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GDP同比增0.4%,下半年经济靠什么拉动?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杂志 ( ID:i-caijing ;作者:孙颖妮 ;编辑:王延春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及二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 )5626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3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0%。


二季度以来,全国多地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增速显著放缓。数据显示,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92464亿元,同比增长0.4%。这一增速低于市场预期。《财经》记者了解到,数据发布前,国泰君安、粤开证券等多家机构对二季度经济增速的预测值在0.8%左右。


不过,得益于疫情形势好转以及一系列宏观刺激政策, 6月的各项经济指标显示,当前中国经济正在加速反弹,供给端与需求端均出现较多积极变化 。6月工业生产显著恢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而5月这一数据为0.7%,4月为-2.9%。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转正,同比增长3.1%,5月这一数据为-6.7%,4月为-11.1%。出口的表现也十分亮眼,6月中国出口规模达3312.6亿美元,同比增幅为17.9%,远高于市场预期11.9%。


此外,政策持续发力以及经济修复也带动6月金融数据出现向好走势。中国央行披露数据显示,6月社融同比增速再度上行0.3个百分点,达到10.8%,创下了2021年7月以来的新高。


国开证券研究部副总经理、宏观分析师杜征征向《财经》记者分析,受疫情影响,二季度经济探底,0.4%的经济增速低于预期。5月中旬到6月, 随着疫情形势好转,物流畅通,各地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再加上出口表现超预期,经济正在加速反弹,6月主要经济指标明显改善


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听完专家企业家发言后,李克强表示,二季度中国经济受超预期因素严重冲击,4月主要指标深度下跌。6月经济企稳回升,这极为不易。但经济恢复基础不稳固。要抓住经济恢复重要窗口期,坚持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推动经济运行尽快回归正常轨道。


对于接下来的经济走势,《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三季度经济会加速反弹,然而,全年要实现5.5%的经济增长目标仍有压力。银科控股首席经济学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夏春告诉《财经》记者,在上半年经济增长2.5%的情况下,2022年实现5.5%经济增长的难度较大,预计全年GDP增速为4.5%-4.7%。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廖群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速维持在5.5%左右,全年增速为4.5%左右。


杜征征表示, 既不能搞大水漫灌,又要保市场主体稳就业保民生,如果让这些目的都达到平衡的话,全年GDP增速“保四争五”的现实意义会更大一些,实现这个目标付出的代价会小一些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副所长张明则认为,全年经济增速可能会在3%至4%,且达到这一水平需满足三个条件:宏观政策放松、紧缩性监管政策调整、新冠肺炎疫情整体可控。


夏春等多位专家向《财经》记者表示,面对经济新的下行压力,下半年需要出台更大力度、更加精准的宏观调控举措,稳经济一揽子措施需要进行扩容和工具的创新。财政货币政策仍有空间,下半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继续发力,下半年动用限额内的存量专项债额度或提前发行明年部分专项债额度是可行的。此外,要继续从多个方面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提振企业信心。


6月工业生产显著回升,高技术制造业较快发展


受疫情影响,二季度工业生产和消费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一度同比下降2.9%,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近期,工业生产恢复明显加快,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9%。


分三大门类看,6月,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制造业增长3.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3%。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1.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0%。


杜征征向《财经》记者表示,随着疫情好转,东北、长三角等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地区加快复工复产,工业生产加快恢复。从领域来看,疫情期间受冲击较大的汽车产业从5月以来加快恢复,同时,计算机、通信电子等高科技制造业本身在疫情期间受影响不大,6月增长良好。此外,保供稳价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了11.2%。这三个行业的快速增长,对整个工业增加拉动作用非常大。


《财经》记者了解到,随着物流、生产继续恢复,此前受疫情影响放缓的制造业加速恢复。国家统计局6月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PMI )为50.2%,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结束连续三个月50%以下低位运行,重回50%以上的景气区间。


据民生银行的研究报告,高频指标显示,行业开工率继续回升。6月全国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由82.8%回升至83.4%,为2021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6月汽车半钢胎周平均开工率由上月的56.8%回升至64.2%。


汽车产业的恢复是拉动5月、6月工业生产增长的关键力量 。3月疫情发生以来,尤其是上海受疫情影响的两个月,汽车供应链遭受巨大冲击,部分车企一度出现停产危机,对工业生产造成较大冲击。随着长三角地区、吉林等地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秩序以及一系列汽车产业政策的推出,汽车整车生产全面恢复,成为拉动5月、6月工业生产增长的关键力量。


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全国乘用车产量为170.1万辆,较4月增长70.8%,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2%。6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共生产220.0万辆,环比继续增长31.7%,同比猛增45.6%。


消费增速转正,还需保市场主体、稳就业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432亿元,同比下降0.7%,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4.6%,是三大马车中唯一的拖累因素。


不过,随着疫情好转以及各地促消费政策的加码,6月消费明显改善,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42亿元,同比增长3.1%。5月,这一数据为-6.7%,4月为-11.1%。


杜征征表示,6月消费数据明显超预期,此前市场预期为下滑0.5%左右。一方面,汽车产业以及线下餐饮等服务业加快复苏,另一方面,4月、5月的消费推迟至6月,再加上6月单月房地产销售数据边际回升,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明显。


