之下。
这其实就是自我怀疑的根源:我们之所以会自我怀疑,原因就在于,我们把关注点和衡量标准转移到了外界,于是我们跟外界做对比的时候,一直觉得自己“不够好”,从而不断给自己灌输这样的心理暗示:我不应该“自信”,不应该自我肯定,我应该更加谨小慎微,我应该更加谦虚,我应该继续追求更好的成绩……
这就很容易启动我们的“预防焦点”,使得我们在行动的时候,更容易关注到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做错了的地方,从而强化我们的自我怀疑。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觉得缺乏幸福感?这可能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反过来,即使你达到了这样的标准,你证明了你比其他人更优秀、更杰出,于是你有拥有了更强的自信 —— 但这种自信是真正的自信吗?其实并不是。
事实上,这种建立在跟他人比较的基础上的“自信”,只是一种变形了的优越感,是一种“我比你们优秀,所以我从心理上拥有一定的特权”的自我满足。比起“平凡的自信”,它所带来的危害其实更大。它会扭曲你的视野,让你停留在自我确认的良好感觉之中,拒绝外在一切不一致的声音。
久而久之,你就很容易停留在这片小小的领地里,故步自封,成长停滞。
真正的自信是什么? 是你有足够的勇气去做一些超出你能力范围的事情。 即使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面临威胁、焦虑和不确定性,但你发自内心地相信,你是有能力克服困难、采取行动,最终抵达目标的。这个目标可能不是特别高,但它会提升你的能力,发挥你的价值。
这才是有效的自信,也是我们要塑造和培养的品质。
2
那么, 如何培养这种真正的自信呢?
最基础也是最首要的一点,就是 把目光从外在转移到内在,更多地去关注“自我”。
许多人会羞于考虑和谈论“自我”,他们的关注焦点一直都在外界,包括外界为自己设下的要求,外界为自己划定的目标,外界对自己的印象和认知……他们会为了取悦外界,满足他人,而不断奔波和拼搏。
但这只会导向两个结果。要么,是达成要求之后的优越感 —— “我终于证明了自己,终于爬得比其他人更高”;要么,是尚未达成要求的自我怀疑 —— “我比起其他人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我必须加把劲努力追赶”。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情,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我们的激情和动力,很容易被我们忽略,被我们放到更加次要的位置。
这是不利于培养自信的。真正的自信,必须基于对自己充分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上。因此,你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试着把目光更多地放在自己身上,更多地去关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应该关注哪些方面呢? 不妨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分别是“我能做”和“我想做”。
1)我能做: 这是关于自己的长处和短板,可以帮助你更加了解自己的能力。不妨给自己设定一个周期 (比如每周或每月) ,定期回顾一下自己做过的事情、获得过的反馈,对自己进行一个总结和探索,问自己:
-
我得到过哪些赞赏、肯定和羡慕?哪些特点让别人觉得“我很棒”?
-
我克服过什么困难的问题?哪些经历让我回想起来依然觉得津津有味?
-
在生活和工作中,做什么事情会让我觉得如鱼得水、乐在其中,即使没有回报也无所谓?
也可以反过来,从你不擅长的地方入手去思考:
-
在生活和工作中,每当遇到什么问题时,最容易令我产生放弃的念头?
-
我总是避免担任什么样的角色,承担什么样的职责?
-
有哪些错误是我犯过不止一次的,即使刻意让自己避免,依然可能会犯?
2)我想做: 这是关于你的偏好和兴趣所在。同样,在工作中,试着尽量避免分心,而是全神贯注地沉浸进去,等告一段落之后,再回想、复盘一下,问自己:
-
我对它的感受是什么?
-
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我感到开心吗?我得到成就感了吗?
-
我是真的愿意继续去做这件事,还是只是把它当成不得不做的无奈之举?
在这个过程中,请对自己诚实,尽量避免外在的干扰,一切以内心的感受和体验为主。
也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切入,来问问自己:
-
如果这件事情没有任何回报,我还会愿意做吗?
-
如果完全不考虑结果和成败,我还会愿意做吗?
-
如果我拥有100%的自主选择权,我还会愿意做吗?
