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消失后,房地产业的博士们何去何从?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读完此文,一声叹息。全文透露着实用主义和无奈,是理想主义失色,还是大环境所致,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我们都生活在历史的长河里,无法改变时代赋予的际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可能已经变成了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博士过剩,博士转行,博士生存不易,这些都是时代的缩影,也愈发让教育问题更加凸显。人人都可以点评教育,但大环境中充斥着的实用主义价值观,攀比和焦虑无处不在的文化,是否更值得我们思考?‍‍‍‍‍‍‍‍


博士毕业是求学问道之路的学历终点,亦是踏过“华山论剑”学术之路的门槛石。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家里出个博士那是祖坟上冒了青烟,老祖宗积来的福分。但随着高等教育的持续扩招,博士群体慢慢从小众逐渐扩大,甚至有自媒体喊出“博士有点泛滥,还要读吗”的热搜。


据教育部相关数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博士规模迅速扩大,1999年博士毕业生首次突破万人。2011年博士招生人数是6.6万,2022年博士招生人数已接近14万,十年博士扩招了一倍多,毕业人数也从2011年5万到2022年的8万多。


这个曾经被大众视为学历天花板的特殊群体,逐渐成为大众眼中的“过剩群体”。一个上海房地产高管曾略带戏谑地对一个进入房地产工作一年的博士说:“上海马路上博士一抓一大把,没啥稀奇了。”


毕业意味着择业,带着“博士”标签,这一群体终究要走下学术象牙塔去食人间烟火。1998年7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 (简称“房改”) ,正式拉开了中国房地产波澜壮阔的发展序幕,从此一路高歌猛进,虽有过低谷,但不可否认的是房地产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不可替代的支柱性产业。


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时期,不少房企招收国内外名校博士作为管培生,起薪高达40万以上。房地产行业虽然没有像互联网和金融科技领域那么“高端”,但也曾属于“高薪”行业,一些博士前赴后继,直至2021年9月房地产巨头恒大官宣暴雷。帝国大厦开始倾倒,房地产行业似乎一夜间跌到低谷,当年进入房地产的博士们如今过得还好吗?


带着这样的问号,深度调研了9位曾在房地产行业工作的博士。这是一群特殊的博士群体,他们在2016年至2019年入行,赶上了房地产高速发展的黄金末期,抓到过房地产最后的红利,但又很快见证了房地产集体暴雷。伴随着暴利风口的消失,以及不断扩大的博士群体,他们何去何从?


一、绕不去的“困境”


1、第一学历


随着博士扩招,高校博士如今已是供大于求。博士毕业要进入学术圈发展,除了有一纸文凭外,还需要有较强的科研发表和项目经历。当有了强有力的科研发表后,通常还需要追溯学历三代,尤其是第一学历 (这是隐形规则,科研成果相近时,第一学历优势就会凸显出来)


尽管教育部一再强调没有所谓的第一学历,但是职业筛选的过程中,各大高校及企业用人单位都会关注第一学历。一些博士是在硕士阶段实现“翻盘”,学术象牙塔历来讲究根红苗正,这些博士们在学术圈生存发展的空间并不高,甚至被视为“劣势群体”。不可否认,第一学历的困境是他们继续走向学术圈的拦路虎之一。


调研对象王博士第一学历就很吃亏,“除了博士文凭,其他全部是黑榜,复读好几次。第一年高考离二本都差50分,读个三本,没办法,后来去复读,第二次高考上了二本线,硕士读了211,博士读了985。”


和王博士一样,李博士提到:“自己高中不够努力,上了普通一本院校,后来意识到学历的重要性,发誓要考研上岸,读完研究生后,觉得学历还是不够,就再读了个博士。”


读博对他们并不是愉悦的科研学术成长之路,也不是出于学术兴趣热爱, 更多是为了实现名校毕业光环,“洗涮”第一学历的“不光彩”。 这些博士毕业后对科研没有兴趣,自然也就离开了学术圈。


2、学术民工


博士扩招导致的一个很大弊端就是导师们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指导博士生科研,部分导师将他们培养成名下公司的廉价雇员。这种现象在工科类院校和应用型学科中更为突出。土木工程专业应用性较高,高校博导们在房地产蓬勃发展时期往往通过校企合作等各种形式,通过各类渠道,开设或挂名公司,赚取高额副业收入,博士生则成为非正式意义的员工。


