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银行纷纷关闭分行,完全的“无现金社会”可行吗?
22年前,当我搬到伦敦郊区小镇奥平顿时,巴克莱银行的这家分行,就位于小镇高街 (High Street,即商业街) 一个丁字路口的拐角处,如此显眼,仿佛就是这条不长的高街的守护神、吉祥物,至少是这个小镇的地标建筑。
22年来,我一直使用它的服务:存钱、取钱、兑换货币、申请按揭……直到2023年的12月1日,它突然关闭了,永久关闭了。在关门之前的几个星期,这个分行挤满了人,多数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排着长队,办理着简单的存款取款业务,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使用网银服务,也不知道如何上网,他们完全依赖传统的线下银行柜员提供的面对面服务。
我不知道分行关闭后,这些老人如何满足自己的这些简单需求,也许他们熟悉网银操作的子女,会把他们的银行账户转往其他银行?但如果他们是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呢?
首相选区分行,亦未能幸免
实际上,巴克莱银行奥平顿分行,仅仅是巴克莱集团打算在2023年至2024年关闭的214家分行中的一家。这214家已经关闭或即将关闭的分行,占巴克莱集团全英国分行的逾三分之一。
就连英国首相苏纳克的选区——列治文镇的巴克莱分行也未能幸免。列治文镇位于英格兰北约克郡,拥有8万多人口。巴克莱银行近日宣布将在2024年再关闭18家分行,其中位于列治文镇的分行将于2024年12月4日关闭。
巴克莱不仅关分行,也裁雇员。巴克莱集团在全球雇佣了85000人,它的人力成本从2020年的81亿英镑,增加到了2022年的93亿英镑。但巴克莱近年来利润不断下降,导致其股价在过去12个月里下跌了12%。2023年以来巴克莱已经裁了1450名雇员,如今巴克莱又计划裁员1500人至2000人,试图以此节省10亿英镑的人力成本。
巴克莱的财务窘境是英国全国银行业状况的一面镜子。根据英国消费者团体“Which?”的数据,自从2015年1月以来,全英国约60%的银行分行被关闭:近6000家分行被砍掉,目前仅剩了大约4000家分行;全英有21个选区没有任何永久性的银行分行,另外有42个选区被砍得只剩一家银行分行;关闭分行最多的英国银行,其实不是巴克莱银行,而是国民西敏寺银行。迄今为止,国民西敏寺银行已经关闭了1329家分行。其次是劳埃德银行,其“瘦身成绩”是砍掉了1048家分行。
最近又有许多银行宣布近期将关闭旗下分行。例如,劳埃德银行在2023年11月30日宣布,它将在2024年关闭45家分行;国民西敏寺银行也宣布,将在2024年年初关闭19家分行;另据报道,劳埃德银行逾2500个工作岗位可能会被砍掉;大都会银行则计划在2024年4月之前削减20%的员工。
如此多的分行被关闭,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这是数字金融和网上银行逐渐取代传统金融这一趋势的必然结果。
就拿英国首相苏纳克选区列治文镇来说吧。巴克莱银行表示,其列治文镇分行90%的用户在使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或电话银行,只有25个用户完全依赖线下的实体分行。最极端的例子,则是巴克莱银行在伯明翰的埃德巴斯顿区的分行,仅有5个完全依赖其线下分行柜台服务的用户。
在英国全国,如今平均每家线下分行只有65名完全依赖其服务的忠实用户,他们通常是岁数较大、不太熟悉网银操作的用户,而为每个光顾实体分行的用户提供服务,居然让某些分行每年花费11.8万英镑 (约合人民币101万元) 。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的数据显示,银行经营分行每年平均要花费59万英镑。虽然经营不同地区的分行,花费差别很大,但根据全英国的平均水平,对一个只有8名忠实用户的分行来说,相当于为每个用户花掉的运营成本就接近7.4万英镑。
在2023年关闭了114家英国分行的汇丰银行表示,目前该行逾97%的交易、个人贷款申请和信用卡申请都是通过数字方式进行的。汇丰英国分销董事总经理杰基·乌希说:“人们正在改变他们的银行方式,许多分行的客流量处于历史低点,而且没有恢复的迹象。远程银行业务正成为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常态。”
完全的“无现金社会”可行吗?
