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又让段永平赚了17亿元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投中网 (ID:China-Venture) ,作者:刘燕秋, 原文标题:《又被段Sir赚了17亿》,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今年最亮眼的中概股,当属阿里巴巴。今年以来,阿里涨幅超过了60%,由此大赚一笔的投资者不少,其中就包括段永平,年初到现在,阿里帮段sir大概赚了2.4亿美元 (超过17亿元人民币)


疑似段sir在美国管理的账户“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该账户持有8只美股,持仓市值145.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53亿。相比三季度末,他在四季度减持了苹果、伯克希尔B、谷歌C、迪士尼、莫德纳,增持拼多多、西方石油和阿里巴巴。


就在我写稿时,由于发布了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财报,截至2月20日收盘,美股阿里巴巴收盘涨幅达到8.09%,创了2021年11月18日以来的新高,市值超3200亿美元。


不过四季度段sir加仓阿里巴巴幅度不大,持仓比例增加0.13%,持仓市值为3.84亿美元。这些持仓如果到现在还未卖出,将增值到约6.2亿美元。当然按段sir的风格,很可能不会卖出,甚至不排除再加上几笔。


估计他也没想到,开年之后,阿里的股价一路飙升,年内涨幅达50%。马云出现在阿里西溪园区那天,港股开盘后阿里股价冲高到108.6港元,美股收盘时也大涨7.55%。随后又登上了座谈会,马老师依然是最受市场关注的企业家。


刚刚发布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大超市场预期。营收2801.5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为464.34亿元,同比增长333%。电商基本盘里,淘天集团的客户管理收入 (CMR) 同比增长9%,而此前大摩等机构的预估在5%附近。跨境业务表现强劲,国际数字商业收入同比快速增长32%。本地生活和大文娱板块的亏损则同比收窄。


当下人们最关切的,来自阿里云的收入同比增长13%,上季度这一数字仅仅为7%,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个季度实现三位数的同比增长。


可以想见,deepseek出来之后,算力需求大幅增加,阿里云的增速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与苹果达成合作,开发面向中国iPhone用户的AI功能和服务,也为阿里带来更多人工智能和云端的变现机会。


此外,阿里卖掉亏钱的大润发和银泰百货,表明了聚焦核心业务,逐步退出非核心资产的决心,对于提升股东回报率也是利好。从外部来看,外资重估中国科技股的潮流带动中概股回暖。而这份亮眼的财报,也将进一步推动重估中国资产的逻辑,夯实投资者重仓中国科技资产的信心。


不过,段永平早说过,AI他看不懂,他也说过,阿里的有些业务已经超出他这种早已退出江湖之人的理解范围。毕竟是认知之外的钱,所以这波即使买少了,估计他也没啥遗憾。


段sir加仓阿里,只是捎带手


段sir增持最多的还是拼多多。继三季度已经大手笔上仓位后,四季度他进一步增持332.1万股,持股从390.8万股增加到722.9万股,增持比例85%,持仓比例从3.2%提高到4.8%。


这一动作不禁让人想起另一桩事。今年年初,段永平在母校浙江大学见面会上不吝赞赏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峥。“你要去做对的事情,要把事情做对,你要想长远。我觉得黄峥就是这样一个人……”尽管过去一年拼多多处境并不明朗,在和年轻校友的谈话中,他丝毫不回避谈论拼多多,甚至直接给黄峥的人品和战略眼光打了保票。


在拼多多上,段永平不光嘴上表达欣赏,还拿真金白银出来投资。当然,既然是理性的投资动作,肯定不只是出于对黄峥个人的信任。最起码,价格合适也是很重要的条件。


逢低买入,在跌幅深的个股上加仓,是经典的抄底策略。据说段永平曾在2023年四季度清仓了拼多多,不过随后又在2024年二季度重新建仓。回头看,2023年四季度正是拼多多最春风得意的时候。2023年11月29日,拼多多以1924亿美元的市值超越了1918亿美元市值的阿里巴巴,成为美股市值最高的中概股。在高点清仓,又在低位买入,段Sir这波节奏算是踩得很精准。


相比拼多多的大手笔,此番对阿里的加仓就只能称得上是顺带一捎手。


其实,段永平欣赏马云的程度,可是远远高于欣赏门徒黄峥。早在阿里没上市之前,段永平就曾多次在雪球上表达对马云和阿里企业文化的认同。


2010年,他真挚地称赞道,“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是我在中国企业里迄今见到的写得最好的企业文化。拥有这么好的企业文化再加上已经找到的这么好的生意模式,阿里巴巴想不成功都不容易啊。这也是我愿意买Yahoo的最重要的原因!”