张博士提到:“没读博士之前,还是有点追求的。后来读博了,发现在金钱面前谈理想很脆弱。”大众社会曾对大学教授十分羡慕,一方面部分高校老师可以享受体制内的各种福利保障,另一方面又有充足的业余时间,通过利用廉价学生劳动力,赚取额外的经济利润。


耿博士提到:“读博的时候在老师公司实习,其实就相当于给老师打工。导师不怎么做学术,比较关注经济实际利益,精致的利己主义会更强些。”调研中的这些博士们曾对学术象牙塔有过憧憬和理想,但当他们迈入博士生的圈子后发现, 学术的世界并不是那么纯粹简单,博士生往往要扮演学生和雇员两重身份。


3、圈子藩篱


调研对象里有一部分第一学历“过关”并且也有学术热情的博士。他们又是为何离开学术圈呢?于博士提到“读博的时候,对学术圈有了新的认知。学校也是个小社会,没有大佬大腿可以抱,申请课题和发表论文难度都要高很多。高校学术系统的玩法这几年通过读博基本大体有数。自己在学术圈并没有师门优势。导师不是学术圈大佬。”


这些博士们通过师门学术资源分析,深刻地认识到在学术生态体系中并没有竞争优势,因此离开学术圈并不觉得可惜。


于博士进一步说到:“比如国自然项目,匿名评审有时只是做做样子的。评审的时候,很多会互相通气。放到这个社会中谈学术理想,就是没学明白。不谈理想,反而是个明白人,谈理想,反而是个傻子。”有个别博士为了追求精神世界的无拘无束,在意识到体制约束后,决心迈出一步,离开学术圈,走向更加自由的民营企业。


4、金钱诱惑


选择房地产行业的博士主要还是受到了“金钱诱惑”。某民营房企曾发动“未来领袖计划”,专为博士量身打造,旨在培养领军人物。


据报道,从2013年正式开启,有1300余名博士通过该计划进入该集团,他们中有部分来自哈佛、麻省理工、剑桥、牛津、港大、清华等全球顶尖高校,薪酬待遇可以高达上百万。该计划成了各大房企模仿的案例,房地产高光时刻开出的薪酬整体位于高位,应届博士处于30万至60万年薪区间,这对于想赚取高薪的博士毕业生而言十分具有吸引力。


谢博士提到:“家里父母经济条件一般,学术发展也需要资本支持。家里条件不好,先赚点钱再考虑后续发展。”据房地产人力资源同行了解,2016年至2019年期间,房地产行业应届毕业博士人均年薪可达到35万左右。在很大程度上,高薪酬的确给普通家庭的博士们解决了快速落户大城市的燃眉之急。面对一线城市的高房价,没有家庭的资助,很难在大城市扎根。


孙博士说到:“当时找工作时考虑最多的就是多赚钱,解决在大城市买房的迫切需求。农村家庭出来的孩子,不太会去考虑长远发展的事情,先搞定城市落脚再说。”


张博士说:“ 读书不是目的,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点才是目的,不能光顾着做学术,生活却过得很清苦,家里老人孩子会过得很辛苦。 现在学术其实也没有那么独立,也是个小社会,很现实,还不如把生活过好,把家庭过好。”


李博士提到:“大学现在也要出去搞钱,学校抽管理费,导师找项目,在这种模式下谈学术理想就是思想不成熟。还不如让自己纯粹点,真正地去企业搞钱。”


二、危机已来,只能迎头而上


于博士2017年加入房地产时就跟着投资部门领导全国各地去看地。干了3个月后,他就发现危机苗头了。“那么多城市建了那么多高层,但人口就那么多,想想都觉得很恐怖。大家都在疯狂加杠杆,总觉得有人接盘,但我感觉不可持续。”不管前途如何,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博士们而言,进入房地产似乎是他们离开学术圈后必然的归宿。


谢博士回忆说:“2018年的时候,博士论文答辩,就已经预感到房地产在走下坡路。但那会儿还处于回光返照的时候,房价依然高歌猛进,自己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只能先入行再说。”耿博士第一年刚毕业,在房地产就挣了100多万,那年房子好卖,业绩是有的,不过他已经感觉到这个行业长久不了,发展空间很有限了。


如果说这些博士所学专业和土木工程息息相关,那么进入房地产行业之后,他们真的学有所用吗?