远程银行,不仅是英国的常态,也是全球许多国家的常态。自2010年以来,全球许多国家的银行业都先后开始了“银行瘦身”的进程,许多银行纷纷开始关闭旗下分行,最近几年,这一进程明显加速。
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的数据显示,在美国,实体银行分行实现数目增加的最后一个年份是2009年,那一年,全美共有近10万家银行分行,到了2023年9月,全美银行分行数目已经不到8万家。仅仅在2023年1月1日至7月31日期间,美国49个州就有1144家银行分行关闭。
中国也不例外。近些年来,包括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部分网点纷纷暂停营业。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中国居民通过手机银行办理金融业务的比例达到82.6%,而通过柜台办理金融业务的比例仅为3.4%。这说明,互联网金融也已成为中国主流的金融服务方式,而传统的银行网点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用户。
在金融业占比很高的英国首都伦敦,“银行瘦身”的进程,速度似乎更快。同样根据“Which?”的数据, 在过去8年里,伦敦有745家分行关闭,占总数的58%。 在不断转向网上银行服务的过程中,目前伦敦只有539家实体分行仍在营业。
那么,银行能够彻底关闭所有的实体分行吗?换言之, 一个国家的银行系统能够完全依靠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或电话银行运作吗?
其实,这个问题隐含着一个前提:我们能够进入一个100%的“无现金社会”吗?
有人认为不能。他们说,即使几十年以后,不懂数字金融的一代人全都离开人世,100%的“无现金社会”也无法实现,妨碍其实现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因素是:数字金融的运转,依赖于各种靠电力运作的设备,但万一停电了,怎么进行交易?
确实,如果一场大地震、一场大海啸或者一场突如其来的黑客袭击,导致断网、断电或网络瘫痪,怎么办?这不是杞人忧天。前几年,英国许多地区就曾因为一场飓风和洪水,在长达数周的时间里,失去了任何互联网服务,在这样的情况下,无现金的网银和电子支付就有可能因断网、停电而陷于瘫痪。
但也有人认为,未来的科技发展,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难题。
替代选择仍然贫乏
不管未来的科技发展是否能够确保100%的“无现金社会”的安全到来,但至少在目前,无论在哪个国家,仍然还有为数不少的完全不懂数字金融操作的老年人、残障人士和农村居民。对于他们来说,现金的使用,是他们维持基本生存的唯一交易手段。
正是基于这一点,英国政府和英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一直向银行施加压力,要求他们确保用户能够免费获得现金。
2023年8月,英国政府表示,如果银行未能为用户和企业提供免费的现金提取服务,将面临罚款。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 (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 也警告银行说,除非他们为用户提供了替代的现金服务,否则他们就不能关闭旗下的分行。
英国政府正在起草的一项政策将规定,银行必须在距离城市用户一英里 (大约相当于1.6公里) 的范围之内、距离农村用户三英里 (大约相当于4.8公里) 的范围之内,向用户免费提供取款和存款服务。
目前英国银行业有一项自愿性的安排,即每条高街都应在1公里之内拥有免费现金存取服务。
针对银行纷纷关闭分行这一现象,英国现有的主要补救措施是:第一,确保在一定范围内有足够多的自助取款机;第二,在那些分行被关闭的社区设立银行业务中心 (banking hubs) ,即由多家高街银行共享的空间,为那些失去了银行分行的用户提供基本的现金取款存款服务。
遗憾的是,尽管政府提出了要求,实际的情况却是:自从2018年以来,英国全国总共减少了14400个免费使用的自助取款机,另外还有37000个免费的自助取款机要么可能被撤掉,要么变为付费使用。
银行业务中心的设立情况也不尽理想。尽管政府宣布将设立90个由邮局管理的银行业务中心,但迄今只有7个银行业务中心开始营业。
此外,英国各大银行还许诺说,他们将在全国一些地点安装67台共享的自动存款机,以缓解因分行关闭而造成的损害,但至今还没有任何一台自动存款机正常运作。
英国还是金融服务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关闭分行后的替代选择竟然如此贫乏,这让我联想起我所居住的小镇上仅仅几天前关闭的那家分行。
这几天,我去奥平顿高街购物,每当路过那家昔日的“地标建筑”、如今已空空如也的前巴克莱分行时,便感慨万千,想起分行关闭前几个星期里排着长队的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们,我心里一直在琢磨:这些老人都不会“玩”网银,他们甚至不会用电脑、不会用手机,那么他们现在是怎么解决诸如取钱存钱这类最简单的现金需求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魏城看天下 (ID:gh_172f9518d915) ,作者:魏城,编辑:江玮