要知道,他讲这话的2010年,阿里其实发展得并不算顺利。B2B业务面临金融危机后外部经济不景气和国内垂直电商的竞争,市场份额有所下滑。京东等电商平台也在冲击淘宝和淘宝商城 (天猫) 的业务。在社交化电商和团购模式方面,阿里的尝试也不成功。


这些短暂的竞争结果没有左右段永平的判断。哪怕在2011年卫哲离职事件后,段永平依旧力挺马云,觉得这么处理没什么不对。2013年他甚至说,在中国企业家里,最佩服的是马云,没有之一。2014年,阿里巴巴在纳斯达克上市。段永平后来透露,阿里上市时,自己便买入了股票,但未公开具体持仓规模。


不过,这种基于阿里企业文化的投资信念一度破裂过。起因是“二选一”事件。2015年双11前夕,有商家致函京东称,由于受到某平台压力,将撤掉京东的会场资源。随后,京东实名举报阿里巴巴旗下天猫平台逼迫商家“二选一”,通过垄断手段严重扰乱了电商市场的秩序。两年后,京东又向北京高院针对天猫、阿里巴巴提起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诉讼。


2019年,段永平在雪球上表达了自己的失望。“当我看到‘二选一’这种‘让自己的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企业文化时,我决定卖出了自己的股票。”一年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再度公开投资阿里的消息是在2021年8月,他同时抄底了腾讯和阿里。出手的理由也写了,“商业模式好的公司,好的价钱,总是有吸引力的。用十年以上的眼光看问题,会让问题简单很多。”那时候的价钱确实合适,投中网曾分析过,中概股行情低迷,腾讯、阿里那时市盈率不到20倍,都处于IPO以来的最低水平。


到了2023年4月,段永平又在雪球上表示开始思考阿里,“先卖点put (看跌期权) 再说”。这被视为对阿里股票的又一次抄底。


到了年底,有始有终的网友追问他思考阿里的结果。段永平谦逊地表示不太了解电商 (包括拼多多) ,但承认喜欢马云身上的很多东西。“过去我觉得马云很了不起,今天我依然这么觉得,和股价无关。我眼里那个马云就是那个骑着自行车随时准备逃跑但依然壮着胆子对着那几个偷井盖的大汉大吼一句的汉子。”


那起“见义勇为”事件发生在1995年。杭州西湖明珠电视台策划了一个街头测试,安排五六个大汉假装在路上撬井盖,看有没有路人出来制止。路过的行人个个视而不见,直到一头乱发的马云出现。马云想起几天前有小孩因窨井盖被盗而溺亡的新闻,决定制止这一行为。但苦于找不到警察,他只能一脚踩在自行车上,一面冲壮汉大吼。


段永平看到的显然不仅仅是好人的那个层面。更早之前,他曾点评过,单纯的理想主义者走不远,单纯的现实主义者做不大,而马云两个都是。也许在他眼中,偷井盖事件里,那个边制止恶行边准备逃跑的马云,正是关于务实的理想主义最好的注脚。


也是在“见义勇为”的这一年,马云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债务。在西雅图,他通过朋友的介绍首次上网,由此意识到互联网的巨大潜力。回国后,31岁的马云创办了杭州海博电脑服务有限公司,推出了中国黄页网站。


企业家最了解企业家


不过还是那句话,欣赏归欣赏,投资归投资。阿里和拼多多一样,在段永平这里始终属于“看不透,下不了重手”那种公司。


就拿那回卖put来说,尽管没有公布具体期权数量,网友据段永平分享的截图推测,显示有1199张合约可交易,对应的正股为119900股,最高可以对应资金超5500万 (近800万美金) 。哪怕拉到上限,这在他的仓位里也只占很小的比重。这一抄底行为本身带着试探性——通过期权工具降低买入成本,若股价下跌则低价接盘,上涨则赚取权利金。


他自己都将卖put的行为称为一种“象征性支持”。当时阿里公布了2024财年第二季度业绩,收入增长9%,超市场预期。尽管高盛和瑞银等投行依然保持着对阿里“买入”的评级,认为其以用户为先、保持价格力的策略已初见成效,正形成用户、商家和平台之间的增长正循环。但到了11月底,阿里的市值被拼多多超越,阿里股价跌至历史低位的72美元,PE仅为10倍左右。支持阿里,就如同之前支持新东方,亏了就亏了。


段永平认为,阿里要想再现辉煌不容易,不确定性很大,但不否认还有机会。关于阿里,他仍然有喜欢的部分,也有不喜欢的部分。在和雪球创始人方三文的交流中,他再次明确表示,对阿里最不喜欢的就是“二选一”,因为那违背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对于一个如此看重企业文化的人,这显然动摇了他投资阿里的信念根基。不过后来他发现,此事并非由马云主导。


最近一次谈到阿里,是段永平对姜萍事件表达失望之情。“确实有点失望,师生共同作弊,他们为什么?!阿里不容易,终于面对了。估计他们早就知道了,只是想等时间长一点后才公布而已。”


一手阿里,一手拼多多,段永平同时押注了两个不同时代的电商物种。只不过,这两家公司在H&H的持仓都没有超过5%,也说明他的心态更多是试试看,比起商业模式,更多看好的是创始人的特质和品格。H&H的最大重仓股,依旧是他看得懂的苹果。


比起持仓变动,更有意思的是段永平持续输出的对这些公司看法的变化。终归是企业家才最了解企业家,而对他不了解的部分,这位讲究“本分”的投资者又始终有敬畏心。


只不过任何事都有期限,段永平正在减少自己的发言。“突然觉得该说的都说过了!今天后会大幅度减少发言,但偶尔还是会来说上一两句的。”他在1月表示。十几年来一直在网络社区为股民指点迷津,当“大道”真的隐于无形,不知道网友们会不会怀念这位接地气的投资“教父”。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