这可以有效地帮你理清自己的思绪,分辨自己内心的倾向。
3
当你适应了对自我的关注和思考之后,下一步,就是要去 找到自己的激情,让自己受到激情的牵引和定向。
不妨考虑一下我们身边:一个充满自信的人是什么样的?他们也许各不相同,但一定会有一个共性:他们都有超乎常人的行动力,一旦认定了一个方向,就会风风火火地行动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坚信自己能够达成目标。
你跟他们交流的时候,总是能够感受到一种笃定的信念和认真。他们对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在他们看来,生活就是一个不断闯关、打怪的过程,一切问题都是前进路上的小怪和BOSS。如果暂时打不过,那无非就是换个打法、练练级而已。
那么, 如何培养这种激情呢?一个最关键的心态,就是放松。
自信最大的敌人是什么?不是别的,其实是患得患失。 当你过度关注结果时,你就跟自信渐行渐远了。因为这种过于关注结果的心态,会激活你的自我监控功能,不断地扫描和检查自己的一举一动,以及行动过程中所获得的一切信息和线索,企图规避一切不安定的因素。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完全一帆风顺,不安定因素是一定会存在的。重点只是在于,你会把多少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它们上面,是能够平静地接受它、再行动,还是被它吓倒,难以寸进。
所以,放松的心态是什么呢?它实质就是这么一种态度:做成了,那很好;就算做不成,我也能够从中得到收获。我并不要求自己能够绝对顺利,这个行动和克服困难的过程,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回报了。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它需要克服一种潜移默化的心态:人生是有“时间节点”的,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我就必须做成不同的事情,家庭、事业、收入、社会地位……否则,我就是一个“失败者”,会被社会所排斥。
事实上,被这种心态所驱赶和鞭策,正是令我们感到压力和焦虑的最大原因。
我不是说这种心态不好 —— 想要更好的生活,这当然是正当而必要的 —— 但是, 人生永远都不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和路径 ,影响我们结果的因素也绝不会一切都是可控的。过度地关注结果,希望一切因素都可控、不出意外,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既不现实,也没必要。
一个更好的思路,是接受一件事情: 很多事情也许不会如我们所愿地发展,但是我们生命的质量取决于什么?并不取决于你是否达到了某个结果,而取决于你在整个过程中的大多数时间里,是否是积极的,快乐的,正面的,幸福的。 我们并不是因为达到了某个结果才变得幸福或不幸福,而是自己选择了幸福或不幸福。
也就是说,放松的心态,其实就是这么一种态度:我有很多想去做的事情,这些事情未必能带给我足够的回报,未必能让我取得世俗的成功,但它们可以让我发挥才能,我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体验到成就感、幸福感和乐趣,我可以通过克服困难、取得进展来提升我的技能,从而让我的生命走在一条更加正向的道路上。
如果你还没有这样的事情,试着去拓宽你生活的圈子和视野,主动地去尝试和探索各种各样的事情,找到它。
去做让自己满足的事情,而不是为了满足别人而去做的事情。
4
最后,是自信的第三个核心要素: 安全感 。
在我们采取行动、追逐目标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它们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威胁。一个自信的人会是什么姿态呢?他必然能够具备更高程度的安全感。他会知道,这些困难和威胁无法对他形成致命伤害,他是有能力去克服它们、越过它们的。
那么, 如何实现这一点呢?
一个有效的方法是, 为自己提供足够多的“心理储备”。 比如过去的成功经验,曾经做对了的决定,克服问题和困难的经历……不妨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断地去收集、丰富和充实它们,让自己具备更多的心理储备。这样,当遇到问题时,它们就能成为我们有效的支撑与力量来源。
可以从最简单的“自己做决定”开始。不论大大小小的事情,试着让自己去做决定,而不是任由别人决定,同时让自己承担决定的后果和代价 —— 这可以非常有效地强化你的“心理储备”,让自己感到:我是有能力做出好的决策的,我是能够解决问题的。
也可以定期做日记和复盘,记录下自己做对了的事情、做得好的事情、得到的赞赏和肯定……通过这种方式,慢慢积累自己的心理储备,让自己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调用出来。
这可以极大地提升你面对风险和困难的安全感,让自己不再容易被威胁所吓倒。
另一个有效的方法,是 让自己保持更好的状态 。实际上,我们的想法和信念不仅仅受到我们思想的影响,也受到我们整个身体的影响 —— 它会向我们的大脑传递“好”或“坏”的信号,影响大脑做出的决定和倾向。
换句话说,如果你的身体状态良好,健康,充满力量,没有病痛,你就会更倾向于做出更有力、更进取的决定;反之,如果你的身体状态不够健康,你就会倾向于回避、保守和退缩。
神经科学家 Antonio Damasio 认为:我们的身体会不断综合肌肉和骨骼的状态,获取全身运动能力的信息,这些信息会构成我们对“自己能做什么”的内在认知。而这种内在认知,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因此,Damasio 认为:如果一个人缺乏锻炼,导致他身体孱弱、不够健康,那么这种状态可能会造成压力、焦虑和低自尊 —— 而这是无法通过思考和心理的调整来弥补的。相当于说,它决定了你“心理状态”的上限。
所以,一定要保持身体的健康。包括饮食,作息,锻炼。一旦你整个人的状态更加高昂了,你的思考能力、决策能力和行动力,都会有质的飞跃。
一方面,你会感到精力更加旺盛,面对不确定性时你会有更充足的动力去探索和行动,不再那么容易感到疲惫。另一方面,你会感觉,很多问题似乎都没有看上去那么艰巨了,面对它们时仿佛也没有以前那么容易恐惧了。
再一点,锻炼时产生的内啡肽,也可以起到镇痛的作用,可以缓解我们面对压力和挑战时感到的不适,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困难和挑战。
总而言之,心理上,积累更多的成功经验作为心理储备,身体上,保持更加健康、旺盛的状态,这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我们的安全感,让我们充满斗志,更好地面对困难。
5
最后,总结一下:
自信并不是优秀的特权。“我比别人更好,所以我自信”的“自信”,只是一种优越感。真正的自信,是基于对自己的清醒认识上,有勇气和韧性去做超出能力范围一定程度的事情。
它由三个基本因素组成,分别是: 自我关注、激情和安全感。
自我关注: 它包括对“我能做”和“我想做”的认知,是自信的基础。
激情: 它的根基是放松的心态,核心在于从行动和成长中获得乐趣,是自信的导航。
安全感: 它包括心理和生理两方面,能够帮助我们抵御困难和威胁,是自信的支撑。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摆脱自我怀疑,更加自信、从容地面对生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L先生说 (ID:lxianshengmiao) ,作者:李睿秋Lac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