李博士做了反思:“房地产是一个入行门槛很低的行业,对专业性要求并不高。不同于技术领域的创新,房地产行业实际上依赖项目工作经验积累,不需要多少理论知识。房地产公司会找建筑公司代建,我们其实就是抓项目进度。这个行业更像是金融游戏,高周转是房地产的运作模式。花钱搞关系拿到土地,然后通过银行贷款,大大小小的施工单位快速建好售楼处,对外开始卖期房,一部分钱回笼后,还掉一部分银行贷款,然后继续借款买地,找代建单位盖楼,卖房,周而复始,钱滚钱。”


事实上一些土木工程专业博士成为了商管部经理,每天想着如何吸引店家入驻商业中心,盘算着商业店铺的物业管理费,做着和土木工程毫无关联的工作,在一声声XX博士的称呼下,奔走在各个商场,研究客流动线,摇旗呐喊招商引资。


那么其他非土木工程专业的博士进入房地产从事什么岗位工作呢?一位金融专业毕业的博士担任了一家房企高管秘书,一位经济学博士成为了一家房企的战略分析师,社科专业和管理学专业的博士担任房地产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和企业管理经理岗位,化学专业博士和新闻专业博士从事商业管理工作……


徐博士提到:“那时候化工行业不景气,房地产在招人,就选择做了商管工作。”博士们做着与他们原有专业毫无关系的工作,在旁人看来他们属于“白读了”。2021年是房地产发展的分水岭,恒大暴雷后,各大房企都陆续披露出现危机。 当房地产行业危机来临之时,房企博士们纷纷做出了各种“趋利避害”的二次择业。


1、体制内的“庇佑”


于博士十分幸运,他2020年离开房地产行业,那时还没有正式暴雷。于博士说自己幸好走得早,市场劳动力竞争小。当时他辞去了一家民营房企工作,加入了一家央企,幸福感有很大幅度提升。现在他在央企一个技术口做管理工作。


他提到:“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尤其蛋糕越做越小的时候,就要找掌握资源分配权的才能吃到蛋糕,分到一杯羹。当一个行业走下坡路,私企的员工是最容易内卷到死的。体制内不一样,有一些基本保障。”进入体制内工作成了很多博士的第一选择。


整体大环境经济下滑后,体制内工作是香饽饽,博士们也不例外地在寻求国企央企工作机会,从而规避民营企业失业的风险。调查对象里有一位博士的第一份职业在国企建筑行业,但由于薪资待遇偏低和发展受限,在民营经济较好时,主动辞职到了民营房地产行业。当房地产行业出现危机时,他又重新通过师门关系进入国企从事项目管理工作。


还有一些博士通过导师资源和师门关系,重新回到学术圈发展。学术产出和导师资源具有优势的,进入了985和211院校当了老师。学术竞争力弱的,进入了普通地方本科院校或继续回到母校做博士后,也算安全着陆,找到了体制内的“庇佑”。


2、体制外的“漂泊”


并不是所有博士都有机会进入国企央企,也不是所有博士都能重回学术圈。在面对市场行情下滑的房地产行业时,还是有部分博士选择坚守在民营企业。


王博士所在的房地产公司给了他不少支持,给了长达一年的试错时间。轮岗第一年他成为了地区销冠,很快成长为项目总监。他对房地产公司是有感情的,真正感觉到房地产危机的时候比较晚,直到公司没有新的项目推进,不过还是坚持了很长时间,直到他把最后一个项目处理完,才选择辞职,去了另一个民营制造业做销售。


一些留在房地产公司的博士也转换了岗位,陆续分流到物业板块和商业管理版块。困惑和焦虑时常萦绕在他们脑海之中,前途未卜,只能亦步亦趋,摸着石头过河。漂泊感是无力的,面对大的经济环境变化,在民营企业的博士们和大多数职场人一样,陷入了不同程度的焦虑。 一方面出自对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来自生活柴米油盐的压力。 房地产暴雷后,薪资跟着大幅削减,年终奖成为泡影。


在大城市安家的博士们背负着高额房贷,收入减少直接导致房贷压力变大。谢博士提到“读书的焦虑和毕业后走向社会的焦虑,不是一个量级。读博的苦是当下的,是清晰的,但是我现在的恐惧是对未来的恐惧感,职场没有一个明确的毕业节点,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路径。只能去在社会上抢一些可怜的有限资源。”