汽车和餐饮服务业的恢复是拉动消费反弹的重要力量 。3月疫情发生以来,汽车销量一度腰斩。近期,在国家购置税减半政策、地方政府促汽车消费政策叠加下,汽车消费市场表现良好。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94.4万辆,同比增长22.7%,环比增长43.5%。


近期,为了推动消费恢复和升级,全国各地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的政策措施。《财经》记者梳理发现,4月以来,全国已有近30个省区市发行了各类消费券。


7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多措并举扩消费,加快释放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潜力,并确定了支持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系列措施。


不过,虽然消费近期有了一定程度改善,但《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下半年消费复苏的动能仍较弱。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认为,虽然随着疫情形势好转,防控政策有所调整,下半年消费复苏是大趋势;但受制于疫情的直接限制、居民消费信心和意愿的不足,预计下半年消费自然复苏的动能仍较弱,恢复的天花板仍存,后续修复不宜高估。下半年社零增速可能在4%-6%左右,全年在2%-3%左右。


现在居民是能不花钱就不花钱 。” 夏春告诉《财经》记者,在疫情反复、失业率增加、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情况下,居民对未来收入的增长预期是降低的,储蓄意识非常强,诸多因素叠加影响,使得短期内消费强有力的恢复很难。


在7月13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二季度央行储户调查显示,居民储蓄存款意愿边际上升,投资意愿边际下降。其中,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3%,比上季度上升3.6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17.9%,比上季度下降了3.7个百分点。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8.82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0.3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的7.45万亿元多增了2.88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如何继续促消费?杜征征向《财经》记者表示,当前诸多专家都建议向居民直接发放现金,但采用这种方法一定要做到现金发放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让钱真正到需要的人手中 。杜征征建议,加大对低保人群的补贴力度,进一步完善医保政策,增加医保报销比例,减少居民后顾之忧,让大家愿意去消费。


在杜征征看来,提振消费最重要的还是要保市场主体、稳就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7%,而去年同期为5.2%;2022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54万人,而去年同期为698万人,表明当前就业形势虽有所缓和但依旧严峻。


投资对上半年经济支撑作用凸显,房地产政策仍需发力


扩投资被视为稳增长的关键所在,上半年投资成为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中最重要的动力源。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 不含农户 )271430亿元,同比增长6.1%。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1%,制造业投资增长10.4%,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4%。


上半年,基建投资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杜征征表示,基建上半年发力效果明显,三年平均增速是疫情发生以来最高的 。从资金端看,用于基建的资金到位非常快,尤其是专项债发行速度很快,今年上半年全国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规模约3.4万亿元,占已下达3.45万亿元专项债额度的比重接近99%。从项目端看,项目审批速度很快,重大工程项目当前也在加速推进。


《财经》记者了解到,例如,1月-6月,山东日照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完成投资56.9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2.1%,同比增长152%。1月-6月,厦门市419个省市重点项目计划投资688.1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107.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75.7%。1月-6月,成都市94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72.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1.0%。


在7月10日水利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水利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和完成投资均创历史新高。


除了基建,制造业投资也保持较快增长 。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长10.4%。分领域看,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3.8%、12.6%。高技术制造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8.8%、28.0%。


杜征征向《财经》记者分析,制造业投资加速增长与上半年金融等政策以及对中小企业的系列支持政策有很大关系。不过,当前制造业依旧面临诸多挑战:第一是企业的订单不足;第二是企业的信心不足、预期不稳;第三是PPI( 生产者价格指数 )较高,成本增加导致企业利润侵蚀,企业的投资意愿依旧较低。“短期内企业信心虽有改善,但未来是否持续改善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三大投资中,房地产投资依旧低迷。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5.4%。商品房销售面积6892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6.6%,销售额下降31.8%。商品房销售额66072亿元,下降28.9%。


杜征征认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要稳住房地产投资大幅下滑的势头,再去谈触底反弹的可能性。虽然6月房地产交易有所改善,但是7月初房地产销量又拐头向下,整体来看,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好转迹象。


《财经》记者了解到,7月9日当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下降50.3%,同比下降44.7%,显示出6月房地产回暖的脆弱性。


夏春认为,房地产政策宽松仍需发力,从供需两端进一步推出有力度的政策举措。此前房地产政策干预过大,低估了连锁反应,当前,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市场信心受挫,即使是继续发力宽松政策,市场信心的转向和恢复也需要一定时间。


熊园也认为, 稳增长必须避免地产“硬着陆”,地产松动需继续加码,尤其是放开一二线城市的核心约束 。年初以来,各地区出台地产宽松政策,范围也从三四线城市向一二线城市扩散。但从目前的效果来看,宽松力度较大的三四线城市商品房销售效果有限,即使疫情好转也未有明显改善。反观一二线城市,地产调控松动较为克制,北上深杭等城市在限购限售限贷以及首付比例等核心约束上未有明显松动。然而,在疫情好转后,一二线城市地产销售修复明显好于三线城市,因此,进一步放松一二线城市地产调控对于刺激房地产需求效果可能更加显著。


(实习生潘笑对此文亦有贡献)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