在转行过程中,博士们不得不面对年龄劣势。一些博士们毕业时已过30岁,工作五六年后就到了35岁。不管体制内还是体制外,35岁是职场的分水岭,超过35岁甚至连投递简历的资格都没有。正如于博士所言“残酷的是,博士在企业竞争中还存在着年龄劣势,企业用人越来越偏向年轻化。” 博士性价比似乎并不如他们曾经预想的那么高。


三、一件脱不掉的长衫


尽管被自媒体贴上了“烂大街”,现实中在企业就职的博士数量总体还是少数。XX博士成了企业同事之间的日常称呼,这件孔乙己的长衫不是想脱就能脱的。访谈对象基本一致认为博士期间所学的知识对职业发展并没有实质性直接帮助,其主要原因是他们从事的职业和专业研究和各自所做工作关联不大。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博士们彻底否定了读博的价值。


张博士提到: “从专业性角度,博士专业能力在职场里其实用不上。但一般能读到博士的,吃苦耐劳方面是没有问题的。”


王博士认为:“没必要纠结博士的研究领域和工作关联性,读博期间所形成的思维能力和思考方式是有助于职业发展的。”


耿博士指出:“读博对工作没有直接作用,但是说一点没用吧,也不能这么说。用做博士研究的态度去理解工作的一些事情,还是能够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有助于今后职业发展的。”


与此同时,一些博士基于自身和周围同事职业发展现状做出了深刻反思。


余博士说:“博士这个标签并没有那么重要,领导第一个月给我的评语是作风扎实,这个其实和博士无关,主要是工作经历对人的成长沉淀。”


谢博士认为:“博士的学习思维方式并不一定适合在企业发展。 读博期间形成的那一套思维方式,在工作之后一定要有所转变,企业更关注社会关系和资源利用,更关注产生的实质经济效益。


王博士还提到:“博士毕业只能说保证自己饿不死,保证一个下限,但真正往上发展是要认清社会真相。博士只是擅长学习而已,但在社会上混,更多要么靠大哥罩,要么靠亲戚关系,要么跟对领导。到了一定阶段后,拼的不再是智力和学习能力,只要进的是大企业,你就是螺丝钉,在大的制度和体系框架下,达到能力50%的人也能坐到那个高管位置。个人职业发展就靠命靠人。”


王博士提到如果只是本科或硕士毕业,没有博士光环,生活困顿和受挫时,他还可以安慰自己说学历不够,找个借口说自己不够努力,所以没有找到好的工作,没有赚到钱,没有办法在大城市安家。可是当他有了博士这顶帽子后,他认为已经做了一个农村普通家庭努力能够做到的上限了。残酷的事实是,他依然在一线城市买不起房,不如那些有关系有背景的同事,职业发展也不如自己预想的那么顺利。


正如他所言:“有时候行业发展并不是个人能够左右的,职业发展也不是光靠自己努力就能决定的。博士毕业,真的是一点绝望。当自己有了小孩后,更加绝望,不知道该不该叫自己的小孩用功读书。”


这些“小镇做题家”博士做到了他们所能做到的学历上限,然后他们发现他们擅长的考试,埋头苦读,并不能有效促进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相反,职场发展需要资源互惠,利益共享,学历作为敲门砖只能确保有一份工作,但不能保障后续发展,人情世故似乎在职场里更加重要。


四、结束语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流动活跃,学历文凭可以很好地帮助普通家庭大学生实现阶层跨越,但近些年,大环境变化,加上大规模扩招,小镇做题家似乎更多了一些“悲情”色彩。那件脱不下的长衫并不是孔乙己不想脱,而是跋山涉水后,他们发现, 人生的发展更多带有了些“宿命感”。


当初进入房地产行业的博士毕业工作五六年后,意识到从事的工作并不如他们刚毕业时预想的那般绚烂多彩,更多只是成为“碌碌无为”的高学历职场人。对于这些用尽了20多年的努力读书换来的博士长衫,喝上咖啡的那一刻才发现,喝咖啡的座位也已经满了,很多博士也只能站着喝完。


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但外人闻起来确是香气宜人,正如博士光环一般,背后的酸甜苦辣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最终是选择看破前程后的云淡风轻,还是郁郁寡欢不得志,抑或昂首阔步踏浪前行,那就看博士们自己的造化了。


(备注:调研访谈对象均为化名)


作者:Clive客来福(笔名),博士毕业,逃离魔都的中年油腻男(孩),曾学(穷)游四方,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停靠过八楼,体验过北欧原始桑拿,在渥太华冰天雪地里蹦过迪。一个断断续续的文字搬家工。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虎嗅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